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csdn詳細信息首頁
黃哲鏗,目前在1號店擔任技術總監,csdn官網首頁,負責互聯網金融、云計算、移動分銷、開放平臺等領域的工作。在1號店的5年當中,歷任PMO總監、技術總監等職務。之前曾在MySteel工作了4年,曾作為技術合伙人參與龍財網、UFO鞋業等創業項目。2015年出版專著《技術管理之巔——如何從零打造高質效互聯網技術團隊?》,熱愛生活和搖滾樂。
黃哲鏗
日前,CSDN采訪了黃哲鏗,請他分享互聯網公司的團隊文化,如何實施看板、敏捷、傾聽等團隊管理方法?管理者如何評選績效考核以及權力在管理層面的正負面作用;此外,他還解讀了Google和小米文化,并分享了員工的職業發展的進階之路。
關于團隊管理中的一些感悟
CSDN:據我了解,你曾在國內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任職過,目前擔任1號店技術總監,可以說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在你這么多有意思的職業生涯中,有沒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或轉折點呢?
黃哲鏗:從做技術轉型做管理,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十幾年前我在MySteel擔任“MicroERP”的技術主管,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次職業序列的轉換將要面臨的困難和痛苦。仍然象平時一樣,我包攬大部分的開發工作,無暇顧及團隊成員的進度、他們遇到的困難,結果項目失控了:進度Delay、代碼質量低下、團隊成員怨聲載道。
于是,我靜下來思考,有了幾點感悟:
團隊管理的首要工作是,讓團隊成員能夠正常開展工作。所以管理者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是,發現團隊成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協調資源解決。
團隊管理要接受不完美。尤其是從業務專家轉型做管理工作的人,總是覺得“我花時間跟你說一遍,還不如我自己做呢”,這樣的話團隊成員是不會有進步的,你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度,接受團隊成員犯錯,以及工作結果的不那么完美。要知道這是團隊成長必經的過程。
CSDN:怎么會想到要寫《技術管理之巔——如何從零打造高質效互聯網技術團隊?》這本書?大概歷史多久完成的?在這期間有沒有難忘的人或事?
黃哲鏗:在我從事技術管理工作十余年的時間里,不斷通過跟同行交流、閱讀技術管理書籍、自己思考和總結經驗來提高自己技術管理能力。
CSDN(世紀樂知)是一家服務于中國IT專業人士學習與成長需要的領先綜合社區服務平臺。CSDN以旗下全球知名中文IT技術社區為基礎,通過網站·雜志、教育·培訓、人才·交易三大業務群形成從知識傳播、技術教育到職業成長的完整知識。
因此,我萌生了一個念頭,撰寫一本“與時俱進”的技術管理書籍,結合我在1號店這5年的經歷,見證和推動了一支幾十人的技術團隊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上千人的技術團隊的全過程,期間推動了上千人技術團隊敏捷實踐的落地,職業發展框架的建立,大型技術團隊績效考核制度的實施,以及輪崗的推行等等,這些實戰經驗和我對技術管理的深度思考,對同行來說,都是很好的借鑒。
CSDN是中國專業IT社區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的簡稱,CSDN創立于1999年,致力于為中國軟件開發者提供知識傳播、在線學習、職業發展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包含原創博客、精品問答、職業培訓、技術論壇、資源下載等產品。
寫作過程大約8個月左右,構思花了3個月,完成初稿花了4個月,修訂花了1個月。
寫作期間,最難忘的是構思這本書的過程。究竟用什么樣的脈絡來組織各章節?我將技術管理進行了深度的剖析,把它分成“內功”和“招式”兩部分。“內功”是指,技術與業務融合的理念、企業文化的內涵、技術與哲學等等;“招式”是指,組織架構方法、產品開發流程、移動產品開發、架構設計等等。
通過這樣的梳理,使我對技術管理的思考形成了體系,并且得到了許多同行們的共鳴,通過交流使得我跟技術同行們的往來變得密切。我對這本書的定位是“互聯網+時代的技術管理叢書”,具備明顯的時代特征,大家從書中對熱點議題的探討中可以體會到,如:敏捷Kanban、OKR目標管理方法、阿米巴模式等等。
Google、小米的企業文化
CSDN:企業文化是個非常大的話題,你曾提過阿里的“六脈神劍”、華為的“狼”文化、小米的“米粉”文化、Google的“不作惡”文化,都展示了互聯網企業文化的精髓,能否就其中一二詳細說說呢。
黃哲鏗:通過剖析小米、Google這兩家互聯網公司的企業文化,我們一起來了解互聯網企業的文化精髓。
小米公司的企業文化可以用三個詞語來概括:“為發燒而生”、“米粉文化”、“饑渴營銷”。
“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理念,小米內部文化,是沒有森嚴的等級的,每一位員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小米崇尚創新、快速的互聯網文化。他們討厭冗長的會議和流程,在輕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圍中發揮自己的創意。他們相信用戶就是驅動力,他們堅持“為發燒而生”的產品理念。
米粉文化,是小米成立之初就極力塑造的粉絲文化,“因為米粉,所以小米”是雷軍經常講的一句話。小米讓粉絲成為產品的代言人,去宣傳小米的優點,去維護小米的品牌榮譽,所以說米粉成就了小米也毫不為過,如圖1所示,米粉文化由四部分組成,下面我們一起來剖析。
圖1:米粉文化構成圖
“饑渴營銷”是小米最重要的營銷文化,饑渴營銷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高價格,更是為了對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憑借雙核處理器和1999元售價的優勢,小米手機備受媒體和手機發燒友的關注。在營造了巨大的輿論聲勢后,小米手機又效仿蘋果的饑餓營銷。在公眾對小米特別關注,紛紛搶購的時候,小米手機缺貨了,米粉只能焦急的等待。
小米通過“為發燒而生”的產品設計理念,讓用戶參與產品設計和營銷的“米粉文化”,讓用戶對品牌產品高價值感的“饑渴營銷”,構建了多維立體式的小米文化,迅速積累了大批忠實粉絲,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下面我們來看看世界互聯網巨頭Google的企業文化。
“不作惡”是Google的經營理念之一。Google于2004年的首次公開募股的招股書,Google創始人的一封信,后來被稱為“不作惡的宣言”,內容大概是:“不要作惡。我們堅信,作為一個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從長遠來看,我們會得到更好的回饋,即使我們放棄一些短期收益。”
很多公司有“道德守則”來規范他們的行為,Google聲稱“不作惡”已經成為他們的核心價值觀。“不作惡”是Google著名的10個文化信條中的第6條,Google是這么解釋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誠實和正直,我們的經營做法無可非議,我們賺錢做好事。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Google著名的10個文化信條,從中你能體會到當今最為成功的互聯網企業的文化內涵。
精益求精,做到極致(It's best to do one thing really,really well.)。
快比慢好(Fast is better than slow.)。
CSDN指的是中國最大的IT社區和服務平臺。中國專業IT社區CSDN創立于1999年,致力于為中國軟件開發者提供知識傳播、在線學習、職業發展等全生命周期服務。CSDN旗下擁有:專業的中文IT技術社區: CSDN.NET;移動端開發者專屬APP。
網絡需要民主的作風(Democracy on the web works.)。
獲得答案不用困守桌前(You don't need to be at your desk to need an answer.)。
不做惡,也能賺錢(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
信息無極限(There's always more information out there.)。
信息需求,超越國界(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crosses all borders.)。
無須西裝革履,同樣認真執著(You can be serious without a suit.)。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Great just isn't good enough.)
以上是Google的價值信條,下面我們通過Google的辦公樓布置來了解它如何詮釋自己的文化。
Google在辦公室里,隨處散落著健身設施、按摩椅、臺球桌、帳篷等有趣的東西。整個辦公空間采用了不同的色調搭配,明亮鮮活。這些都讓人感到輕松自在。
每名新到Google的員工都將得到100美元,用于裝飾辦公室,員工們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恣意妄為”。
是中國軟件開發者網絡。在“ 中國的軟件開發者網絡 ”或“ 中國軟件開發者網絡 ”(CSDN),通過操作白蓮Midami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網絡之一,軟件開發者在中國。CSDN提供Web論壇,博客托管,IT新聞和其他服務。CS。
有的員工喜歡赤腳,就用100美元鋪了一小塊高級木地板,踩著它舒服地工作;有的員工在eBay競價買到一個古董電話亭,也運過來擺在辦公室一隅(但現在因為Google員工人數膨脹,這個電話亭不得不被暫放在大廳)。
在Google,人們不必時刻西裝革履。每個人可以選擇在自己的“時區”里工作,或者清晨5點就開始忙碌,或者整晚不睡、白天休息。這些做法在國內已經被很多有海歸背景的企業采用,以彈性工作制體現企業對員工工作操守的充分信任。
是中國軟件開發者網絡。在“ 中國的軟件開發者網絡 ”或“ 中國軟件開發者網絡 ”(CSDN),通過操作白蓮Midami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網絡之一,軟件開發者在中國。CSDN提供Web論壇,博客托管,IT新聞和其他服務。CS。
另外,Google允許每位工程師擁有20%的自由支配時間。Google的企業文化是鼓勵創新,即使每項工程都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公司還是決定留給每位工程師20%的私有時間,讓他們去做自己認為更重要的事情。這個政策帶來的結果就是誕生了Gmail這樣頗受好評的郵箱服務;還有實踐六度空間理論的人際網絡產品orkut——它的設計者來自土耳其,orkut正是他的姓氏。
在Google,公司除鼓勵員工盡量保留個性作風之外,保證互不干擾也是公司的一項優良傳統。而需要相互交流的時候,大家會把五顏六色的懶人椅滾到一起,聚首討論;或者鉆進白色的“帳篷”召開小型會議。一個人想清靜時,也可以坐到大塊積木圍起來的小區域里盡情思考。
通過這些描述,你已經感受到了,Google是一家最了解工程師所需所想的公司,優秀的人才無需管理和監督,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和自由,鼓勵員工創新,實現自我的價值。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