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
11月16日,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
至此,比亞迪成為第一個進入新能源汽車“300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也是最快達成300萬產銷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自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到2008年F3DM上市,到2021年第100萬輛電動車漢EV正式下線,十三年比亞迪完成了從0到100萬的突破;一年之后,比亞迪達成了第二個“1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到了第三個“100萬輛”,比亞迪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締造了新能源汽車市場舉世矚目的“比亞迪速度”。
20年、13年、1年、半年,比亞迪的進化好似竹筍的成長:地下三年、一朝破土、一日三尺,從量變到質變再到裂變。
“蓄力”二十余年
2008年,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這一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
在政策、輿論等各方的引導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始啟動,但當時不少車企的產品和技術還停留在概念階段,內燃機依然是主攻方向。
從2017年~2021年期間比亞迪插電混動式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一直穩居第一,即銷量中國第一5年了。純電動領域,在2018年以來也一直在前三名以內!
比亞迪卻直接在這一年發布了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車——比亞迪F3DM。它是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憑借著雙模結構的技術特點,F3DM不僅帶來了更強的爆發力,還實現了彼時世界上插混車型最長的續航里程——100km,打響了比亞迪扎根新能源的第一槍。
對于比亞迪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款新車,更是期堅定不移地選擇新能源賽道的宣言。
在這之后的十余年里,無論外界政策、市場如何變化,比亞迪始終堅持自己的初心,保持著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市場。
據統計,2016-2018年,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研發支出合計金額從45億元增長至86億元,并持續到2020年,連續3年維持在每年86億元的高位,這幾乎是當年“蔚小理”三家新勢力研發投入之和。
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瘋狂投入,也讓比亞迪在IFI Claims專利排名中名列第66位,專利數量12246,位列中國車企第1名。
技術紅利
20年磨一劍的比亞迪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技術紅利期。
2020年,比亞迪刀片電池正式發布;21年初,DM-i超級混動面世。它們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比亞迪的命運,更影響了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行業格局。
刀片電池可謂是徹底改變了消費者對純電動車電池不安全的刻板印象,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選擇純電動汽車。
它不僅通過結構創新,使之能量密度達到了同體積的三元鋰電池的水平,還通過了安全測試中最嚴苛的性能檢測——針刺試驗,將用電安全風險將至最低。刀片電池所帶來了全新體驗,不但讓比亞迪漢一躍成為首個銷量破3萬的國產高端轎車,也讓磷酸鐵鋰的裝機量,實現對三元鋰的超越,比亞迪電池技術可謂是改變了行業發展。
而DM-i超級混動則是徹底改變了消費者的用車習慣,真正做到了顛覆燃油車。
除了這兩大核心殺手锏之外,e平臺3.0也是比亞迪的標志性技術創新,其他諸如IGBT 4.0和ECU芯片,都讓比亞迪不被技術卡脖子。
從三電系統、到核心零部件的全系自研外,比亞迪最大的優勢是持續性解決復雜性工程學難題的能力:刀片電池最具優勢的地方,是磷酸鐵鋰電池沒有貴重金屬材料,所以比三元鋰更有推廣價值;DM-i超級混動也讓比亞迪插電混動車能與合資燃油車,展開替代性的競爭,e平臺3.0能夠率先用到比亞迪最便宜的車型海豚上,也說明這套智能架構平臺強大的適配性。
在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的加持下,在全域自研合理的垂直整合優勢,比亞迪改變了市場環境,也改變了用戶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青睞、認可和信任比亞迪產品,比亞迪終于迎來了大爆發。
2021年,比亞迪交付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12月新能源滲透率高達94.7%;全年交付新車超73萬,其中新能源汽車貢獻了近60萬輛,幾乎是蔚小理+大眾ID.+廣汽埃安+嵐圖之和,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做到了以一敵十。
去年比亞迪終端銷售均價更是一路飆升,達到15.18萬,一舉超越大眾的14.78萬元,量價齊飛。
2021年,比亞迪汽車銷量為73萬輛,同比增長75.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59.4萬輛,同比增長231.6%。2021年,比亞迪營收2161.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38.02%;歸母凈利潤30.45億元,同比降28.08%;歸母扣非凈利潤為12.55。
厚積厚發
到了2022年,比亞迪仍在提速:在年初達成第二個“100萬輛”目標后,半年內又完成了第三個“100萬輛”新能源產銷目標。按照目前的趨勢,比亞迪今年突破180萬是大概率事件,破土后的比亞迪在今年真正做到了“一日三尺”。
除了技術紅利的釋放,也是比亞迪在產品規劃、市場營銷和口碑方面的全面爆發。
首先是產品規劃。
幾乎在每一個細分領域,比亞迪都有一款“旗手級”產品,秦、唐、宋、漢不用說了,都是細分市場的標桿車型,包括海豚、元PLUS、唐,包括海豹都可以獨當一面了。
今年以來,在乘聯會公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里,幾乎每月的榜單前十中,都有5-6款比亞迪車型,甚至于在新能源SUV中,比亞迪壟斷了冠、亞、季軍。
其次,是精準營銷。
以比亞迪漢為例,和過去理科“直男式”的營銷不同,比亞迪開始推動漢唐精英薈、木蘭薈這兩個用戶平臺,從而塑造了一個“漢EV精英車主”的用戶畫像。這其中,就包括了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新東方俞敏洪、萬科郁亮、何猷君等各界名人,進而拔高比亞迪的產品和品牌調性。
比亞迪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161.42億元,同比增長38.02%,多款車型熱銷 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領跑!國產之光!買電動小車,比亞迪可以!
王霜成為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海豹車主
銷量的不斷攀升,用戶口碑進一步發酵,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最終實現了比亞迪用戶口碑的全面爆發:買新能源就選比亞迪幾乎成了消費者的共識。
總結
回顧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十多年的發展,歸根結底就六個字:產品、技術、口碑。
在漫長的蓄力期,比亞迪任它外界紛擾與質疑,堅定不移扎根新能源領域,專注技術研發、培育粉絲用戶,完成體系和品牌的自我沉淀,憑借著多年的積累,厚積薄發,最終有了這一刻的劇變。
而對于比亞迪而言,300萬臺新能源銷量,是一個歷史節點,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接下來,無論是仰望品牌的出現,還是穩步推進的國際化戰略,邁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都將成為比亞迪未來新的銷量增長極,而伴隨著DM-i超級混動和刀片電池產能的提升,我們都有理由相信,比亞迪會真正成為我們的國貨之光,在全球市場上與BBA、特斯拉們展開正面競爭。
而對于中國汽車行業而言,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300萬輛銷量,也意味著中國品牌依靠技術創新,打破了合資品牌的技術封鎖、壟斷;樹立了中國品牌自己的技術優勢、領先優勢,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最佳注腳,更是加速實現全球綠色出行的最好見證。
在比亞迪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汽車品牌無限強大、更加廣闊的未來,看到了中國品牌在全球汽車市場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引領全球汽車市場格局的重塑。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