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g350,g350d為啥沒人買
這個世界上,很多商品其實是無關實用性的,單從產品本身來看無法衡量它們的價值。或許是由于消費者之間存在的階級差距,因此對于不同的消費群體,這些商品也會有它們對應的價值所在。在汽車界,這種現象同樣存在,除了豪車保姆車豐田埃爾法,火到出圈的奔馳G同樣算一個。
“方盒子奔馳”是大多數普通人對奔馳G級的印象,而且據我了解,在很多人眼中,“奔馳”和“大G”是兩個完全不同等級的車,在他們心里,前者只是掛著三叉星LOGO的其它奔馳車型,而后者則是可以與超跑比肩的身份象征。
就在最近,我也有幸體驗到了象征身份與地位的奔馳G級,雖然“僅僅”是落地價200萬的G350,但這絲毫不影響屬于G的那份孤傲。當你數落它的各種動力參數時,那你就錯了,g350d為啥沒人買,因為不可一世的奔馳G,從來都不是這么用的。
作為汽車設計史上最具傳承性的車型之一,奔馳G級自誕生以來一直保持著四四方方的造型,你可以噴它的設計師不作為,但畢竟這是大家都認可的經典,怎么可以隨隨便便做改動呢?然而這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老款車型不顯老、新款車型也不顯得有多新。
奔馳G350儀表盤采用雙炮筒式設計中間行車電腦采用液晶顯示直觀而且用戶體驗更好。四幅式方向盤是奔馳家族風格真皮包裹的方向盤手感非常好握感舒適。整體內飾設計較為簡單。3、動力方面:18款奔馳G350搭載了一臺V6渦輪增壓柴油發。
如果你擔心這臺G350的外觀會露怯,那完全是多慮了,除了側翼子板上的“V8”標識和車尾徽標不同,其它地方統統向大哥G500看齊,雖然車頭少了幾何多光束大燈,但內部細節誰又會去深究呢。
放置在車身側面的排氣管依然是奔馳G的特色,與AMG G63左側外露的樣式不同,G350和G500的排氣均隱藏在右后車門的下方,著實比較低調。不過相比G63,隱藏式的排氣管也有優勢,最起碼它上下車不燙腿啊。
好開。奔馳G350 是越野路面上的王者,而在公路上的行駛性能也不錯,尤其是加速性能。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奔馳G級在車身兩側的B柱上留了個小小的彩蛋。拉開車門就能看到一個顯眼的徽標,這是自1979年奔馳G級越野車誕生以來,每代奔馳G級都會在位于奧地利的Sch?ckl山峰測試場進行嚴苛測試,經過這個奔馳G級專屬越野場地的各種考驗后,才可以獲得這枚象征著至高榮耀的Sch?ckl Proved徽章。而且據說,只有奔馳G級和山羊才可以完成Sch?ckl山峰的挑戰,可見其難度之高、以及G的強大。
奔馳G350的保養周期是在每10000KM/12個月(以先到為準)的期間內。累計到145000KM/180個月奔馳G350就需進行15次保養,其中僅有首保是完全免費的,一般情況下,奔馳G350剩下14次保養均需收費。另外,在每本保養手冊上,。
另外,奔馳G級頗具特色的關門聲也廣為流傳,那種硬核的感覺確實符合它的身份。并且車輛開動后四個車門同時落鎖時,帶來的猶如子彈上膛般的沖擊也相當震撼,初次接觸確實有些不適應,每次都會被嚇到。
即便外觀一成不變,但在內飾方面,奔馳確實把傳統強項毫無保留的給了這代奔馳G級。兩塊大聯屏負責科技、大量真皮和金屬材質詮釋質感、粗壯的扶手彰顯硬派,各種元素的結合相當融洽,如果非要說出個具體的路線和風格,那么奔馳G級在豪華方面的比重可能會更多一些。
坐進車內,第一反應是視野極好。相比車身高度接近的路虎衛士,奔馳G級前排平視的視線高度還要明顯更高一些,而且有意思的是,這和同價位的大型豪華車或超跑帶給你的感覺是有著本質差別的。坐在奔馳G里,那種居高臨下、俯視眾生的姿態,足以讓你的虛榮心得到無比滿足,而且由于它回頭率爆表,因此你需要時刻接受著路人的注目禮。
全液晶儀表和多功能方向盤比較常規,不支持觸摸的中控屏有些不太習慣,雖說MBUX操作面板用起來也還算直觀順手,但放在當下確實不夠便捷和智能。另外這臺奔馳G350的車機系統并不是最新的版本,在反應速度以及地圖等界面與全新奔馳C級等車型有著明顯差距。
奔馳G級車廂最核心的肯定還是中控臺最中間的三把差速鎖,畢竟是一種身份和能力的象征。差速鎖按鈕按下去之后先是底部黃色燈光亮起(表示預位),然后頂部紅色燈光亮起(表示鎖止)。前、中、后三把差速鎖其實已經在按鈕上標好了順序,鎖止順序依次是中央差速鎖、后橋差速鎖、前橋差速鎖,其對應的越野能力也是依次遞增。
奔馳g350指導價:142.98萬。奔馳g63指導價:254.70-281.55萬 奔馳g63比奔馳g
空間方面,將G350的前排座椅降至最低,身高176cm的體驗者可以獲得一拳四指的頭部空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奔馳G350的前排座椅配置極高,除了門板上可以調節的電動頭枕、腿托、座椅加熱通風及記憶,還可以通過中控屏調節包括熱石按摩在內的近十種按摩類型,甚至座椅的側翼和腰部支撐也可以多擋位調節,選擇異常豐富,主打行政的頂級豪華轎車好像也不過如此吧。
后排就是奔馳G級的弱項了,雖然頭部依然能有兩拳空間,但腿部余量還不到兩拳,并且座椅的包裹性也與前排相去甚遠。但仔細想想,都開奔馳G了,誰會天天滿載出行呢?
發動機毫無疑問是G350最大的爭議所在,直列四缸+2.0T的組合放在這樣一輛方盒子身上確實有些不夠看,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并不是奔馳G級首次使用四缸發動機。早在1979年,底盤代號W460的初代奔馳G級上就提供2.0升直列4缸汽油發動機,當時的動力只有108馬力,聽起來是不是更加滑稽。當然,我并不是為G350搭載四缸機的行為洗地,相反,40多年過去了,為了收割更多的市場,奔馳G級再次回歸四缸機的做法肯定是為人所不齒的。
起初2.0T的奔馳G350曝光時,很多人以為要搭載奔馳A45同款的地表最強2.0T,但這臺代號M139的發動機是橫置布局,與奔馳G級的縱置結構顯然并不匹配。至于奔馳品牌的縱置2.0T,剩下的似乎也只有M264可選。而奔馳G350搭載的發動機正是與奔馳E300L同款的2.0T,最大功率258馬力、峰值扭矩370牛·米,就連參數都保持一致,并沒有搭載299馬力的超高功率版本,略顯遺憾。
258馬力拉動2噸多重的G350,動力只能用勉強夠用來形容,畢竟8.1秒的零百加速成績也就和普通家用SUV不相上下,放在200萬元價位根本沒有近似的對手。9AT變速箱足夠平順,但響應速度偏慢,再配合孱弱的動力,駕駛奔馳G350高速超車一定要預留好足夠的距離。
不過加速慢是次要的,這臺2.0T發動機最糟的問題是噪音。因為動力不夠用,所以油門踏板只要輕微受力,發動機便會很快拉高轉速來提供動力響應,更別說深踩油門時發動機聲嘶力竭的干吼了,對耳朵簡直是一種折磨,甚至于方盒子造型帶來的風噪早已被掩蓋。
總的來看,在越野方面,奔馳G級依靠的還是純機械結構的三把差速鎖,極限狀態下憑借每個車輪永遠保持25%的動力去脫困;而路虎衛士則擁有強大的電子限滑系統,越野更加簡單智能。
手機和車輛藍牙連接匹配成功后打開手機音樂就可以導入車里。奔馳G級是世界上性能最強的全地形越野車之一,奔馳G級汽車最大優點是整體造型簡單經典,線條簡潔有力,具有典型的越野車特色。配置不錯。整體空間寬敞充裕,尤其是前排。
總結:作為汽車行業的孤品,或許是因為奔馳G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所以它的地位才會被放大,G才會有不可一世的傲氣。我明白,對于花200萬買奔馳G350的人,大家喜歡用“人傻錢多”來調侃,但人傻不傻我不知道,錢多是真的。可能真正到了那個階層,才會懂吧。
就在發稿前,本文的主角——奔馳G350正式從奔馳官網下架,這臺飽受爭議的“小G”也退出了歷史舞臺。曇花一現的G350可能不及G500和G63那樣氣吞山河,但它用實際行動和市場行情告訴我們:G永遠是G,2.0T也是G。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