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20到30萬的車型,奔馳30萬左右的車型有哪些
B級車若要考慮善待家人、接待客戶等需求,舒適性必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20萬級最舒適B級車當屬東風日產的天籟,上期天籟視頻我們深有感觸。那問題又來了,舒適的制高點在哪里?30萬級的舒適和20萬級的舒適,是不是差別很大呢?于是我們找來奔馳C,30萬級別公認的以舒適擅長的B級豪車。在這里就以舒適為評測焦點,涵蓋傳統的座椅舒適、行駛舒適、車廂靜音、車廂異味、新時代的智能便捷和輔助駕駛共六大舒適分支,看看十萬價差之下,舒適含金量的差別?
座椅比拼-大沙發名不虛傳
奔馳有豪華的三芒星底蘊,但日產也有出名的大沙發,在和人時時刻刻接觸的座椅方面,都顯得相當重視。從視覺上看,奔馳C的座椅很時尚,融入了一點桶椅設計風格,讓人有體驗的欲望,不過,就乘坐感來說和視覺感有點落差,全皮革面料包裹,少了點觸摸的高級感,坐上去后偏硬的坐墊對大腿和屁股也少點友好,而且以我個人181cm的身材來說,坐墊寬度略偏小,有擠壓感,可能更適合歐洲人身材吧。不過,亮點是頭枕對頭頸部的承托很好,可調角度也比天籟豐富。
相比之下,天籟的Multi-Layer人體工學座椅乘坐舒適度就好很多了,該座椅采用航天零重力科技理念,和身體接觸的面都用了3D絎縫真皮材料,奔馳30萬左右的車型有哪些,觸感柔和并有細膩的摩擦感,軟軟地下陷之后,身體每個部位都有了支撐感,像是身體重量被分散到了各個接觸點,這也和坐墊夠長、靠背貼合度夠高有關,所以有更放松的感覺。
天籟的后排乘坐質感比前排更軟一點,從側面看,坐墊是真的厚。至于奔馳C,依然是看著設計更有型,但是坐墊的長度還是比較短,對大腿的承托不足。其實也容易理解,畢竟奔馳C由歐洲設計,歐洲市場對后排要求不高,本地化生產以后,可能也只是拉長了軸距,坐上去腿部不再憋屈而已,但就乘坐感跟天籟的大沙發比起來,舒適度還是差點意思,包括座椅用料也是一樣,天籟打孔部分依然是真皮,透氣性和觸感都更上乘。
總體來講,無論天籟還是奔馳C,這一代車型從設計到駕乘,都變得更年輕、有活力,不過,對于內廂座椅舒適性營造而言,兩部車似乎也有一點取向差別。天籟將Multi-Layer人體工程學技術發揚光大,塑造了更舒服、享受的乘坐感,以實用好用為主旨。而奔馳C則試圖通過更復雜的設計,達到吸睛和時尚的觀感,對舒適性做了小小犧牲,這也符合奔馳品牌調性。
行駛比拼-動力底盤各有所長
奔馳A級。官方指導價 : 21.18-29.98萬。級別 : 緊湊型轎車。奔馳A級是北京奔馳旗下的最便宜的車型,所謂15萬買BBA,說的就是它。品牌、實惠也是國產后A級最叫座亮點,還重新定義了奔馳在很多人眼中的印象。外形上,A。
天籟的舒適和奔馳C的視覺戰斗感,同樣表現在動力和底盤表現上。這一代C雖然還是48V輕混系統,但相比上代被人詬病的故障率,新車換上了M254的1.5T發動機和9AT,動力系統追求更高的增壓值,所以動力輸出力量不俗,有很強的加速和力量感,不會讓人時時想到它是一款1.5T發動機,只是,在塞車或者低速行車狀態,動力輸出不太線性,油門淺了不走,油門深了又前竄,這是大多數小排量發動機的尷尬,低速行駛舒適性不能讓人滿意。
相比之下,搭載2.0T VC-TURBO可變壓縮比的天籟就顯得流暢平順,駕駛也比較輕松,2.0T發動機在低轉速時有足夠的扭矩讓一款B級車輕松起步,再加上與之搭配的是CVT變速箱,起步和加速順滑是CVT的天生優勢,所以,開起來不論低速還是高速,都沒有什么沖擊感,舒適性很高,同時,加速反應也夠快,開起來更愉悅。2.0T發動機在加速時和續航時會有不同的壓縮比時刻在無級切換,但實際駕駛過程中,絲毫感覺不到壓縮比變化,這也是技術的體現。
除了動力平順性,懸掛舒適性也是行駛舒適性的重要影響因素。我們在郊區各種路況下,分別體驗了兩車的底盤濾振效果。可以說,兩款車對于路面沖擊的吸收都值得稱贊,絕大部分沖擊都能被充分吸收,營造的乘坐舒適感可以說難分上下,顯然兩款車都很重視底盤舒適感。
靜音比拼-一個比一個優秀
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如果一輛車的內廂噪音大,那乘坐舒適感會大打折扣,所以,越是追求舒適的車通常對內廂靜音也會有更高要求。我們對天籟和奔馳C做了各種狀態下的噪音測試。在相同環境,怠速開啟空調情況下,天籟和奔馳C分別能隔絕外界11.8dB和12.3dB的噪聲,奔馳C略優,但兩車都是非常優秀的成績。
在60km/h和100km/h車速巡航,天籟內廂只是61.1dB和66.7dB,這跟同級別B級車相比,至少低3dB左右,也屬于優秀級別,即使跟奔馳C在同車速環境下數據相比,也是有高有低,車速更高時反而天籟內廂更安靜,說明車速較高時,天籟2.0T發動機更沉得住氣,奔馳1.5T發動機就有點氣喘了。
我們還測試了2擋固定時發動機進入最高轉速時的內廂噪音,此時,可能是激烈駕駛的超車狀態,車速大概90-100km/h之間,生活中極少用到。天籟2擋最高轉速噪音79.3dB,奔馳C是75.3dB,天籟噪聲較大但聲調動聽,似乎是有意調校出激動人心的音調。
20萬左右的奔馳車有威霆、奔馳A級、奔馳GLA、奔馳GLB、奔馳B級等。1、威霆 奔馳威霆是一款非常適合用于商務接待的車型,因為這款車提供7、8、9座等多種車型可選,并且在寬敞的乘坐空間下即使是最后一排乘客也能夠擁有最舒適。
氣味比拼-暴曬后均低于國標
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買車時,最容易忽視的一個舒適關注點,就是內廂氣味,有些新車有莫名其妙的眩暈或者不舒適感,很可能就是車廂里面揮發的甲醛或者是TVOC揮發性有害物質引起。所以,我們這次也對兩款車的內廂有害氣體做了測試,用的是實驗室級別的分光光度計測試儀器,測試異常復雜,但精確度非常高。
在室外溫度30攝氏度的環境,兩車先是靜置2小時,模擬太陽暴曬下內廂材料盡可能地釋出化學物質,此時如果進入內廂,車廂內的甲醛和TVOC兩類有害物質會不會超標?兩車差別有多大?過程不表,直接看測試數據,奔馳C車內甲醛含量0.029mg/立方米,天籟為0.031mg/立方米。國標是小于0.100mg/立方米;奔馳C車內TVOC含量為0.508mg/立方米,天籟為0.480mg/立方米,國標是小于0.600mg/立方米。
看得出,雖然兩款車的售價差別較大,但是測試的甲醛和TVOC的含量都十分接近,且在暴曬情況下都沒有超標。看來兩款車在用料控制上,都很重視乘員健康,重視車廂內空氣質量的把控,尤其甲醛含量遠低于國標。但也看到,奔馳并沒有因為更高的售價而在內廂有害氣體釋放方面表現出巨大的差異,天籟也沒有因為屬于大眾化品牌,而在這些消費者難以覺察的氣味上放低標準。
奔馳旗下的車型很多推薦的30萬左右的車型有奔馳GLB、奔馳GLA、奔馳GLC三款車型各具特色有轎跑方正圓潤在內飾的做工和材料都比較高檔這三款車都值得購買。奔馳汽車是德國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準、推陳。
智能比拼-日常用也需要舒適
現如今,無論合資品牌也好,豪華品牌也罷,都把屏幕越做越大,不少朋友將屏幕的大小與智能劃上了等號,就像很多人以鋼板厚度衡量汽車安全一樣。事實并非如此,眼睛看到的可能有假!毫無疑問,奔馳C的屏幕確實吸引眼球。但面對南方的濕熱天氣,或者北方的極寒氣候,天籟的智能互聯解決了更多實際問題,只需通過手機,便能遙控啟動發動機、預設車內空調溫度、查看車內行車記錄儀,而且還聯動智慧加油等APP,直接車機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完成開票、行程預訂等諸多功能。而奔馳C只能實現鑰匙遙控啟動汽車,在用車便利,用車舒適方面存在差距。
另外,我們還比較了一下兩款車在高速上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奔馳C在開啟自適應巡航后,有車道保持的能力,但居中行駛能力弱,靠近邊線時系統才會調整方向回正,所以,自動巡航時會在車道線內走S型線路,要想居中穩行需要自己動手輔助。
小結-天籟舒適值得肯定
毫無疑問,奔馳C和天籟都是各自級別的舒適之王,在舒適的各項比拼中,我們也能感到兩款車對傳統舒適都有高標準追求,比如對座椅的設計,對乘坐舒適感,對內廂靜謐性打造和對異味的控制等,都表現相當出色,差別也只在細微之間。
但對于現在年輕人而言,新時代下對舒適其實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對智能科技帶來的舒適便利,還有對自動駕駛帶來的舒適輕松,也是他們的關注點。這些方面我們發現,天籟做得更有前瞻性,智能科技表現得更全面和成熟。所以,兩部舒適之王雖然價差有十萬,但這些價差一定不是體現在舒適方面,單以舒適而論,天籟的舒適含金量則更高。
近日,國家為了重振汽車消費者,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奔馳C的部分車型和天籟的全系車型都享受減半的政策,而且東風日產對天籟在享受國家購置稅減半的同時,還可享受廠家補貼加碼,包括“稅險全免”政策,也就是說,東風日產再補貼一半購置稅,并送上全額免費保險,這樣看來,天籟的補貼力度也很大,總之下半年買車還是很劃算的。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