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東風英菲尼迪,英菲尼迪買得起修不起
車市入冬,東風汽車公司早早就開始進行準備。如果說此前將神龍旗下的標致、雪鐵龍召回武漢統一辦公只是未雨綢繆,那么近期傳出東風雷諾也將回歸武漢則應當被看做是過冬準備。東風諸多整車業務板塊中,隸屬東風有限旗下的東風英菲尼迪也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其未來的發展,也激蕩在許多不確定性之中。
重談合資?
英菲尼迪買得起修不起,據東風有限官網信息,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注冊地為武漢,但實際辦公地為北京,并在北京注冊有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這種異地運營的模式在未來的東風業務板塊中,將越來越少有。
英菲尼迪供應商在直面這個客戶的時候,正在越來越感受到中外方在文化、愿景和目標上的沖突。雙方在銷售、營銷等諸多方面,都缺乏統一性和相互支持。外方總經理陸逸和中方總經理戴雷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分歧,而英菲尼迪香港總部對中國業務的指手畫腳很多時候也成為了累贅。
企業回猛士豪華電動越野車并非傳統電動SUV,而是硬派越野車型。針對新的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從2016年開始,東風公司謀劃并推動東風猛士,從軍事專業化應用領域向公眾日常品鑒消費領域拓展。歷經6年,以極客精神,積極應用最先進成果,致力于帶給客戶。
如何定義英菲尼迪?
按照東風有限今年2月發布的中期事業規劃,英菲尼迪將在未來5年內實現銷量3倍增長,新增數十家經銷商,推出5款全新車型。
在新車投放方面,5款新車中除了剛剛上市的新QX50之外,其它都將是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這與英菲尼迪全球宣布的到2021年,實現全面電動化的目標是一致的。而在電動車型投放之前,英菲尼迪并無新車可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英菲尼迪”是日產在美國市場使用的品牌,在歐洲和日本,“英菲尼迪”系列衍生車型也懸掛日產車標。含義:無限擁有可信賴的車型,所以它的大多數品牌服務就是維護工作。
行業分析聲音認為,市場不會給英菲尼迪3-5年時間去做好準備,如果豪華車市場銷量增速和規模沒有根本性轉變,而是長時間維持目前的平穩局面,英菲尼迪即注定無法完成加入主流的目標。與英菲尼迪情況類似的是捷豹品牌,二者全面電動化,做小而美的品牌應該是最合理的戰略選擇。
至少站在現階段來看,東風英菲尼迪缺乏5年后銷量3倍的新產品、公司運營能力和經銷商網絡的基礎。
怎樣熬過5年?
未來2年的英菲尼迪將沒有新車型投放,進口大排量車型因為排放法規的限制獲將逐漸退出,銷量只能依靠Q50L和QX50兩款國產車支撐。
Q50L在2018年剛完成中期改款,正式進入生命周期的下半段,銷量下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2018年9月,同比下滑達到了35%,僅實現銷量1258臺,隨著競品的更新和價格戰的升級,可見這一趨勢會繼續延續。
對于陸逸來說,數字上的粉飾太平是最后的救贖。按照乘聯會的數據,QX50在九月實現銷量1591臺,同比增長超過180%,環比增長超過30%。然而橫向對比來看,相比競品,這個數字不值一提,凱迪拉克XT5和沃爾沃XC60這兩個直接競品,在9月的銷量都超過5000臺,相當于QX50上市后三個月銷量的總和。更何況QX50馬上就將面臨銷量的天花板,隨著競品的進一步降價或更新,整體市場增速放緩,QX50這樣一款產品顯然無法實現力挽狂但。
降價對于東風英菲尼迪來說是最直接的做法,但這將從長期損害品牌的豪華形象。英菲尼迪在這個階段其實沒的選,保住銷量,活下去,以后有機會再談品牌。
雖然是日本汽車品牌,但是英菲尼迪卻有一種日系車罕見的美系風格,這可能和該品牌誕生于北美地區有很大關系。2007年,英菲尼迪進入中國,之后和東風汽車成立東風英菲尼迪,進行本土化生產。如今,東風英菲尼迪獨立為一個事業部,并。
另外,一個更加專業的營銷團隊或許也是關鍵,相比較東風有限其它業務版塊,英菲尼迪從上到下的管理層配備中,已經再難以找到叫得響的名字。在這樣不利的市場環境下,陸逸與雷新需要的是一個東風日產式的狼性團隊。
2018年的英菲尼迪并不是最壞的,憑借2017年的低基數與新QX50帶來的新增量,在2018年的賬面數字上陸逸還能勉強過關。而2019年和2020年才是東風英菲尼迪最大的挑戰,如果未能謹慎決策,大步進取,勢必遭遇市場的拋棄。東風英菲尼迪能熬過冬天的物資非常有限。
英國菲尼迪在中國有一家合資企業,名為東風英語菲尼迪,只生產兩款車:英國菲尼迪Q50L和英國菲尼迪QX50。菲尼迪Q50L是中型車,菲尼迪QX50是中型SUV。菲尼迪在售的進口車種類相當多。讓我們看一看。1.汽車:菲尼迪的Q50和菲尼迪的。
到那個時候,天平會偏向武漢嗎?召回英菲尼迪,大概率是一個選擇。
本文源自網上車市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