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歐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
5月10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了《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方案》,設定目標到2023年建成換電站200座以上,推廣換電模式新能源汽車1萬輛以上。
在重慶之前也有不少省市發布了相關政策,就在今年2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本市進一步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形成適度超前的城市充電網絡,到2025年,滿足125萬輛以上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全市車樁比不高于2∶1。
實際上,早在新能源 汽車 發展初期,換電模式就已經被提出,但最終充電模式成為主流。直到新能源 汽車 補貼政策推出后,車電分離諸多優勢顯現出來,逐漸成為國內外主流純電動車能源解決方案。中國 汽車 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
隨后3月31日,江蘇引發《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成為全國首個省級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運營管理辦法。而就在該辦法發布后不久,4月23日,江蘇又率先通過了《江蘇省純電動重型卡車換電電池包系統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評審,或將成為全國第一個純電動重卡換電電池包標準。
目前我國電動汽車換電行業發展充分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沿海發達城市,相應的這些地區支持政策也更為細化和規范。
各地政府逐漸開始助力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指導和企業的實踐。
“換電模式”,上游和下游并行
早在202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換電模式就迎來了政策紅利期。奧動新能源、北汽藍谷、蔚來汽車等主要車企,都加快了換電站的擴張速度。
而充電到換電模式的轉變,來源于2020年在由汽標委電動車輛分標委深圳組織召開的標準審查會上,北汽新能源、蔚來、中汽中心等單位聯手牽頭起草了GB/T《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從而為換電電動車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指導。
到了2021年,換電模式逐漸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國兩會提出要加大換電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換電站以新基建的概念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也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以促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創新應用。
直到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便聯合印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要統一換電標準,提升相關產品的安全可靠性;還明確了重卡、出租、物流等專用換電站的建設和車電分離模式的發展。
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根本支持不了太多年的時間,而我認為換電模式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由于新能源汽車在使用幾年后,會出現明顯的電池功能退化的問題,所以很多新能源汽車公司為了促進產品銷量,就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的換。
早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研發換電模式車型。
從這個角度來看,政策的支持也為企業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作為《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牽頭起草單位,早在2020年北汽新能源與蔚來汽車就在換電領域動作不斷。
當時,北汽新能源在換電模式領域探索與布局已達10年之久,是最早將換電進行大規模商用的企業。已在全國19個城市建成并啟用187座換電站,投入運營換電車輛達1.8萬臺,累計完成換電480萬次。
然后,蔚來也已建131座換電站,單車最高換電次數達到了301次。對于蔚來ES6、ES8首任車主還可享終身免費換電權益,服務不限距離、不限次數、不限換電站。
而2022年寧德時代的入局,真正開啟了“換電模式”的新紀元。
1月18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正式發布換電服務品牌EVOGO,并推出了面向消費者的整體換電服務。按照規劃,其首批將為十個城市啟動EVOGO換電服務。因此,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達32.6%的寧德時代加入這場戰爭之時,也標志著“換電模式”逐漸在全國市場邁向新的臺階。
在此,換電模式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未來前景也被業內看好。
從長期來看,換電模式還能為消費者帶來兩大利益:1.換電模式能夠充分利用峰谷電價降低充電成本。2.換電模式,可以隨時升級新電池,能夠讓電池,隨著技術進步而更新換代。當下新能源 汽車 越來越多,而新能源 汽車 又通常都會。
“換電模式”,釋放新的未來與困境?
東吳證券認為,2022是換電站放量元年,換電設備商最為受益,換電站核心設備為充放電設備、檢測設備和自動化設備。預計2025年當年新增換電站超16000座,新增設備投資額超600億元。中航證券的看法則更加樂觀,預測2025年國內換電站將超過2萬座。
當然在換電模式快速發展的同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較多不足。
最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公共充電設施發展不均衡、城市公共充電場站冷熱不均的難題。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公共充電樁達到81萬個。其中,廣東、上海等排名前十地區的公共充電樁規模占比超過70%,遠遠高于縣城、鄉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而中國高速公路充電樁1.38萬個,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其他相對落后地區尚未實現全覆蓋。
因此,如此多的困難亟待政府和企業去解決,但“長城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正如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所說“隨著更多資本的投入,充電樁行業未來前景將會非常好。”
在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包括中國石化在內的中央企業和廣大民營企業共同積極參與硬件標準設定、運營模式、基礎設施建設的探索。以中國石化為例,依托旗下的3萬多個加油站,未來將積極加大推廣加油站的充電。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