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紡織圖片,豐田紡織與豐田的關系
針對好座椅的定義,豐田紡織會針對性地分享了專為座椅舒適性開發的V字型的流程。以及為了舒適性的驗證和設計工作,開發的一個符合測試與法規要求的原創假人。最后針對為了舒適性與安全性,開發出來的一些先進的工藝的分享比如說已經應用在雷克薩斯座椅上的一些技術。最后介紹一下對于未來乘用車乘坐舒適性的思考。
有一句話叫:“奔馳可以帶你去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而豐田可以從世界任何地方把你和奔馳都帶回來”,在這個星球上只要了解車的都不可能不知道豐田汽車,提到豐田汽車可謂是無限贊譽,豐田汽車公司創立于1937年,至今已有82年的歷史。
在2018年《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榜單中,豐田高居第6位,營收和利潤在整個汽車行業均排名第1位。
而且豐田汽車與大眾汽車的銷售量幾乎一樣,但利潤卻幾乎是大眾兩倍。豐田汽車對利潤成本的控制通過其獨特的豐田生產方式實現,這也成為全世界學習豐田最重要的內容。
企業早期創始人的遠見卓識和理念,長期影響企業的發展并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豐田汽車后來衍生出來的很多生產理念,都幾乎能從創始人豐田佐吉和豐田喜一郎身上找到。
豐田生產方式被譽為世界制造業的標桿,其主要核心內容在三個方面:一是2001年豐田內部命名為“TOYOTA WAY 2001(豐田之道)”,二是在2002年提出的豐田工作法(TBP),三是在應用層面的各種豐田精益生產工具。
>>>偉大的豐田汽車做“針線活”<<<
于是按刊登的地址前往。這里是第一紡織廠,而[豐田紗廠鐵工部]早于1921年便成立于此。開放供參觀的有一幢2層樓——原來豐田的辦公樓,現為《上海豐田紡織廠紀念館》;一幢平房——原來豐田的食堂;一個水池——原來豐田。
消費者廣泛了解的都是豐田汽車,但殊不知豐田可是一個精專“針線活”的企業,當然我們這里說的“針線活”,可不是一般理解的“針線活”,豐田紡織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座椅及內飾系統供應商和濾清器制造商,公司主要研發和制造汽車座椅及內飾零部件、濾清器和發動機周邊零部件。
1890年,豐田佐吉成功地發明了豐田式人力織機,將織布的工作效率提高了40%-50%,大幅度減少了織物中不均勻的部分,提高了織物的質量。
1894年,29歲的豐田佐吉又開發了自動回線織布機。兩年之后,豐田佐吉又發明了日本國內的第一臺木鐵混制動力織機,使勞動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
緊接著,豐田佐吉又在1901年發明了經線梭子送線裝置,1903年發明了第一臺自動換梭裝置,1906年發明了環狀織布機,被譽為“織布面大王”而名聞天下。
此后豐田紡織開始涉足對汽車的研發,1930年3月開始豐田佐吉的長子豐田喜一郎便開始著手研究小型汽車發動機。
1933年,豐田公司設立汽車部,拉開了汽車生產的序幕。
也就是說現在的豐田汽車剛開始其實是一個紡織企業,豐田紡織在全球事業分布廣泛,它們在全球一共26個國家,有107家企業,有41400名員工。主要的客戶是豐田汽車,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的主機廠客戶,寶馬、奔馳、通用、一汽等。
我都知道一輛汽車通常最重要的三大件包括底盤、發動機、變數箱,但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除了這些,汽車里面最大的零部件還包括汽車座椅的整個座艙。而座椅座艙的開發在汽車發展的現在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安全性,舒適性、智能化、多功能、娛樂化,將是未來座艙跟加注重的落地點。
>>>豐田紡織不能不提的背后英雄 <<<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汽車座椅峰會豐田紡織(中國)有限公司,設計開發1部副部長周煜為我們分享了豐田紡織在座椅領域的尖端科技。
此次主要是聚焦在技術部分的分享。針對好座椅的定義,豐田紡織會針對性地分享了專為座椅舒適性開發的V字型的流程。以及為了舒適性的驗證和設計工作,開發的一個符合測試與法規要求的原創假人。最后針對為了舒適性與安全性,開發出來的一些先進的工藝的分享比如說已經應用在雷克薩斯座椅上的一些技術。最后介紹一下對于未來乘用車乘坐舒適性的思考。
豐田紡織的產品分類主要分為三大塊:
第一是座椅,包括乘用車的座椅以及相關零部件,比如說骨架比如說發泡,比如說面套,還有一些其他移動工具的座椅。
第二是乘用車內外室,其實主要是內室,內室包括駕駛座艙里面能摸到的,除了儀表盤和中央通道之外,所有的內室件豐田紡織都研發和生產。
第三是零部件,單元部件主要是濾清器,還有發動機的總成這塊的零件。比如說在豐田的混合動力車電機核心部件電機的轉子,還有燃料電池的對氣管,這是用在未來氫燃料電池車上的,都是由豐田紡織完成生產。
豐田紡織一直聚焦在座椅上面,向雷克薩斯還有豐田品牌提供座椅以及內飾產品,豐田紡織有一個高端平臺TNGA,包含后排座椅叫乘坐的舒適系統。
在這個高端平臺下主要兩款明星車型,一個是雷克薩斯的LS。還有保姆車,豐田的阿爾法,包括后排座椅的一些機構件。比如說腿托,比如說長滑軌,比如說高強度的調角器等,豐田紡織除了在汽車座椅方面的涉獵,還有包括高鐵、航空飛機等移動工具的使用。
豐田紡織在技術的積累是非常深厚的,而且也一直在思考什么叫好座椅?首先考慮一下好座椅的定義,好的座椅應該滿足哪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說安全、環保、成本、重量等。除此之外它還要滿足一些功能性的要求,比如說座椅各種布置,駕駛時車輛對人產生一個慣性力的支持,然后以人為導向一個開發的理念,而這一點一直被認為是座椅乘坐舒適性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座椅開發的難度點之一。
再看一下優秀乘坐舒適性定義是什么?
第一點,座椅它需要確保合理的坐姿,也就是說一款座椅它應該適合不同乘客的體型和坐姿。另外,它還要協調椎間關節,還要對循環系統的影響降到最少,減輕肌肉的負擔,從而減輕一些疼痛和麻痹的感覺。
第二點,是要支撐人體,一款汽車座椅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會產生慣性力,在轉向的時候它會對駕駛員產生一個作用力。我們的座椅要支撐人體來抵消這些作用力。
第三點是對于震動的控制,座椅需要在過濾掉一些不必要車身道路信息之后,然后它還要保留一些必要車輛信息給到乘客。
第四點是座椅要貼合人的體型。也就是說乘客坐在座椅上面,要讓他覺得這個座椅是貼合自己身體的。只有貼合沒一位用戶這樣的座椅才是合格的。
對于舒適性豐田紡織開發了一套專業的座椅舒適性開發流程,叫“V”字開發流程,其中上半部分是管理整椅部分,下半部分是關于子零件部分。
首先開發的時候,會對這椅坐姿設定一個目標,在設定關于為了實現這個坐姿應該實現怎么樣一個支撐力的目標,對于這些整椅會把它打散到零部件上面,在V字開發的右半部分會對整椅和零部件來做一個驗證,來確保產品是符合設計要求的。
最后會把座椅安裝到實車進行實際的道路測試。而豐田紡織的優勢是擁有一個頂級的自有的試車場,可以通過測試對座椅進行一個綜合的評估。
座椅舒適性就意味著座椅要滿足一個目標坐姿,為了滿足這個坐姿,需要對座椅骨架部件進行支撐,為了實現這些支撐,豐田紡織還對坐壓分布進行了測算。這三點是整個基礎要求,不管什么車型,什么平臺都必須滿足這三點基本要求才會達到座椅的舒適性。
>>>坐墊的支撐性是舒適性的前提者<<<
坐墊的支撐性,包括坐墊的振動傳遞特性,根據這些要求座椅的剛性。再根據實際車輛操縱特性,來決定一些座椅局部的剛性,看怎么樣支撐和乘客和駕駛員達到完美的平衡。
三個要素決定一個乘客的坐姿,首先要考慮肌肉,另外考慮到關節,最后還要考慮血液系統和呼吸循環系統。整個一個人的坐姿其實由六個角度來定義,這個和一般假人角度很相近,但是多了一個腰椎角。
人在站立的時候,不同人站立姿態不一樣,人坐在座椅上的時候,他在坐姿有什么不同?
主要通過三個角度來定義,頸部角、臀部角,腰椎角。腰椎角是通過頸部角和臀部角之間的差異來決定,所以主要是要關注下面的頸部角和臀部角這兩個角度。
頸部角其實由連接頭部和胸部前后兩塊肌肉來決定,如果一個人站著,如果為了保持視線的平直,人的脖子后面就會發生緊張,如果為了放松一些,人可以把靠背往后傾斜一些,這樣的話頸部就會產生一個角度,這個角度就可以讓頸部肌肉放松。關于臀部角是由大腿的拉伸,還有腹部肌肉緊張來決定的。
或許是因為美國市場對于豐田的深遠意義,豐田在CES上向來是超前且“激進”的。2017年發布有“愛”的汽車,提出了智能座艙情感化;2018年的e-Palette,是對自動駕駛理念的集大成者;2019年,豐田雖未親自參展,但旗下豐田紡織推出的ACES/Moox兩。
其實每一個人的人體結構不一樣,所以合適的角度也是不一樣。
豐田紡織對座椅的舒適性安全性及其看重,開發過程中必須經過實際測試。豐田紡織試車廠長度大概650米長,直道車速最高可達200Km/h,允許在這條直道上進行比較寬裕速度方面的測試,來測試在不同速度區間的時候,車微轉向對座椅的反應。
通過不同入彎角度然后來達到不同的橫向加速度。可以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評估橫向加速度對座椅和乘客一個影響。
試車道還有一些特殊路面,比如說粗糙路,比如說剎車道,來幫助對座椅進行一個全方位實車的評估。
通過不同的人體工程學以及可預見的復雜工況來研發驗證,座椅舒適性的各項指標。
豐田紡織方面,其在過去三個季度中,共實現10581億日元(約合96.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微增0.7%;營業利潤則較去年同期下滑12.7%,至399.6億日元(約合3.6億美元)。 圖為:F-TECH財報截圖 而本田汽車旗下零部件企業F-TECH,報告期內共。
>>>豐田紡織標準的坐姿假人與工藝 <<<
豐田紡織開發的坐姿假人,開發的理念就是用最少的一些要素,來定義乘客的坐姿,把假人作為CAE的分析,還有一些實物的分析。
這個假人是有一些重要部位的,在頸部頸椎還有腰椎這里是一個彈性來表示的,還有胯部和膝部的環節,包括和座椅貼合的地方它是用剛性的表面。兩種坐姿用CAE坐姿假人來進行分析,看出來的坐壓分布是不一樣的。
CAE分析和實物分析的結果,其實顯示的也是一個相近的結果和相同的一個趨勢。通過對符合真實環境下的家人來判斷,人體所需要的坐姿。
為了實現座椅舒適性的要求,豐田紡織開發了一些先進的工藝FIP工藝,它是一個真皮座椅面套一體發泡的工藝,這個工藝的優點是可以達到更好的人體支撐和對人體的貼合,另外它還可以實現造型方面的高度自由化。
豐田紡織是豐田集團發展史上的第一家公司。1867年2月14日,豐田佐吉出生于遠江國敷知郡山口村。1890年豐田佐吉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發明“豐田式木制人力織機。1918年1月30日成立了法人組織“豐田紡織株式會社”。
工藝制作的過程其實很容易理解,先把縫制好的面套放在發泡磨的行腔里面,然后和磨發泡,最后取件,取出來的一體發泡安裝在靠背總成上。
那么這需要面套是經過一個高水平的造型設計,并且面套裁片的先期設計也要介入進來,包括還要仰仗后期高水平的縫制技術。
TOYOTA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注冊商標 豐田汽車公司的名字;在日語中的羅馬字母to yo ta,“to yo” 是“豐”的發音 ,“ta”是“田”的發音。日語中的羅馬字母to yo ta,意為“東洋” ,“ta”是和朝鮮語里“思密達。
未來乘用車實時性的思考,未來乘用車座椅這邊主要關注兩點
一點是能量管理,有調查顯示,整個一個空調系統效率只有10%是傳遞到了人的身上,那么怎么樣改善這種效率呢?還有就是改善傳熱質量,這是零部件材料級別的。
第二點,要開發出一個更有效個人空調系統,在考慮座椅其實是離人最近的,如果空調系統離人最近那肯定是效果最好的。那么最好的就是比較更高效熱交換系統,并且把它集成在座椅上,熱效率是可以解決的。
未來最大的可能性是自動駕駛方面,自動駕駛的級別提高會對座椅產生很大一個影響,比如說,各種座椅的功能,有各種各樣的功能裝備,比如說調角,腿拖什么的,各種功能目前來說是相互獨立的。
下一步會把它有機的結合起來。比如說可以根據人體的一個體型尺寸,來調整座椅的一個姿態。在更近一步會加強人機溝通,然后來更加的促進人和座椅之間的一個協調。
寫在最后:
豐田紡織通過整椅和零部件V字的開發,開發出了一個優秀的乘坐舒適性的座椅產品。我們熟練結合了實車的測試和實驗臺的測試,然后來對座椅進行一個平行的評估。還開發出原創假人對坐姿進行舒適性的設計和驗證,豐田紡織為了實現超出預期一個舒適性,致力于持續人體研究,以及以人為導向開發。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