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尼莫克在德國多少錢,烏尼莫克國外真實價格
戰爭遺產-烏尼莫克
這是一輛平時幾乎根本就見不到的車,但他確實是一部民用級別的車,見不到有幾個原因,除了法規因素以外,數量稀少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這次帶來的就是在越野及穿越生存領域無人能及的奔馳-烏尼莫克。這車實在是太少見了,所以我會講的詳細一些,并且從與一般車輛不同的地方著重介紹,獵奇和豐富知識為主,因為你知道與不知道這車都與你沒什么關系。烏尼莫克也是誕生于二戰后的德國,當時這部車的制造計劃完全是為了軍用,后來大家都知道德國戰敗計劃擱置。而這部車當時為什么要由奔馳來造,因為在二戰時期大名鼎鼎的豹式坦克就是出自奔馳之手,所以奔馳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技術造這臺車。因為奔馳擁有強大的底盤技術,所以開發出了輪式底盤技術的載重卡車頂級產物-烏尼莫克。首先要明白載重卡車不同于拖車頭,拖車頭的底盤技術并不需要太復雜,只要車架結實且有足夠的牽引力即可,而載重卡車是需要非常先進的底盤技術才能制造。即使到了今天全世界掌握載重卡車技術的也就那幾家,奔馳,沃爾沃,三菱,五十鈴,卡瑪茲,太拖拉,烏拉爾,雷諾等。正因為二戰結束了,奔馳將原本開發的坦克底盤技術全部用在了烏尼莫克上,這也是時至今日流傳那句話的由來,"烏尼莫克過不去的地方,豹式坦克也過不去。"這回介紹的是烏尼莫克的U5000型,還有U4000型和早期的三位數的型號,目前主流的都是U5000和U4000只是載重能力不同。奔馳可以說將烏尼莫克只造了一個底盤,其他的全部根據客戶需求去自己定制,也就是說核心技術全部都在底盤上,真真正正的買底盤送車。
怎么樣烏尼莫克這內飾,上世紀80年代的車都是這樣的裝修。慘不忍睹。
這紅色的像小齒輪一樣的東西是車門開關,純純粹粹的機械結構,結實耐用不會壞,因為除了你掰斷它真想不出這東西哪能壞。
后排可以并排坐四位好漢,座椅角度不能調,坐墊較硬,后排娛樂系統就是這個大鐵杠子,大家可以一起盤,烏尼莫克國外真實價格,看看什么時候包漿。,
迎賓燈!怎么樣,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不過這個燈還是有作業用途的,畢竟在黑乎乎的晚上爬上這車沒個亮兒還真挺麻煩的。下車不照一下踩空了那可能就要命了。
因為烏尼莫克其實就是一臺卡車,所以采用的是氣動手剎,很多輔助裝備也都是順便使用氣動的裝備,無論是力量還是效率都很高。烏尼莫克同樣帶有奔馳的吹牛神物三把鎖,不過這車需要上鎖的路可能就沒有任何車能過去了。
你好,烏姆尼克是奔馳軍用越野車,非名用。在市場上應該沒有上市出售的。烏姆尼克估價:400W-800W 烏姆尼克裝配了排量為6.4升的發動機,輸出功率為205千瓦(280馬力),扭矩可達1100牛頓·米。非凡的最終傳動比使最高車速可達1。
這是烏尼莫克的換擋桿,這個變速箱叫預掛檔式半自動變速箱,就是說他實際上具備一臺自動變速箱的所有特征,但是可以手動操作。
為什么被稱作越野之王,烏尼莫克誕生于二戰之后,最初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戰地越野。當然憑借其超強的越野能力,超強的多功能用途,在美國和歐美國家被大量應用在軍事和其他領域。而現在在產的U5000長度達到五米三,寬兩米三五。
看到圖中這個車有三個踏板了么,其實它是有離合器的,當你把變速桿下面那個按鈕按到M檔,再打開離合器限位開關,就可以按照手動擋的方式來駕駛,并且升降檔就靠推檔桿加減,如果15秒內沒踩離合器那么電腦會自動取消換擋。這個手動模式多數都是特殊場合精細操作才需要的不然實在是很麻煩。換擋桿左邊按鈕是換擋開關,按住后前推是前進擋,并且可以預設起步檔位,一般都是2檔起步,右邊按鈕是N檔,切倒檔需要按回N檔才能切倒檔,這個大家其實可以觀察有機械檔桿式的自動變速箱,在來回切換前進倒退的時候都要經過N檔。8個前進擋6個倒檔,這特么就是卡車。
200萬到500萬左右,有個是6.2的排量。奔馳都賣,但要訂。德國進口。越野の族那個網站上有個買的。
這喇叭按鈕集成在了轉向撥桿的頂端,很像以前的法系車,可這桿子也太粗了。。。
這是一臺落地基本快到600萬的車,這鑰匙多么安全,絕對不會被偷,這還沒有健身房更衣柜的鑰匙看著有檔次呢。
重點來了介紹最核心也是最牛逼的底盤。這車雖然是卡車但是并沒有采用傳統載重卡車的鋼板彈簧懸架,而是螺旋彈簧和液壓避震的形式,這并不是說它載重就不行,而且這樣的結構可以達到更大的底盤扭轉角度。而彈簧和避震筒分開的形式也非常利于維修更換,哪個壞了換哪個。
可以看到載重彈簧是承重在副車架上的,這個巨大粗壯的副車架貫通主車架和另一側懸掛形成一個整體,又因為獨立的彈簧避震器結構可以使得扭轉角度獲得更大的可動范圍。
型號u3000、u4000、u5000 價格進口到中國價格在200-
之前說的另一技術就是輪邊減速器,也叫門式橋,這個可以在不增加車輪大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車身。這個裝置在大家熟悉的奔馳G500 4X42上用的就是這個技術,所以車看起來那么高大。但其實這個東西并不是什么新鮮技術,其實我們日常乘坐的公交車也用這個技術,只不過是反過來用的,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低的車廂地板,讓我們登上高大的公交車可以一步就跨上去。記得小時候的公交車上去都要蹬兩級大臺階么,現在都不需要了,也是因為這個技術的普及。
也許圖片里比例看不太明顯,但是這巨大的轉向拉桿比很多車的傳動軸都粗,總之烏尼莫克一切都是用來造的,一定要抗造。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