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野生羚羊圖片大全,黑色羚羊圖片大全
很多人知道“奧運五福娃”中的藏羚羊,也知道珍貴的蒙羚,但卻不一定知道中國有種更為罕見的羚羊,它叫普氏原羚(又稱中華對角羚)!
讓我們相約青海湖
很多人都去過青海湖,為的是那青海湖邊的花海,亦或者是去拍茶卡鹽湖的天空之鏡。但今天我想邀請你一起去哪兒看一種中國特有的物種———普氏原羚!
在湛藍的青海湖畔,一望無際的草場上,散落著一粒粒褐黃色的“石頭”,它們時而移動?時而抬頭。那就是普氏原羚、原生態的普氏原羚。
有些許響動,它們就會停止吃草,警惕地看著遠處,隨后在頭羊帶領下,它們紛紛躍起,黑色羚羊圖片大全,向更遠處跑去……數十只、上百只普氏原羚奔騰而去的場景,絕對讓你永生難忘!
黃毛彎角白屁股
普氏原羚是中國特有物種,動物園基本看不到(僅西寧野生動物園有飼養)。它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數量最少的羚羊之一:曾一度不到300只,目前也僅有不到3000只,并且僅分布在青海湖周邊地區。
當地人把普氏原羚稱為“黃羊”或“灘黃羊”,聽起來很形象:普氏原羚的夏毛呈褐黃色,厚實的冬毛則換成較淺的棕黃色,或者說是時裝界的秋冬流行色——駝色。此外它們還有一個醒目的白屁股,大致呈一個心形,中間是條棕黑色的小尾巴。
耐得粗飼,也怕搶食
普氏原羚并非典型高原物種,棲息地海拔最高也就3400—3800米,不會象藏羚、藏原羚那樣動不動跑到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它們真正的特長是耐旱。俗名“灘黃羊”里的“灘”,就是指它們經常出沒在貧瘠的鹽堿地或沙地上。
動物學家考察發現,在一處棲息地采集到的79種當地植物中,普氏原羚會取食多達50種。在大雪紛飛的冬季,它們甚至還吃有一定毒性的狼毒,在青黃不接的初春則吃味道苦澀的沙蒿。
英文名:Common eland;學名:Taurotragus oryx。伊蘭羚羊,又名巨羚、大羚羊,分布于非洲東部、南部。棲息在遼闊平原及非洲大平原的山腳。群居,晨暮活動,以吃草、樹枝及葉子為食。野生伊蘭羚羊壽命15-20歲。最早在
即便有如此“不忌口”的適應能力,普氏原羚依然無法高枕無憂:牧民們放養的牲畜,是它們強勁的競爭對手。
青海湖一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但湖邊也是牧民們放牧的地方。在湖邊草場上,綿羊無論是個頭,還是數量都遠大于普氏原羚,明顯擠壓了它們的生存空間。所以每當草場冬天積雪太厚時,工作人員就會給普氏原羚投放飼草,幫它們挺過難關。
四處游蕩,遇“欄”路虎
其實,普氏原羚也不是一直這么瀕危。數十萬年前,它們曾在北京周口店留下化石;到公元20世紀初,它們仍廣泛分布在內蒙古、甘肅、寧夏和青海的大片地區。后來由于人類活動影響,普氏原羚的棲息地不斷縮水,最后只剩下青海的兩個盆地———青海湖盆地與共和盆地。
從外形特種上,羚羊可分為斑羚、藏羚羊、普氏原羚、藏原羚、高鼻羚羊、扭角羚、鵝喉羚、高角羚、狷羚、白紋牛羚、轉角牛羚、跳羚等幾種。羚羊是草食動物,牛科中的一個類群。種類繁多,體形優美、輕捷,四肢細長,蹄小而。
由于高原草場的豐饒度有限,普氏原羚習慣于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局,大范圍遷徙。對今天的普氏原羚來說,遷徙途中最大的危險,并不是狼或獵人,而是牧區的網圍欄。
所幸的是,比起最危險時的不到300只,如今普氏原羚的保護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重視,種群數量回升到了29年前的9倍。立在它們棲息地上的圍欄,也在逐步拆除。這個歷經磨難的古老物種,未來依然可期!
1、藏羚羊:雄性長有長角,大約54-60cm,而雌性沒有角。2、斑羚: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均長有短直的黑色羊角,長度大約為15-20cm。3、藏原羚:僅僅只有雄性長有細長的鐮刀狀羊角。4、阿拉伯大羚羊: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均。
番外:“普氏”是誰?
普氏原羚與我國新疆的一種瀕危動物——普氏野馬“同姓”,都跟一個俄國人有關系,他就是尼古拉?普爾熱瓦爾斯基。
藏羚羊(chiru),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形體健壯,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雄性角長而直,烏黑發亮,雌性無角。鼻部寬闊略隆起,尾短,四肢強健而勻稱。全身除臉頰、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處被毛豐厚絨密。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