大眾meb,meb平臺詳細介紹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已批準了一項重大投資,根本上重新規劃其針對更多電動車型的產品戰略。
根據計劃,大眾將投資15億歐元,延長旗下的MEB平臺至2030年。而根據此前規劃,大眾將在2025年左右更換MEB平臺,由新的標準平臺SSP取代。
目前來看,大眾已決定改造MEB平臺并延長其生命周期。按照奧博穆的說法,meb平臺詳細介紹,大眾不會將旗下的電動化平臺轉向第二個平臺SSP,而是將SSP結構整合到MEB平臺中。
為何“放棄SSP”?
上汽大眾meb油漆車間有味道,正常油漆車間都會有油漆味,只是上汽大眾meb的油漆車間味道較淡,車間都是采用自動化,車間的環境也非常的干凈。上汽大眾meb智能工廠位于上海安亭,2020年10月正式投產,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
事實上,早期在大眾前CEO迪斯的規劃里,SSP是大眾電動化轉型的最后“統領者”。
2021年,在大眾“POWER DAY”和年報發布會上,迪斯開啟了大眾對特斯拉的反擊,這場反擊也被業界稱為“特斯拉追趕計劃”。而大眾反擊依仗的正是旗SSP平臺。
根據規劃,大眾集團將在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投資約8億歐元設立新的研發中心,用于設計SSP平臺及其擴張模塊,并計劃在2026年推出基于SSP平臺的純電動汽車。
對于SSP平臺的打造,迪斯表示,并非是否定MEB后重新打造的平臺,而是在MEB平臺和PPE平臺各自的優點上,將二者進行合并及優化,從而出現的全新平臺。
換句話說,在迪斯的規劃里,不僅到2025年或2026年將不再對MEB進行開發,還會在2035年以后,將SSP取代現有的MEB、PPE電動平臺,并成為大眾唯一的全新純電動平臺。
【太平洋汽車網】MEB是模塊化電氣化工具套件,是一個由大眾開發的、用于制造電動汽車的模塊化系統。MEB的核心部件是動力電池,電池的設計以及布置起著關鍵作用。動力電池由小的電池包組成,布置在車輛地板里。MEB平臺早在
如果將新能源汽車比作“上半場”,那么智能網聯汽車就是“下半場”。這句話套用在大眾上,MEB、PPE為大眾電動化打下了江山,而SSP則決定了大眾未來智能網聯領域更長久的競爭力。
“MEB”占據上風?
對于大眾而言,戰略上的調整并非易事。那么,對于大眾放棄“SSP為最終形態”的做法,外界普遍認為,大眾目前的電動化發展現狀難以適應迪斯的“激進策略”。
一方面,此前,大眾推出“SSP”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仿效特斯拉,以更快、更高效率的節奏生產電動新車,顯然收效甚微。根據此前迪斯的計劃,從2020年開始,大眾將在全球范圍內制造5000萬輛電動汽車,并制定相關的采購協議。
同時,大眾打造的SSP平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然而,隨著大眾投資的Argo AI關門,也讓大眾對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前景產生了擔憂。
站在技術配置的角度,MEB平臺的所有車型均采用后輪驅動,動力電池采用平板式模組設計,這樣做可以實現接近50:50的前后配重比,車輛在加速、制動、過彎方面的性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易車訊 6月22日,大眾安徽首臺白車身于其MEB工廠的全新車身車間下線,標志著大眾安徽首款新能源車型的試制生產取得重要進展。大眾安徽正在全速推進生產工作,預量產車將于今年下線,2023年下半年實現量產投產。今年2月,大眾安。
同樣做個對比,MEB出身的ID3相較于MQB出身的純電高爾夫,成本下降了40%,主要原因在于MQB雖然能夠兼容新能源,但依然無法擺脫傳統造車平臺的桎梏,這讓電動化出身的MEB更具優勢;同時,無論是朗逸新能源還是高爾夫純電版,其續航能力都只有270多公里。而在MEB平臺的加持下,大眾旗下的ID車型能夠達到330-550公里的續駛里程。
現有MEB平臺車型具有技術領先性,達到了研發目標且銷量優異,推動了大眾汽車集團的電氣化轉型,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未來,大眾方面將集中研發MEB+平臺。隨著電池容量的提升,最大續航將升至700公里,快充速度也將達到175-
此外,大眾在構建MEB平臺時,已經在全球建立了5座和將擁有的3座MEB工廠。其中包括中國安亭工廠、佛山工廠、德國德累斯頓工廠、茨維考工廠以及捷克的斯柯達工廠,以及外媒透露的3家新的MEB工廠,分別為德國的Emden和Hanover工廠以及美國的Chattanooga。一旦決定采用SSP平臺的話,勢必要解決這些工廠改變生產問題,這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當然,大眾能夠重新重視起MEB或許更多來源于“ID”系列車型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以中國市場為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大眾“ID”系列已經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這對于“起大早趕晚集”的大眾來說,已是不俗的成績。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