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比亞迪e5跑滴滴多少錢一個月,比亞迪e5適合跑滴滴嗎
編者按:29歲的小阮是武漢新洲人,1月23日武漢開始封城這天,是小阮入職T3出行武漢公司成為網約車司機的第三天。T3公司在23日便在司機內部組織支援車保障車隊,小阮成為第一批入選的25人之一,作為一名黨員和退伍軍人,比亞迪e5適合跑滴滴嗎,小阮說有些事必須有人去做,必須有人去當這個苕(方言,意為傻子)。
所以,網約車司機也成了最早復工,甚至無法停工的一群人。
在有關疫情傳染的路徑圖中,網約車司機和外賣小哥們一樣屬于高風險人群,但有些人仍然在停擺的城市里孜孜不倦充當著城市有機體的毛細血管的角色,出單,跑車,去不同的地方,接送不同的人。
近日我們專訪了武漢、北京、南京的幾位網約車司機,試圖去還原他們當下不同尋常的生活“日常”。
短期租車跑滴滴還是可以的,但不建議長租。由于滴滴租車價格基本都在3000元/月以上,一年的租金就是4萬元,租車跑2年基本可以買一臺新車了。從滴滴司機反映情況來看,如果一天運氣好能跑16小時,流水400元左右,除去油費,吃。
城內,城外
“總要有人來當這個苕吧 ”
29歲的小阮是武漢新洲人,1月23日武漢開始封城這天,是小阮入職T3出行武漢公司成為網約車司機的第三天。三天來,關于疫情的消息也引起了他的關注,公司給他們提供了防護和消毒裝備,但他注意到一些乘客并沒有佩戴口罩。
那三天的訂單特別多,很多都是去高鐵站的,小阮回憶說那幾天因為擔心肺炎疫情而“逃離”武漢的人很多,他就接了不少這樣的乘客去漢口、武漢高鐵站。
T3出行在23日便在司機內部征集志愿者成立“T3出行武漢特別行動車隊”,小阮成為第一批入選的25人之一,公司每人發了6盒口罩,每盒50個,要求他們手機開機,隨時響應。
“我們T3司機一開始就沒提錢的事。來這里,也不是為了錢。”
他與其他7名司機一起編隊,分配到了東湖區左嶺星芯社區。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配合社區街道,為居民提供應急出行服務。小阮說,他所服務的左嶺社區確診病例是光谷區最高的。
小阮在朋友圈曬的派車單
“很多朋友,家人,一開始都不理解我。有很多朋友說我很有點傻。不是說什么高尚的話,但是作為一名黨員,又是退伍軍人,有些事必須有人去做,必須有些人去當這個苕(編者注:湖北方言,意為傻子)。我只有開車這個技術,如果我是醫生,我也會上一線的。比起醫生護士,(我們)危險小多了。醫生在前面打前線,我們在后方做堅強的后盾。”
“不出車沒收入,出車怕危險 ”
武漢城內,機動車出行已經成為一種“應急”性措施,普通市民不到迫不得已,不會申請出行,這也讓網約車司機的志愿服務顯得更加必要。但是,在武漢之外,在很多一二線城市,網約車早已經成為人們市內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承擔這一職責的網約車司機,則由于所在不同的地區、平臺等,受到不同的影響,有著不同的無奈。
南京湯師傅,是一名美團高分司機。專訪時,湯師傅表示,他持有網約車運營證,在南京開了三年美團網約車。春節之前,湯師傅一直出車直到年三十,春節后,初三開工,直到初十,其后一直在家沒出車。由于是自有車輛,湯師傅沒有車租或份子錢的壓力,所以當外地返工的人多起來以后,就選擇在家休息。
與湯師傅類似,在北京跑首汽約車的王師傅在疫情爆發后沒有選擇出車。王師傅是一名地道的北京人,曾是出租車司機,最近剛剛轉做網約車。疫情爆發后,首汽約車對網約車司機施行了份子錢減半等補貼,王師傅擔心出車安全,加上沒有什么經濟壓力,所以就一直在家沒開工。
同樣在北京跑網約車的馬師傅來自河北,他是滴滴五星司機,也是一名退伍軍人,“滴齡”長達762天,2月12日專訪的時候,是他從河北老家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此前,由于春節期間訂單多,每天流水比平日提高三四百塊,馬師傅一直出車到1月23日才從北京趕回老家。
馬師傅本來打算初二就返京,結果由于所在的村子道路封閉,他直到11號才回到北京。
馬師傅坦言,這個時候出來拉活的,都是生活所迫。不出車沒收入,每個月的份子錢成為心頭巨石。只是現在幾乎沒什么人出門。他昨天的訂單,除了一個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其余都是去大超市購物的市民。
雖說馬上面臨大規模復工,人會多起來,流水也會好起來,但是馬師傅也很矛盾。
“復工以后,傳染危險也提高了,我們拉的是哪兒的人,也不知道。”
比亞迪E5-450(電動5座)109元/天;汽油版租車價格:中華H530(自動)3000-3930元/月、東風風行景逸S50(手動)3000元/月、觀致3(自動)3000元/月。在北京和上海滴滴租車公司中,比較熱門的租車公司有一嗨租車、攜程租車。
生意,生存
“現在干一天少虧一點,賺錢是不可能的”
對于在北京跑網約車的馬師傅來說,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銳減的訂單,和對疫情的感知,還有一些更實際的東西。
馬師傅跟公司租的是比亞迪E5,純電車,每個月的份子錢是6000,目前公司沒有出臺減免政策,但馬師傅說,公司高層講了有可能讓大家延期交,下個月可能有減免,但“方案還沒出來”。
開始出車以后,馬師傅第一天就傻眼了,正月十八這天,他出車大約10小時,一共只拉了七單活兒,收入160元。他說,換作平時,一天能跑30單,收入七八百沒問題。
算起來,馬師傅的日均收入銳減了80%。
沒幾個訂單不說,在外面吃飯什么的,都變得很困難。
“吃飯是個難題。以前有很多方便的小餐飲店,現在很難,很多店沒開門,開門的也漲價。昨天兩頓飯花了55塊。平時一天吃三四十塊,還能喝碗湯,現在五六十塊錢的飯,還喝不上一碗湯。”
其中比亞迪G6租金3400元,租賃期限6個月;比亞迪秦租金3800元,租賃期限3個月;比亞迪E5租金4300-4500元不等,租賃期限3-12個月不等;吉利EV中配和高配租金相差200元,租賃期限都是3個月。滴滴無車加盟的條件 1、男
在出車第二天,馬師傅事先買了餅干當干糧,因為吃飯太貴了。但還是不得不出車,因為要生活,用馬師傅的話說,現在干一天,少虧一點,賺錢是不可能的了。
一邊擔心人少沒訂單,一邊又擔心復工以后人多起來,傳染的危險性也高。專訪兩天后,我們聯系馬師傅詢問近兩日的出車情況,馬師傅說自己著涼感冒了,正在自我隔離中。
人命,人間
按照網約車一年的行駛里程在6萬公里左右來看,燃油車一年下來需要三萬塊錢左右的費用,而對于電動汽車而言同樣的6萬公里左右來看,則一年下來在3到四千塊錢左右就完全足夠,對于網約車而已,節約資金是很重要的。而電費這些的。
“救人命的事一定要做”
成為志愿者以來,小阮在朋友圈曬了不少日常,但外人看來,這些“日常”都很特殊,從著裝,到跑車地點,到業務流水。
由于經常接送不同的人員,出入醫療單位等地點,網約車志愿者們其實面臨著很高的感染風險。為保障出車安全,小阮的公司給志愿者車隊提供了相應的防疫物資。
“公司給我們的防護還是很到位的,酒精,防護服,口罩等。第一批發了6盒口罩,一盒50個,醫用口罩。前天發了4個N95. 防護眼鏡發了1個。手套發了4雙。防護服一個車隊+社區支援的有6套。誰出車誰穿。”
從大年初一出車,他和隊友們沒有一個人休息過一天。10號,他們的隊長終于可以休息了,原因是前不久送的一位居民確診了新冠肺炎,隊長被迫休息了。
應筆者要求,小阮請同事拍了一張“工作照”
每天在社區門口,坐在車里等著社區隨時派單發車,比如送一些老年人去醫院檢查、透析、拿藥,送孕婦產檢,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等,這些就是小阮和隊友的日常工作。
“當時腦袋嚇得一懵,心想是不是因為昨天在那里呆的時間太長了。那個爹爹體溫是36.5度,我很感動的是他沒有擔心自己的安全,反而來安慰我。后來我讓門衛再給我測一次,過了幾分鐘測了兩次都正常了……可能是因為穿了防護服很嚴實,所以溫度有點高。后面一直都沒事,體溫都是正常的。”
類似這樣的經歷也讓小阮提起來的時候仍然有些后怕,但他表示,志愿者們大部分都是一腔熱血的,自己作為黨員,要沖在前面。
4、比亞迪E5-450(電動5座)109元/天。5、中華H530(自動)3000-3930元/月。6、東風風行景逸S50(手動)3000元/月。7、觀致3(自動)3000元/月。如果個人租車長期跑滴滴還是不劃算的,我們可以來算一筆數:租網約。
“我還是蠻佩服他們的,有一個婆婆,雖然經常去透析,但是心態還很好,很開心。她說,現在政府在這么危難的情況下還能想著他們,很不容易,要好好活著。當地居民,心態還是非常好的。”
武漢現在的醫療資源處于統一分配安排的狀態,因此社區居民去醫院復查或透析的時間都是醫院規定的,但是小阮分配的社區很偏遠,他們有時必須早上4點就起來趕到社區然后接上居民趕往醫院。這對這群年輕的網約車司機來說,也挺挑戰的。
“我前天跟另一個司機吵架,有個病人需要下午透析,需要傍晚6點去接回來,那司機回到家都九、十點了。有的司機不愿意,我就發了一下脾氣,說你不接我來接。吵了幾句。我說,既然來了,不管幾點,都要把別人接回來。但是吵了之后,我覺得大家反而更團結了,后來再有很早或者很晚的單子都搶著去接。”
小阮說他理解有的人抱怨,眼下環境特殊,大家可能是需要一個抒發的渠道,所以抱怨過后,大家還是在往同一個方向努力,而且更努力。
聊到志愿者司機們的日常生活,小阮說,為了避免感染,現在大家都是隔離居住,每天早出晚歸,早上都是帶個泡面去社區吃,晚上回家煮點面對付一下,中午社區訂盒飯。出車跑單,但是沒有流水。小阮所在的T3出行每月給司機的基本工資正常發放。
目前滴滴平臺提供租賃車型有比亞迪G6、比亞迪秦、比亞迪E5、起亞K5等,租金3000-5000元不等,但大部分無車司機每月3500租車跑滴滴。滴滴無車加盟條件 1、男22-60周歲,女22-55周歲,C1駕照以上,3年及以上實際駕齡; 。
眼下武漢的居民仍然以社區為單位處于居家隔離狀態,疫情排查,日常生活很多細節都落到社區中,社區的工作負荷變大,而小阮等志愿者車隊也成為了各個社區工作人員的支援力量,在出車空閑,他們自發給社區搬運物資,為居民送菜,為社區消毒等,已經成為社區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小阮說現在他們有時都成了送外賣的,爬樓送米送菜是常事。
“大家都是這么想的,既然能出來做這個事,都是希望能出自己一份力,只要用得上。社區太忙了,上門,打電話,做表,溝通上級,處理矛盾。我們能幫他們做的只有一些力氣活。”
由于志愿者司機提供了大量支持,社區工作人員跟司機們也熟悉起來,有什么事都喊他們幫忙,有的社區還給車隊司機送點水果物資補充營養。當問到,希望不希望自己所在的社區也提供一些物資以補充時,他說,不能要求他們給我們什么,別人困難更大。說起最希望有什么援助時,他說,希望能給社區工作人員一些支持。
前些時,武漢一名志愿者司機感染新冠肺炎后不幸去世,小阮在朋友圈轉發了這條新聞。
手記
專訪完小阮的第二天,他發來武漢社區病例確診情況的截圖。他所在的社區確診病例最多,這意味著他們每天接送的一些居民很可能是潛在的感染者,比如說他們也送過確診病人的家屬去醫院探望……風險仍然很高,但是小阮和隊友們也顧不上這些。
這可能是目前在武漢絕大部分努力工作在一線的人的基本狀態,“但行好事,莫問前路”。針對這次抗疫,涌出無數的故事、內幕或情緒,讓人們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原先被忽視的人或事。我們宅在家,開始感謝物流派送的小哥,感謝基層干部,感謝醫護人員,這些人保障了我們能夠安全宅家“做貢獻”,也要感謝類似小阮這樣的網約車司機默默充當城市的毛細血管。
網約車在中國興起不過十年時間,還算新事物,雖然合規進程一直在進行,但這個行業的角色定位仍顯得有點模糊,充滿了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其自身也經常隨著政策、市場需求、資本熱點發生變化,但這場疫情之下,我們看到,網約車無疑已經成為城市活動的剛需。對于武漢的志愿者來說,他們所肩負的任務可能關系到居民的生生命安全,而對于北京、南京其他城市的網約車司機,則面臨更多的兩難境地,個人安全和訂單流水是一個悖論,跑還是不跑,是個問題。
但可以確定的是,經過這次事件,網約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組成部分的屬性將進一步明確。
本文地址: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