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EQA公司背景,奔馳E算不算大奔
奔馳E算不算大奔,汽車行業電氣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任何車企都無法抗拒,就連一直以來瘋狂抨擊電動車的大魔王“豐田章男”也狠狠妥協,大勢的不可抗由此可見一斑。然而豐田的電車能否暢銷,能否像旗下燃油車一樣常駐銷量榜單前列,將來豐田能否憑借電車守住憑燃油車打下來的江山,依舊是一個未知之數。
豐田的電氣化轉型結果我們暫時不能知曉,但BBA這些豪華車企電氣化轉型的進程,截至目前的而言,可以說是比較狼狽。堂堂豪華品牌、燃油車界的大佬、汽車行業元老級高傲的霸主-BBA生產出來的電車,怎么就沒有暢銷、被追捧,反而讓車企和消費者都腦瓜子嗡嗡呢?
奔馳EQA定位緊湊型純電SUV,基于現款奔馳GLA打造,與奔馳EQB共享MEA EVA2平臺。預計,新車將提供前驅及四驅兩個版本,電池容量在60~100千瓦時,電動機最大功率221千瓦,純電續航里程將超過400公里。據悉,新車將于
我們先來看一張豪華品牌汽車的代表作與其他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參數對照表。
從表格中可以明顯看出,BBA中新能源車型的代表作,銷量能拿得出手的電車相比于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流車型,除價格牢牢占據“優勢”之外,其它參數都比較拉胯,綜合到一起,揭露了BBA新能源車型性價比極低的本質,進而導致BBA門面電車的銷量一山更比一山低。
三者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是寶馬iX3,年銷量2.1萬輛,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銷量排名中名列中茅,這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源自于2021年年初,上市4個月降價7萬的舉措,這也讓寶馬iX3相比于二位競品的競爭力陡然而增,具體也體現在了銷量上面。由此可見價格虛高是BBA新能源車型拉胯的原因之一。至于其他原因,咱們往下分析。
作為奔馳家族最小型的純電SUV,新車外觀設計與最新一代GLA相似,動力系統方面將采用將基于MEA EVA II平臺打造,提供前驅和四驅共三種動力版本。從諜照來看,EQA采用橫幅裝飾的封閉格柵,前大燈采用最新樣式設計,造型狹長圓潤,辨。
非純電平臺
最初預定在組裝Smart Fortwo的法國Hambach工廠進行生產的奔馳EQB,因該工廠目前正在和英國Ineos汽車談判出售的后續計劃,所以奔馳EQB很有可能轉由奔馳位于德國拉施塔特縣的工廠進行生產,而該工廠此前的生產計劃正式奔馳EQA車型,所。
奔馳EQC乃至EQA、EQB都是以燃油車平臺而開發的產品;奧迪e-tron基于MLB evo平臺打造;寶馬稱BMW iX3的生產平臺為“智能車輛平臺”(Smart Vehicle Architectures),一個平臺上會有汽油、柴油、插電和純電多種驅動形式。翻譯一下:非純電平臺。
非純電平臺這個情況,看似靈活實則局限性頗多。靈活只是對于車企而言,可以一平臺造多車型。而對于單一車型比如新能源車型而言,局限性就相當之多了。
在聊具體的局限之處之前,我們簡單地了解一下平臺之于車企、之于車型的意義。
車企開發平臺化技術,可以制定涵蓋技術標準,動力系統、整車制造工藝,乃至生產方式、品質監控標準,等多方面的標準,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傳統燃油車三大件的結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車身布局以及車內空間利用率。而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車輛的本質都不一樣,三大件中的兩大件都換了,電機、電控、電池成為電動車的核心部件,變速器也不再采用傳統變速器,換為結構更加簡單的單擋或兩擋變速器。從這一點來看油車電車共用平臺就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案。
此外電動車需要重點保護車身部件是電池,燃油車需要保護的發動機和油箱,三者位置不同,防護側重點不同,這導致了安全性方面的局限。
在車架部分,燃油車平臺生產新能源車型能帶來更低的空間利用率、更不合理的機械布局,以及更低的整體安全性,三電系統的效能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在這樣的背景下,把新能源車型基于燃油車平臺打造,其局限性可想而知,具體局限會體現在車輛的續航、能耗、實用性、安全性等多方面。
研發純電動平臺,需要動輒數十上百億的成本投入,如果車企對新能源路線的沒有足夠的決心,不打造純電平臺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不舍得開發純電平臺但選擇造新能源車,至少,該讓消費者看到一個可靠可買可接受的車型。可BBA的新能源車售價黢貴。
這不禁讓人想到,BBA一開始并沒有認定新能源這條路,造新能源車型一方面是市場試探,另一方面無非是在碳中和的壓力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由此觀之,買BBA目前非純電平臺的新能源車型就好比小白鼠,是在用血汗錢在為豪華車企的試探性或目的性行為買單。
當然也不一定都是血汗錢,畢竟搞錢這件事對不同的人而言難度也是天差地別的,但畢竟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浪費在這種拋開品牌溢價之外,性價比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車是可惜的。
傳統車企的造車思路與現代消費者的購車意向不合
在燃油汽車領域,沒人不承認BBA強大的品牌效應,可一旦換到新能源汽車領域,它在燃油汽車的品牌效應可就沒有多大作用了。畢竟,消費者在一次次地入坑之后樹立了愈加明確地購車觀,提升了趨利避害的能力,越來越少的消費者會僅僅為情懷去買一個價值不菲但自己并不認同的產品。
多股造車新勢力入局進一步放大傳統車企轉型的劣勢
在科技水平方面,傳統車企自然比不過大多數造車新勢力,畢竟很多造車新勢力本來就是高新技術企業,隨著現代社會科技化程度的提升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汽車的需求也在逐漸由硬件向軟件蔓延,綜合下來,豪華品牌打造的新能源車型車,除了有價格和品牌之外,產品實在是沒什么競爭力。花更少的錢,買品質持平甚至占優勢、科技化程度更高的新勢力車型自然成了明智的選擇。
奔馳EQA基于MEA EVA 2平臺打造,是EQ系列的第二款SUV。新車外觀延續了奔馳EQ家族的設計,動力部分將搭載3種不同動力的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50kW(204Ps)、200kW(272Ps)及250kW(340Ps)。電池方面,奔馳EQA將推出容量。
豪華車企在新能源市場如何破局?
首先豪華車企如果保持高傲,價格不降,除非產品力等各項參數大幅度提升,碾壓市場主流新能源車型。但就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基本處于瓶頸狀態,各項參數暫時不會有很大提升,所以保持高傲且產品實力不變基本就是死路一條。
換個角度看,降價仿佛也不是豪華品牌的作風。寶馬iX3官降7萬后獲得了甜頭,源于其定價相比于另外兩者本就不高。EQC和e-tron的定價一個比一個高,遠高于iX3,這一年來雖銷量不佳,但價格也并不低,優惠后的售價同樣令人望而卻步。
在這豪華車企模擬中國傳統車企,催生新生豪華品牌,也許是一個新的選擇。
總結
汽車行業電氣化為老牌主流車企帶來了必須面對的挑戰,給新生及非主流車企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的格局,目前無法預測。
不管汽車行業將來如何,對消費者而言:“好”就買,“不好”就不買,一直這么簡單。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