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英速亞,英速亞怎么樣
[資訊-牛車網]
很多朋友看到自己喜歡的車型將要換代了,會陷入深深的糾結:到底是買換代前配置豐富價格美麗的“老款”,還是要接受一段時間的等待以及前期沒有價格優惠換來的全新換代車型?
巧了,前不久我們找來一輛寶馬320i M開了幾天,雖然已經到了這款產品生命周期的末段,但F30世代3系的產品力依然讓人感到滿意。
最近第八代3系已經在海外亮相了,代號G20的新3系從外到內都經歷了一次不小的革新,看上去非常有理由讓各位繼續攥緊手中的預算來等一等明年上半年將在國內上市的這款新車。
那么,換代之前的這款讓車轍君感到滿意的F30還能買嗎?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這個案例。
刷卡下訂的理由,F30能給你很多
由于F30這一代3系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太多的細節我們這次就不說了,我們總覽一下目前F30在市場上的處境以及自身的產品力水平即可。
從2011年面世以來,3系F30毋庸置疑是繼承了家族運動好手的衣缽,3系也再次成為了同級別駕駛感受最佳的車型,注意,沒有之一。
是的,在此期間有雷克薩斯IS、凱迪拉克ATS、英菲尼迪Q50和阿爾法·羅密歐Giulia等車型先后前來敲門詢問可否一戰?
戰果顯示,雖然這些車型各有各的亮點,各家可能都有做得比3系更極致的一兩個方面,但最終,你要是想買一款各種情況下開起來都不會讓你心頭一緊的車,那還是3系無誤。
這足以見得,均衡,才是功力高超的體現。
企業回百力通商用Vanguard發動機,專為各種苛刻的商業應用而打造。百力通發動機動力充沛、高效能,穩定、持久地為商用設備提供能量,裝配 Vanguard發動機的設備,再艱巨的工作也游刃有余。依托出眾的技術,出色的配置,Vanguard發動機在業內推出
當然了,優秀的駕駛感或許只是3系的一部分,每個月有一萬多人去買3系,英速亞怎么樣,肯定不全是沖著3系的駕駛感去的,只是大家平日里對3系印象最深刻的一面是他的駕駛感而已。
從現在到F3X這一代3系正式“下架”的時間或許只有半年不到了,寶馬最近也是推出了2019款3系,也就是我們口中的F3X最終版。
相比2018款,2019款3系最主要的變化是精簡了車型,從前3系有318、320、330、340四種動力,到了2019款,統統只賣最走量的320,三缸的318和高功率2.0T的330都舍棄,進口的340就更不用說了。
而在配置方面,既然是“尾盤”,當然是增配了。終端價格也是相當的可觀,320i M大概30萬就能落地拿下了。
問題來了,這么誘人的價格,不買還是人嗎?
這批“尾貨”的確誘人,但在下手之前,請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你是否能夠接受:
第一,你剛買的新車半年之后就要變成老款了;第二,你剛買的新車半年之后就要變成老款了;第三,你剛買的新車半年之后就要變成老款了。
沒錯,重要的問題得三思。
其實對于像3系這樣在生命末期依然保持著同級別上等產品力的車型來說,除了這一點還真的沒什么好顧慮的。
旁人可能會嘮叨貶值率的問題,這個問題你得換個角度看,首先,你買這車的時候就已經享受了幅度比較大的終端優惠了,自然而然,彼時你賣車時計算貶值率就要按你買時的裸車成交價為準,而不是按官方指導價。
當然了,我們當前討論的是3系這款車,若是其他競爭力并沒有這么剛的車型瀕臨換代,并且其換代車型可以預見競爭力會有明顯的提升,其實我們多半是不建議買尾貨的。
情懷作祟,過了這村沒這店?
說完了3系,我們來說說3系的“弟弟”——1系。
目前1系處于一個換代換了一半的狀態,進口的后驅兩廂老1系還在賣,國產的前驅三廂新1系上市也有一段時日了。
目前的消息是,兩廂1系很快也會跟進換代,與三廂版看齊,采用UKL前驅平臺打造。
Nissan:日產奇駿、日產天籟;Opel:歐寶英速亞、歐寶安德拉;Peugeot:標致4008;Renault:雷諾塔利斯曼、雷諾緯度、雷諾科雷傲;Rowe:榮威750、榮威950、榮威W5;Suzuki:鈴木超級維特拉、鈴木凱澤西;Subaru:斯巴魯力獅、斯巴魯傲虎。
顯然,當前大家還能買到的進口1系是后驅1系的Final Edition了。
車轍君曾深入地體驗過國產前驅新1系,對前驅1系的操控性水準是完全不擔心的,依然是一款非常犀利的小寶馬。
然而犀利歸犀利,改了前驅之后還加了電子手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胡亂甩尾了。
不能甩尾的1系還能叫1系?嚇得我趕緊查了查進口1系現在賣多少錢。
其實在前驅1系實現國產之后,進口1系也就漸漸淡出市場了。一來中國消費者會更青睞空間更大的前驅1系;二來,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銷商,國產版本的價格都是更友好,消費者買起來更便宜,經銷商賣起來利潤也更多。
But,這并不能阻止我們對后驅1系的仰慕,所以現在賣一輛少一輛的進口后驅1系,反倒是成為了那一小撮人群里的香餑餑,尤其是動力規格比較高的125i,更是一車難求。
嗯,雖然這一代1系挺丑的吧,但到了這個即將離別的時候,我們心頭還是涌現了一些不舍之情,求你慢點兒走,后驅小馬兒。
買個日系尾盤似乎能獲得更高的情懷值
要是再這么往下繼續聊寶馬的話,恐怕大家會覺得這是一篇寶馬約稿。
才不是!
歐寶有前擋風玻璃一直延伸到車頂的賽飛利和君威原型車英速亞的旅行版;西雅特呈現了西班牙風味的大眾鋼炮;菲亞特博悅手動版本的動力比自動擋版本大得多;鈴木的速翼特和吉姆尼可以說是公路和野路的樂趣王者;雷諾嘛,他們把紐北前驅王帶來了中國。
下面我們就說個日系案例。
你以為我要說三菱Evo了嗎?很顯然這款名正言順的Lancer Evolution Final Edition在上篇內容里已經出現過了。
換一個!本田思域Si可好?
思域Si具體指的是九代思域在生命接近末期的時候才在國內推出的高性能版本,搭載了代號為K24Y6的2.4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的還是6速手動變速箱,要多純粹有多純粹。
要數國內出現過的排量超過2.0L的非豪華品牌A級車,怕是只有思域Si和當年曾經少量進口到中國市場的三菱Lancer EX 2.4L了(Lancer真是陰魂不散啊)。盡管現今的十代思域采用了1.5T發動機之后,其加速能力絲毫不輸九代Si,但……
正所謂:渦輪增壓是給弱者開的。——Jeremy Clarkson
東本生產的思域Si也堪稱優秀的理財產品,一共生產了6800輛,這個數字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也足夠讓思域Si在玩車圈里成為搶手貨。
不然你去看看二手思域Si的價格,老鐵那是相當的穩!
進口轉國產,要買進口還是國產?
用膝蓋想都知道,買進口!
而且隨著產地的變化,零部件的品質以及組裝工藝也會發生變化。
對于一些對生產工藝及零部件都有著較高要求的廠商或品牌來說,無論工廠在哪,出品都不會有太大差異。
像我們剛才說到的3系F30,就曾經出現過進口轉國產的經歷。
但我要舉一個特殊的例子——凱迪拉克ATS。
配合敏捷的轉向系統,ATS有著非常高強的操控功力。
然而這并不是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能夠接受的豪華品牌中型車,畢竟ATS的空間實在是太小了,乘客坐著也會很不舒服。
另外,還聽說因為上汽通用的裝配工藝更好,使得國產的ATS-L在可靠性方面比進口ATS更靠譜……
聽起來,這本土化改良之后的ATS-L似乎更值得入手啊,作為標軸版本的Final Edition進口ATS還能買嗎?
如果是我,還是買進口的。那位開國產ATS-L的同學,你的開著還可好?
據說甲殼蟲也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接下來,我們聊聊大眾吧。
眾所周知,大眾旗下只有兩款車型:高爾夫和甲殼蟲。
唔……其他大眾車系都是高爾夫經過拉長、拉高、拍扁、加寬,各種排列組合而來。
那么甲殼蟲在大眾家族里就相當獨樹一幟了,這款曾為大眾立下汗馬功勞的“國民車”居然也要迎來車系的終結。
畢竟,屬性變了,也許幾十年前他是國民車,但如今,甲殼蟲無論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大概都只是款個性車了。
要我說,現在在賣的這款甲殼蟲還是個中年發福過度的個性車,你看這虎背熊腰。
也許大眾是找不到甲殼蟲未來的設計方向了?又或者,甲殼蟲在市場上的銷量表現并不足以說服大眾的高層去批準繼任車型的研發。那么,這款很可能將是最終版的甲殼蟲,要抓緊機會買了嗎?
首先以我掌握的不太多的 汽車 方面知識糾正一下,君威這款車只是掛了一個別克車標,其實和傳統的美系車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君威的原型應該是歐寶的英速亞這款車,這兩款車除了車標不一樣,其他哪那都一樣,因此君威這款車嚴格意義上說更。
我想這就見仁見智了,畢竟買甲殼蟲的還是沖著個性外觀去的,反正我個人是對目前在售的甲殼蟲毫無興趣,如果真的想要買一輛甲殼蟲來表示對這個車系的敬意,我想我會選擇去二手車市場找一輛上一代甲殼蟲。
還有一種“被終結”的終結
再聊一個特殊的案例。
這是一款既熟悉又陌生的車——歐寶英速亞。
陌生在于,無論是歐寶這個品牌還是英速亞這個名字,在中國都是處在相當邊緣化的地位。但是又很熟悉——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別克君威的旅行版。
這款車在中國市場并沒有存活多久,就隨著歐寶品牌退出中國市場而告辭了。當然,海外還是有售的。
其實車轍君跟這款英速亞頗有淵源,當年車轍君要買車的時候,一度看上了這款德國原裝進口的“君威旅行版”。
也對比試駕過英速亞以及國產的君威GS,車嘛,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底盤表現比起國產的君威GS還要稍微有韌性一些,是我喜歡的類型。
不過配置是相當低,尤其是舒適性配置,什么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都是不存在的,老老實實擰鑰匙吧。中控小屏是個以紅色為背景色的單色屏,low到沒朋友。
最終并沒有選擇購買這款車,原因?
相對配置水平來說,價格有點高。其他更多還是個人的因素,雖然我是個旅行車控,但是家里已經有了一輛旅行車了,所以想要旅行車的欲望不再那么強烈了。
現在回想起來,沒有買英速亞,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首先
好的方面在于,這是一輛旅行車,我喜歡,正所謂千金難買我喜歡,雖然是小眾中的小眾,但個人是不介意開小眾車的,甚至還會有點享受開小眾車的感覺,開出街,一年半載才能遇到一輛半輛同款的感覺就像開邁凱倫一樣,因為你永遠都買不到最新款的邁凱倫(笑)。
不那么好的方面,或者說尷尬的方面,也許會更多。
我會各種折騰換一塊合適靠譜的中控大屏,畢竟這車不小,需要一個倒車影像。也可能會經常往修理店跑,因為偶爾會去英速亞的論壇圍觀一下,為數不多的車友都在交流他們遇到的難題。而更尷尬的事情在于,開著一輛原汁原味的歐寶,現在要去別克的修理店找大夫……
唔,總覺得哪里不對。
這款國內只有幾百輛的稀罕物,能買他的大概都會欣賞他,至于沒買著的,倒也似乎沒有多可惜。
對了,手上有這車的朋友,如果你有興趣把你的用車日常分享給大家,請聯系車轍君哦!
寫在最后
說到底,不后悔的選擇就是好選擇。
無論是“清貨大酬賓”還是“情懷終點站”,買最終版的車聽起來總有一種“撿到寶”的感覺。
可能旁人會不理解,你買了一輛很快就要變成老款的車,你買了一輛不符合大眾化喜好的車,你買了一輛以后可能連基礎維修都沒保障的車。但,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買車嘛,個人物品,何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你說是吧?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