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nbn15"></del><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var>
<menuitem id="nbn15"></menuitem>
<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strike id="nbn15"><listing id="nbn15"></listing></strike></var><var id="nbn15"></var>
<ins id="nbn15"><span id="nbn15"></span></ins>
<var id="nbn15"></var>
<menuitem id="nbn15"><span id="nbn15"><menuitem id="nbn15"></menuitem></span></menuitem>
<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span id="nbn15"></span></var><cite id="nbn15"><video id="nbn15"></video></cite>
<cite id="nbn15"></cite>
<menuitem id="nbn15"></menuitem>
<ins id="nbn15"><span id="nbn15"></span></ins>
<ins id="nbn15"><span id="nbn15"></span></ins>
<var id="nbn15"></var>
<i id="nbn15"><noframes id="nbn15">
<cite id="nbn15"><video id="nbn15"></video></cite><var id="nbn15"><video id="nbn15"><thead id="nbn15"></thead></video></var>
<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video id="nbn15"><thead id="nbn15"></thead></video></var>
<var id="nbn15"></var>
  1. 首頁 > 汽車知識網 > 汽車知識 > 汽車資訊

一汽大眾車型圖片,一汽大眾吉普車型圖片

大眾探歌一出來,我們就說它是同級產品力最強的車型,但那只是基于短暫的試駕感受。最近我們借了不少探歌的同級對手來和它對比,開完這些競爭對手之后,我們對探歌的評價是否還會一如當初呢?且容我們慢慢道來。

探歌的外觀我覺得要分兩個維度來解讀,對整個大眾家族來說,探歌這個造型無疑是非常時尚的,雙色車身也是大眾車里比較少見的。整車給人一種跨界兩廂車的感覺,算得上是整個家族里最年輕也是最有個性的一款SUV。

但如果將維度放寬到整個合資小型SUV里,探歌的外觀就只能算中規中矩了,整臺車還是有著大量我們很熟悉的大眾元素,只是換了一種排列組合的方式而已。比起豐田C-HR給人一種顛覆品牌形象的感覺,探歌還是顯得過于大眾和循規蹈矩了。

之所以覺得探歌比較年輕,我覺得C柱的設計是個很重要的點,看上去有點奧迪A1這種兩廂轎車的感覺,而非一輛正統的SUV車型。

一汽大眾吉普車型圖片,大眾現在逐漸開始普及LED大燈了,新寶來都標配了,而探歌除最低配的時尚型,其他版本均標配LED大燈,在夜間的照明效果非常的好,簡直是遠光狗克星。而考慮到這些低端一些的車大燈不帶隨動轉向,所以霧燈充當了一部分彎道輔助照明的功能。

兼具轉向燈功能的環狀LED日行燈是探歌外觀設計的一個很醒目的標識。

可能大眾設計師一直比較壓抑,忽然讓他們往時尚方向走,一下子有些用力過猛,所以出現了和車身同色輪圈這么激進的設計,不過好在只是頂配車型會這樣。我們測試的這輛頂配四驅版,用的輪胎是鄧祿普的SP SPORT MAXX系列,輪胎尺寸為215/50 R18。

這個尾標是我覺得非常高級的一個裝備,也是大眾很炫技的一個裝備。和高爾夫7一樣帶有兩個隱藏技能,既可以做尾門的開關、把手,又是泊車攝像頭的藏身所在。

很多人可能會吐槽這個假排氣口,但從MQB平臺的邁騰開始,大眾現在的新車都用了這種設計,真正的排氣管隱藏在了保險杠下方。目前我覺得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因為排氣口長期使用會被熏黑,這樣的設計就又好看又可以保持常亮。

因為探歌是個全球車型,歐洲標軸版的T-ROC,軸距只有2603mm,比高爾夫還短34mm。所以很不符合國情,因此一汽大眾將國產版的軸距拉大了77mm后,軸距已經和上代的國產途觀相差無幾了,也難怪官方有底氣將其定義為緊湊型SUV。

不過畢竟車身三圍只有:4348×1819×1582mm,所以我們還是按照以往的習慣,將其劃分到和繽智、C-HR同級的小型SUV里。

探歌的動力系統雖然都是老面孔,但組合方式比較多,共有1.2T、1.4T低功、1.4T高功三款不同的動力,其中1.2T配的是手動擋,受眾面不是很大;1.4T低功搭載7速干式雙離合,這套動力系統日常使用足夠,但可能提供不了激情;1.4T高功有兩套變速箱匹配,其中前驅版和低功一樣使用的是7速干式雙離合,四驅版配的則是7速濕式雙離合。

這次我們測試的,是頂配的1.4T高功四驅版車型。

我們測試的頂配探歌四驅版,搭載的1.4T高功發動機大家都很熟悉了,110kW的最大功率,250Nm的最大扭矩,數據和加速時的推背感都是同級最強的。動力強到什么程度呢?我覺得在一般市區駕駛,動力都有點“過剩”的嫌疑,而很多渦輪車容易露餡的低扭不足,這臺發動機因為1750rpm(低功率1500rpm)就可以輸出最大扭矩平臺,日常開只要稍微踩深一點點油門,不算出彩的低扭瞬間就渡過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綿延不絕的動力和超強的推背感,甚至還能給到你一些性能小鋼炮的遐想。更難得的是即便全力加速,整個發動機的安靜程度、變速箱平順都做得很好,整體的動力體驗很是高級,會讓你有種開大排量自然吸氣車的錯覺。

最近一汽大眾生產線當中出現了一款全新的陌生車型,這款新車就是此前已經申報過的大眾TAYRON X,從大眾汽車的命名習慣來看,該車型應該叫探岳X,不過此次出鏡的車型還帶有字母R系列標志,很可能屬于高性能版本。從外觀設計方面。

但很多大眾車都有個問題,就是存在比較明顯的渦輪遲滯現象。日常開,油門給淺了車不愿意走,油門大一些車馬上就猛往前竄,用稀飯的話說就是很不跟腳,這個問題在探歌上表現得也比較明顯。而且可能因為四驅版用的是濕式雙離合,和同樣動力的非四驅版車型比,四驅版的動力來的要延遲一些,這種情況在上山時會體現的更為明顯,油門下去經常差不多要等個2-3秒,動力才能完全爆發出來,更加深了這種感覺,只有切換到S擋后才能有所緩解。

0-100km/h加速測試:

0-100km/h加速測試依舊采用新車評的慣例,調到運動模式,關閉啟停及空調,直接地板油。這臺1.4T高功發動機,還是熟悉的大眾味道,加速初段有一段推背感不是很強的間隙,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變速箱的保護及四驅系統的限制,所以起步不會有輪胎打滑的情況。不過可以看到1秒之后G值還是達到0.5G,加速還是很猛的。但畢竟基礎排量只有1.4L,中后段的加速還是相對要弱些,加上四驅系統的動力耗損,后段加速逐漸趨于平緩穩健。

有點值得表揚的是,盡管是這種激烈的加速、剎車,還是很難察覺到明顯的升降檔動作,非常平順,可見這套濕式雙離合的邏輯是有優化過的。最終我們做出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為10.1秒,對大眾的1.4T發動機來說不算特別快,但對于一輛小型SUV來說,表現是很不錯的。

100km/h-0制動測試:

探歌的剎車踏板依舊是前段虛,后段重的調校,比較適合市區跟車行駛。全力制動下,探戈的車身姿態保持得不錯。從車外觀看,車身點頭比較嚴重,但以駕駛員的主觀感受來看,整體制動都是比較平穩、輕松,能給予到消費者不錯的信心。

在我們的反復測試下,探歌的剎車熱衰減抑制的很好,成績范圍很穩定的保持在38.5米左右,測出的最佳百公里制動成績為38.3米,這個成績在同級中是比較優秀的。

雖然經過一汽大眾的針對性調校,探歌的懸掛還是有歐洲車的感覺,并沒有一味的求軟。在快速過彎時,富有支撐性的懸掛和較低的坐姿,真會讓人有一種開高爾夫的錯覺(唯有方向盤中間的虛位感覺更大,還是透露出了一點SUV取向)。

這種純粹靠底盤帶來的運動感和繽智比也不逞多讓,但要知道繽智那可是犧牲了濾震換來的,而探歌的濾震則非常高級,處理路面的坑洞,懸掛有柔韌感,過減速帶時前后懸掛的動作干凈利落,傳到車廂的震動都被處理得十分綿柔,再加上不錯的隔音,在行駛質感方面的營造我覺得是可以完勝幾乎所有的日系對手。雖然軸距加長了,但探歌在日常駕駛遇到的絕大多數路況中,底盤都沒有“露餡”的感覺,在底盤加長上一汽大眾展現出了頗高的調校水平。

而且,別看探歌是一輛SUV,你用它去劈山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懸掛雖然不算是很硬朗,但側傾的幅度也在正常的水平,四個車輪的循跡性也比較安穩,而且駕駛者與底盤之間的溝通也比較清晰,是大眾車里不多可以帶給你駕駛樂趣的一副底盤。

當然,如果你只是買回來日常買菜用的,探歌也完全可以勝任,它的轉向就是我常說的比較好的轉向,輕柔且有一定的精準度,只比高爾夫在中間位置有一點虛量;車身尺寸也不是很大,在城市中穿梭很方便;而經過幾代進化的雙離合在低速時也不太能感覺到頓挫(只有1檔升2擋的時候有輕微的頓挫)。這是一輛日常開幾乎挑不出毛病,完全可以將它當作可以騎上馬路牙子的兩廂車來看待的SUV。

探歌和其他大眾車一樣有幾種駕駛模式可調,但因為沒用上電磁懸掛,所以底盤幾乎沒變化,變得就是油門響應和轉向。運動模式下,油門會變敏感很多,轉速在2000轉左右待命,方向會稍微變重一些點,但阻尼回饋沒有標準模式自然;經濟模式下,我倒是發現探歌沒有以前的大眾那么愛升檔了,可能考慮到這是一輛SUV,所以進行的取舍。不過考慮到轉向還是在標準模式下最自然,我還是建議大家正常用標準模式,需要動力的時候掛上S擋就行,至于經濟模式就權當擺設好了。

探歌上的油耗表現看起來比日系對手是要稍微高一點的,但考慮到四驅系統的拖累,我覺得如果都拿兩驅版來比的話,探歌的油耗應該和日系對手差不多(前提是探歌的兩驅版沒有特別調校)。即便是用四驅版,探歌的市區油耗也僅比1.8L的繽智高了0.7L/100km(時速均為24km/h),我認為這個成績是表現不錯的。當然啦,說油耗還是要說個例外,繽智1.5L那變態的油耗是探歌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探歌在開高速的時候是有滑行模式來幫助節油的,但不知道為何,觸發的幾率沒有我之前試的高爾夫那么高,而且節能模式下超車時明顯感覺動力來的沒那么爽快;市區情況下,雙離合和以往一個比較大的區別是,沒有那么愛升檔了,不需要頻繁換擋的變速箱也顯得很是從容。而在油耗上,啟停給了探歌很大的幫助,啟停憋氣的時間比較久,而且和奧迪A4L一樣,觸發啟停的條件很寬泛,啟動的瞬間也沒有特別強的抖動感,是一個可以日常開啟的啟停系統。

探歌的靜音水平繼承了MQB平臺的優良基因,整體隔音非常出色,基本是一個緊湊型SUV的水準。其中表現尤為好的是底盤隔音,較寬的輪胎也沒帶來太多的噪音,而一般兩廂車或SUV比較容易露餡的尾廂傳來的噪音也不是很大,相比之下只有環境隔音顯得稍微大了一點點。盡管如此,和繽智、逍客等這些日系對手比,探歌在隔音方面還是占有絕對優勢的。

這個級別的SUV裝備四驅系統更多是為了提升主動安全,所以像標致很多SUV已經不提供四驅系統了。探歌我之前在場地試駕時體驗過它的通過能力,這套采用博格華納第五代中央差速器的四驅系統,在極限工況下可以將100%的動力傳到后輪,再加上多種地形模式選擇,當時活動現場搭的側坡、大角度斜坡以及簡單的滑輪組,對它來說都是沒什么難度的。所以這輛車在非極限的越野狀態下,通過性其實還不錯,這么說吧只要你不作死的帶它去一些極端的環境,基本上它是不太可能將你丟在外面的。

內飾觀感是非常不錯的,包括整體的色彩搭配以及做工水平,尤其是各個零部件間的接縫均勻度,都體現出了比同級車更貴的價值所在。但受限于定位,車廂內的用料還是不如B級車或者緊湊型SUV,整個中控、門壁板都是硬塑料,這點和我們最近剛試的新朗逸、新寶來是一樣的。

整個內飾最有科技感的當屬這個全液晶儀表盤,共有三種不同的模式可以切換,尤其是全屏地圖模式,看上去還是挺震撼的,這個尺寸的全液晶儀表盤在同級里是獨一家的。

一汽大眾全部車型有探歌、探岳、捷達、寶來、高爾夫等等。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一汽大眾)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及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

中控屏用的是大眾最新的MIB系統,雖然中控系統大眾進步的慢了點,但終于沒有前幾代那么難用了,無論是流暢度、邏輯、清晰度比上幾代好用了太多、太多了。而且還支持Carplay手機投射,日常使用起來很是方便。這個屏幕還支持光線感應,手指接近的時候,下方平時隱藏的“選擇、媒體、設置”這些小圖標會自動變大,方便操作。

對配置方面我們還是有點意見的,即便是我們這輛裝有方向盤加熱和自動泊車的頂配車型,使用率更高的座椅通風和全景影像卻是沒有的,一汽大眾可能在配置方面還要再多做一些調研。

坐上探歌的主駕,第一個值得表揚的點就是座椅的調節范圍特別大,以170cm身高的我為例,升到最高的地方頭發幾乎能碰到頂棚;降到最低處視線和高爾夫沒什么差異。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無論你喜歡居高臨下還是貼近地面,都能找到滿意的高度,不需要人去遷就車。

探歌的后排縱空間是小型SUV里的第一梯隊,整體縱向長度和逍客相當,比同級的空間標桿繽智還要更寬敞。而且即使前排座椅降到最低,后排乘客一樣可以輕松將腳完全伸進前排底下,坐得很舒展。探歌也沒有偷奸耍滑的用縮短坐墊長度的方式來營造寬敞的錯覺。后排坐墊長度屬于主流水平,重點是上翹的角度很到位,對大腿的支撐很好。唯一要挑的話就是后排靠背,如果能再偏躺一點就更好了。

后排的裝備也很齊全,有后排出風口和兩個USB接口。另外,后排中間的位置靠背可以放倒,形成一個直通尾廂的空間,因為尾廂不大,行車的時候拿取尾廂里的行李會很方便。

盡管探歌的后排空間很大,但因為要布置四驅系統,所以中間地臺凸起還是大眾祖傳的那么高,再加上中間座椅的靠背偏硬,探歌是不太適合五人長途旅行的。

探歌的儲物空間和繽智比起來不算豐富,也不夠創新,屬于比較主流的水準。除了門壁板的儲物空間很大之外,其他儲物空間都很常規,比較好用就是中控面板下的一個比較大的儲物格,隨身攜帶的手機、錢包都可以容納在這里。只是海外版上配的無線充電在國產版上被取消了,前排就只剩一個USB接口,需要通過點煙器接口轉接。

受限于很短的后懸,加上傾斜的尾門玻璃,底下備胎又把地板頂得很高,探歌的尾廂空間確實不大。不說跟普通的A級三廂家轎(寶來、朗逸)比,就算和同級的繽智、勁客比,探歌的尾廂垂直高度也捉襟見肘。遮物板下方能側著放進3-4個20英寸的登機箱,四個人在省內來個自駕游沒什么問題,但逢年過節大采購,實用性就不夠了。

說一個討喜的小細節,一般SUV地板掀起來后,要么一只手扶著,要么用一個小掛鉤掛在尾門邊上。探歌用了更優雅的設計,在遮陽簾軌道的兩側設計了一個塑料彈簧裝置,可以蹭住蓋板,拿備胎、修理工具的時候更方便。

而國內買到的探歌,除最低配的兩個版本欠缺部分安全氣囊外,一系列電子系統都是全系標配的,所以購買的時候,基本上不用太擔心安全配置有過大的差別導致安全性方面的不同。中高配車型還有主動剎車及選裝并線輔助,安全配置在同級里面也屬于比較周全的(但和C-HR比氣囊還是比較少的)。

時尚型官方指導價:13.98萬元(1.2T手動)/15.38萬元(1.4T低功自動)

先說最低配的時尚型,雖然價格不算貴,但還是能明顯看出和高配車型的差距,首先外觀方面少了LED大燈、很多鍍鉻飾條以及漂亮的環狀LED日行燈,看上去精致感少了很多。不過,基礎裝備還算齊全,有車頂行李架、前霧燈、靜態轉向照明、LED高位剎車燈、鯊魚鰭天線、隔熱玻璃、外后視鏡電動調節、外后視鏡LED轉向燈、外后視鏡加熱、四門一鍵式車窗。

內飾方面也比較素,只有沒有多功能方向盤、中控顯示屏、座椅是織物的,檔次感和高配車型有很大差距。但此外實用配置還算齊全,包括四向調節方向盤、駕駛座8向手動調節、副駕駛座6向手動調節、前排可拉伸/高度可調中央扶手、手動空調、后排空調出風口、后排雙USB充電口。

安全配置方面,有了ESP車身穩定系統、MKB多次碰撞預防系統、ASR驅動防滑系統、后泊車雷達、RKA智能胎壓監測系統、Auto Hold自動駐車、EPB電子手剎,但前排雙安全氣囊我們不太滿意。

所以,時尚型這款車型價格是便宜,但裝備僅能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用起來還是會有諸多不便捷的地方,而且對比高一個版本的進取型只貴了6000元,這個版本的性價比就顯得很低了。

進取型

官方指導價:15.98萬元(1.4T低功)/16.58萬元(1.4T高功)

高一個版本的進取型,比同機械結構的時尚型只貴了6000元,但換來的東西有:LED大燈、環形LED日行燈、17英寸輪圈;真皮多功能方向盤、織物座椅帶Alcantara側翼、后排中央扶手、定速巡航、6揚聲器喇叭;前側氣囊、安全氣簾、后排安全帶未系提醒。這個版本在檔次感、安全性、好用程度上和時尚型比得到了全方位提升,除了依然沒有中控顯示屏外(可以自己加裝),這個版本足以滿足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了,所以這個版本的性價比很高。至于買1.4T的高低功,就看你對動力的需求了。

舒適型

官方指導價:17.58萬元(1.4T高功)/19.48萬元(1.4T高功四驅)

高配的舒適版比同機械結構的進取型貴了1萬元,售價來到了17.58萬元(兩驅)/19.48萬元(四驅)。相比進取型多了:全景天窗、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真皮座椅、副駕駛座8向手動調節、氛圍燈、6.5英寸觸摸彩屏、Car Play;倒車影像、預碰撞安全系統(帶緊急制動)。這個版本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好用的,相比頂配車型也沒有那么多華而不實的功能,所以這個版本適合大多數消費者,而且這個版本還有兩驅和四驅可選。

豪華型

官方指導價:19.08萬元(1.4T高功)/20.98萬元(1.4T高功四驅)

頂配的豪華型在舒適版的基礎上貴了1.9萬元,多了:自動大燈、伴我回家、外后視鏡照地燈、18英寸輪圈、電動尾門、電動折疊外后視鏡、感應式雨刷;全液晶儀表、Alcantara座椅、前排座椅10向電動調節、全自動雙區空調、8英寸觸摸彩屏、單碟CD;前泊車雷達、泊車緊急制動功能、自動防眩目內后視鏡、疲勞監測系統。這個版本相對于1.9萬元的差價來說,當然是劃算的,這個版本的品質感也是最強的,推薦給預算比較充裕的消費者。

推薦車型:1.4T高功舒適型

官方指導價:17.58萬元

推薦理由:其實推薦探歌讓人很是糾結,一方面它的售價比同級對手要貴1萬多;但另一方面探歌的配置卻越需要到高配版本才越好用。考慮到買探歌的消費群體多是對產品品質有一定追求,并且對價格相對沒那么敏感的一群人。所以,我就推薦大家購買高配的舒適型,配置很好用,價格17.58萬元也不算貴得離譜。

購車費用:

購車價格方面,以我們測試的大眾探歌280TSI DSG四驅豪華版為例,裸車價為209800元,需要繳納的購置稅、上牌費、車船使用稅還有交強險等必要費用為19682元,其中除了購置稅一次性交完外,每年需要繳納的車船使用費和交強險為1250元。

一汽大眾車型圖片

而商業保險方面,我們按慣例,以50萬的第三者責任險作為標準,其他按保險公司的建議來購買車險(此處僅為示例,大家購車時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行購買),第一年需要花費的保險費用為7340元。根據上述的綜合價格,購買大眾探歌280TSI DSG四驅豪華版總共需要花費236822元。

保養費用:

豐田C-HR

一汽-大眾新能源現在有四款車型,分別是:譚躍插電混動、高爾夫純電、寶來純電和邁騰插電混動。進口大眾現在有15款車型,分別是:途觀、途銳、高爾夫、甲殼蟲、衛蘭、夏朗、瑪特威、凱路威、順酷(停產)、輝騰(停產)、UPi(。

官方指導價:14.48-17.98萬元

易車訊?2021上海車展開幕前夕,我們拍攝到了一汽-大眾ID.4 CROZZ的實車圖片。作為一汽-大眾首款國產純電動緊湊型SUV,ID.4 CROZZ共提供五款配置車型,分別是標準續航PURE版、長續航PURE+版、長續航PRO版、曜夜首發版。

作為豐田TNGA架構旗下的首款小型SUV,C-HR相對于以往的豐田車,整體風格有很大的改變,外觀年輕激進,NVH及底盤質感都優于同級的日系對手,2.0L+CVT的動力總成底氣也足夠;但是受限于造型,后排乘客視野較差,尾廂空間也小。不過看起來運動,開起來舒適,就是它的特征。

本田繽智

官方指導價:12.88-18.98萬元

作為常年穩坐小型SUV榜單的“老玩家”,主打運動性的繽智一直以來都以極好的動力表現,優秀的燃油經濟性,不錯的儲物空間而著稱;當然1.5L直噴發動機的維護成本較高,NVH差,底盤質感一般這些都是你需要考慮的缺點。運動感是三臺里面最好的,畢竟買發動機送車這個梗,還是可以再堅挺到今年冬天過去之前。

日產逍客

官方指導價:13.98-18.98萬元

相對于前兩款,逍客的屬性就相對居家一點,無論是1.2T還是2.0L,動力都以平順為主,底盤質感不錯,裝備水平也豐富(低價高配);但是依舊是NVH一般,后排空間不夠寬敞,是三臺里面相對折中的選擇。

優點:

形象時尚、年輕

內飾有檔次感、做工好

中控系統很好用

后排乘坐空間優秀

動力很出色

隔音同級最好

底盤很有高級感

開起來有轎車版的操控感受

缺點:

儲物空間不夠多

動力不跟腳

尾廂空間小

后排不適合三人長途旅行

價格較貴

試車總印象

我們一直說MQB平臺除了降低成本之外,對高端車的貢獻實在有限;但對低端車卻對整車品質有很大提升,畢竟基準線在那兒擺著,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基于MQB平臺打造的探歌,就享受到了這個巨大的紅利,面對一眾日系對手,在行駛質感方面幾乎無可挑剔。

1.大眾CC 大眾CC是一汽-大眾旗下一款運動型的轎車。CC是德國大眾設計師團隊歷時四年潛心研制的結晶,外觀延續了優雅身形,并保持了成熟商務的質感。2.大眾輝騰 大眾輝騰(Volkswagen Phaeton)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生產的頂級豪華。

所以,我們之前說探歌是同級最強的結論,開過那么多的競爭對手之后,我覺得依然是成立的。而且探歌幾乎找不到什么明顯的短板,不買它可能是因為不喜歡,但絕不會因為它哪點做得不夠好而不考慮它。

形象

探歌的形象無疑是年輕的、時尚的,也可以和繽智、C-HR一起被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列為備選車型。但大眾還是有比較強的品牌包袱,做不到像C-HR那么突破,或許探歌還可以變得更時尚一些。

機械

機械品質是探歌面對競爭對手最大的一個優勢,可以說在機械方面探歌是沒有任何一塊短板被對手壓制的,而且它的動力、隔音、底盤都是同級最好的。可能最容易讓消費者搖擺的就是雙離合了,我們還是那句話,擔憂就直接PASS;覺得可以接受就不要特別在意,自尋煩惱。

功能

性價比

不少人說探歌貴,研究了一下,探歌確實比同級對手貴了1萬6千元左右。不過考慮到它的產品力和整體裝備水平,我覺得探歌的定價并不是虛高,這個價位是給到了你超強的產品力的。

除了T-ROC探歌,我們還能選誰?

豐田C-HR

一汽大眾車型圖片

糾結原因:外觀過度激進,用料一般,車廂質感不夠高級,后排乘客視野差,尾廂小。

本田繽智

糾結原因:1.5L直噴發動機維護成本高,NVH不佳,做工一般。

日產逍客

糾結原因:綜合相對平庸,動力表現一般,后排不夠寬敞,尾廂空間不大。

SUV推薦等級

2018年9月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

工作日:9:30-18:30,節假日休息

都市激情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