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風新能源最高股價,瑞風新能源股票還能漲嗎
《投資時報》研究員 時雨
沒有想像中的“黑色星期五”,5月10日中國A股市場的表現,或許出乎很多人意料。
事實上,剛剛過去的五月的第一個交易周對于40家汽車類上市公司而言并不友好。平均下跌2.45%——行業整體處于下行通道疊加中美關稅爭拗,瑞風新能源股票還能漲嗎,投資者的信心并不容易得到修復。更何況5月9日晚間作為同業龍頭的上汽集團(600104.SH)宣布,其4月份銷量同比下滑19.73%,而權重最為吃重的上汽乘用車部分,銷量同比下挫9.13%。目前,上汽集團股價已接近52周的底部區域。
事實上,剛剛過去的五月的第一個交易周對于40家汽車類上市公司而言并不友好。平均下跌2.45%——行業整體處于下行通道疊加中美關稅爭拗,投資者的信心并不容易得到修復。更何況5月9日晚間作為同業龍頭的上汽集團(600104.SH)宣布,其4月份銷量同比下滑19.73%,而權重最為吃重的上汽乘用車部分,銷量同比下挫9.13%。目前,上汽集團股價已接近52周的底部區域。
數據顯示,江淮汽車在2017年銷售了2.83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同比增長53.86%。而且公司在新能源技術積累、市場推廣、合資合作方面擁有領先地位。還有華霆動力、巨一自動化也和公司是合作伙伴,他們協作在電池系統、電機電控方面投資。
但至少在這個周五,江淮汽車(600428.SH)似乎沒有受到利空影響,股價上漲1.68%且以5.46元/股報收。該值得高興么?不妨回到一個月前的4月10日,該公司股價當日漲幅達10.03%至6.69元/股報收,市值也隨之來到126.64億元。
也就是說,僅30天時間,其股價已然回到原點,市值則降至103.37億元。而這很可能只是某種序曲。5月13日開盤江淮汽車迅速下挫2.7%,至午盤時市值己再次擊破100億元關口。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汽車此前之所以擺脫外部環境及自身業績影響突然受到關注,恰恰源自一則小道消息,即德國大眾集團有意收購江淮汽車的股份進而成為大股東,并且已經聘請高盛作為收購顧問介入。
浙江新能屬于新能源行業龍頭股,行業前景如此好的情況之下,還是有希望迎接好的未來。由于文章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延后,如果說想要更加準確地知道浙江新能未來行情,那就直接點擊這個鏈接,鏈接當中有專業的投顧可以幫你診股,都。
據悉,2018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宣布消息稱,到2022年將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寶馬率先行動斥資290億元增持華晨寶馬股權至75%,而后德系、美系車企紛紛跟進表示相關意向。大眾集團自然不甘人后,先是向上汽集團傳遞某種信息,繼而又對江淮汽車拋出繡球。
公司牢牢把握時代命脈,進一步推進"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戰略。圍繞新形式,公司竭力打造新一代智能電動車。在新能源領域,三電系統的核心能力要加速自主化,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正快速流向世界各個。
不過就在4月11日,一則澄清公告卻給市場澆了盆冷水。公告顯示,截至當前該公司與大眾汽車尚未形成任何正式方案。一日后,該公司再次發布關于澄清公告的補充公告,表示公司與大眾汽車未就媒體報道中提及的股權收購事宜進行正式商務談判,也沒有關于股權收購的方案。
市場隨即做出回應。4月12日,江淮汽車股價下滑2.17%至7.2元/股,并自此逐階而下。
失望的情緒完全可以理解。江淮汽車乘用車銷量近年來一直處于下滑狀態,雖然2017年與大眾合資成立江淮大眾,欲專攻新能源電動車領域,但新公司在這一領域進展緩慢;而一度令市場頗為憧憬的其給蔚來汽車(NIO.O)設立專門的代工廠,從其2018年報中看出,并未給江淮方面帶來過多收益。更麻煩的是,目前市場對蔚來汽車的前景轉向悲觀,至美東時間5月10日,后者4.56美元/ADS的表現較52周高點已大挫67%。
針對市場目前普遍關切的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向江淮汽車以郵件形式發送溝通提綱,但截至發稿日并未收到回復。
尷尬的現狀
公開資料顯示,江淮汽車擁有商用車、乘用車、客車、零部件和汽車服務五大業務板塊。其主導產品包含重、中、輕、微型卡車、多功能商用車、MPV、SUV、轎車、客車等。
濟南瑞風新能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雷鳴,注冊資金:7410萬元,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官莊街道閆家峪鄉東,經營范圍: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技術服務、咨詢服務,以自有資金對外。
該公司也曾有過輝煌的時光。2002年以瑞風系列MPV車型車切入乘用車市場后,該車型幾年時間里一直為MPV行業的銷量冠軍。而在國內SUV熱潮里,江淮汽車也曾于2013年推出小型SUV—瑞風S3。作為國產小型SUV的先驅,瑞風S3同樣受到追捧,并蟬聯2015、2016兩年全國小型SUV銷量冠軍。
然而好景不長,近幾年瑞風系列MPV車型銷量已不復當年之勇。而隨著其他SUV品牌的崛起,瑞風S3售價較高、創新不足的弊端顯露。核心產品瑞風S3的衰落也直接導致江淮乘用車在SUV市場的失敗。
作為一家已有五十余年歷史的老牌汽車企業,江淮汽車目前的處境愈發尷尬。據悉,在2012年到2015年這3年間,江淮汽車的銷量每年都還保持一定增長,但自從2016年乘用車銷量達到37.02萬輛的歷史巔峰后,次年其銷量突然出現大幅度下跌,同比跌幅達41.15%,且在2018年仍未能止跌。當年該公司乘用車銷量僅20萬輛,跌幅為8.18%。進入2019年一季度,江淮汽車的乘用車銷量依然未見起色,期內僅售49077輛,同比下滑17.35%。
根據江淮汽車的產銷報告顯示,2018年,江淮汽車銷售乘用車19.75萬輛,重卡4萬輛,輕卡19萬輛。多種車型中,除了多功能商用車、大型客車和轎車有所增長外,其余產品均為負增長。雖然重卡和輕卡在營收中占比更大,但上述車型的利潤卻是微薄。對于江淮汽車而言,乘用車銷售作為企業收益的主要來源,連年銷量下滑正是其利潤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
浙江新能作為新能源行業的龍頭股,行業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未來可期。由于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如果說想要更加準確地知道浙江新能未來行情,那就直接點擊這個鏈接,就會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都來看看浙江新能估值現在是被。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江淮汽車的業務涉及廣泛,但產品缺乏創新性以及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由于江淮汽車長期將自產車重心放在小型SUV上,但面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其產品品質和技術升級相當緩慢,最終導致銷量下滑嚴重。
牽手“合伙人”
對于江淮而言,給蔚來汽車代工不僅能夠賺取一筆代工費,更重要的是,蔚來在新能源汽車整體設計以及汽車電動化等方面具備的優勢,也能夠推動江淮在該一領域技術進步。
實際上,蔚來汽車曾有計劃于上海松江自建工廠,而赴美上市所籌資金中的相當部分即為此準備。只是形勢比人強,上述計劃的最終流產最終令兩家同樣現金流吃緊的企業暫時只能繼續抱團。
但從目前看,江淮大眾并未帶來預期中的結果。資料顯示,江淮大眾首款新車SOL E20X已在2018年5月下線,原計劃于三季度上市,但直到目前,這款車遲遲未在終端市場亮相。
分析人士指出:“不論是給蔚來汽車代工,還是與大眾汽車合資成立新公司,江淮汽車始終沒有解決自身核心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如果自己的品牌沒有在市場站穩腳跟,以后可能難以擺脫代工廠的命運。”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