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Z汽車,UAZ汽車詳細信息
引言:買個模型玩兒玩兒就得了……
終于周末了,我在雙人床上耍著戛納影帝癱(又稱葛優癱),看著舊劇場版EVA。剛一時興起打開了某閑到落灰的汽車APP,一分鐘后因為太辣眼睛關掉——再撐下去我就得找眼科約號了,既然對“野模裝媳婦”沒興趣,這app對我幾無價值。
邊吃第四十個餃子,我邊在考慮把樂高的GT3 RS拆掉,像兒時那樣DIY個玩意兒出來,畢竟原廠產品樂趣寥寥是LEGO日常。
“哎,婦科來試車啊?”
“保定的爹牌VV5、6、7啥的嗎?那下次給你拔智齒,咱麻藥就免了。”
“別介,是….”
“那是啥?比亞迪電驢?還嫌上次租那個不夠魔性?”
語音條傳出來一聲淫笑(誤):“還能是啥?二蛋唄!”
“明兒上午等我!”
放下手機,原本已呈橘貓狀的我一下精神了,得,要失眠。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甚至還不到中午12點),直奔朋友家,太好了,今天他媳婦不在家…不對…二蛋我來了!
這次的車型歷史嗑我打算長話短說,畢竟作為無數人(并不美好)的記憶,這車許多人有所了解,即便沒開過,也很可能坐過、爬過,大清早被它點火的茍延殘喘吵醒過,半夜被它尖叫的剎車搞得連H Dream都碎過。
作為一款年代久遠、角色眾多、品質堪憂的超硬核越野車(多硬呢?它能把司機痔瘡顛出來。有好友還表示能顛回去,我沒求證),它歷史細講一萬字不夠。
作為特定時代產物,BJ212研發初衷自然是滿足軍方。若干輪試制后,最終產品從Willys式的短軸雙門(根本沒門好嗎?)越野車,逐步變成實用性更佳的四門越野車,畢竟后排首長不能整天玩兒老頭鉆被窩,難度系數忒大。
研發小組還曾借鑒米國Willys和霓虹陸地巡洋艦(然而看看現在的二蛋,再看看陸巡),不過最終產品更多散發出了濃郁羅剎味兒,儼然是二次研發的嘎斯69,連排量都是非常蘇聯的2445cc。
正常,那60年代就已過時的蘇聯顛死人斯基,當時可是我國輕型越野車絕對主力。
這里要暫時跑題一下,嘮嘮另一款經典小越野——UAZ 469,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廠制造,就是吃雞里那臺動力羸弱的家伙。這騾子許多設計和BJ212高度近似,以至于許多人認為212基于UAZ-469。
這結論有個邏輯硬傷:BJ212比UAZ-469早投產6年。
時間畢竟是硬指標,總不能像某些自主品牌那樣,說自己的山寨豐田本田是被正品廠家穿越抄的吧?這比說蔚來ES8不是沒研發完就出來圈錢的半吊子還虎。
當然,UAZ產了很多年GAZ-69,且早在50年代末就開始了后稱為469的這車的研發,咱二蛋有沒有從老大哥那兒“取經”,這事兒就很復雜了。
在解決“有沒有”這問題方面,BJ212交上了令領導滿意的答卷,至于好不好——以我國當時的工業基礎,還可以。
也許是覺得太可以了,“212們”到今天絲毫沒退休的意思,并以獨特的節奏緩慢改進著。212和121的底盤和圖紙也成了當年無數自主品牌的根基,堪稱大眾情人。
這情人實在忒不溫柔了,差不多是掄著電鋸的孫二娘那種。
同人作品層出不窮,畫風也五花八門,但一看輪圈和軸頭,就能知道又是從BJ212底子上敲敲打打+糊膩子搞出來的東西,比如有詩云“遠看切諾基,近看破鐵皮”的北京凱特之類。
車身結構為客車類型,采用5門7座設計,整備質量達到了1920千克,而后排車門采用平開門式設計。油箱容積非常大,高達77升,對于一般的車型來說這將預示著非常強大的續航能力。瓦滋是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制造廠(簡稱UAZ)的。
光陰如梭,曾經的陸巡40系,如今已衍生出了豪華舒適的陸巡200系,生存力超強、各國正義/邪惡力量推崇的陸巡70系,以及更小巧休閑的陸巡霸道150系,在世界各地吃苦耐勞,在天津港的平行進口車展廳作威作福,據說再有1年多,國產Prado也要停產了。
而二蛋,還是那個二蛋。
嚴格說也不算原來那個,幾十年間,其廠家經歷了若干次復雜混亂的血統變動,如今與其叫BJ212,倒不如叫黃驊作坊二蛋更精確。
想著想著天就亮了,夢了一夜212,光搖把子點火就搖了半天,醒來全身酸痛,可能這也是一種軀體記憶。
叼著抹著厚厚熊貓煉乳的面包就上了車,直奔約好的地點,稀了吧唧的什么鷹嘴煉奶真是弱爆了,讓人總想起外虛中干的路虎發現神行。
這是臺經過一定改裝的BJ212,不過外觀幾乎沒變。車主沒選擇BAW自認為更“性感”,硬充JEEP范兒的戰旗,而是入手了更正統,外觀看上去和老款區別不大的“原味二蛋”,UAZ汽車官網,我個人覺得后者比前者東施效顰的模樣漂亮多了,簡單粗暴又略帶委屈表情的車頭設計至今也透著莫名的萌勁兒。
令我驚訝的是這車做工比之前還差——銹跡已經逐漸爬上了一些金屬件的邊緣,轉向燈外殼也已掉色,這可是臺僅2年車齡,區區數千公里的準新車啊!哪怕是劣質如哈弗H9、驢火VV7這樣的,也遠沒如此慘不忍睹。
深綠色車身+黑色鋼圈看上去干凈利索,也是212經典配色,一股鋼鐵直男氣息,永遠搞不清楚口紅色號那種。車主沒選擇很vintage,也非常艱苦奮斗的軟頂款,而是買了用復合材料硬頂的款式(即“方門版”),因為硬頂款更便宜,而且密封性好些,更不容易漏雨,比較利于日常使用。
他有一點說錯了,軟頂版不漏雨——壓根沒打算擋,也就談不上“漏”,手都能塞進去的巨大縫隙別說雨,老鼠都能進去!稍微用點兒力貓也沒問題(橘貓除外)。什么?駕駛員和乘客會不會被淋濕?看你穿沒穿雨衣。
硬頂+方門換來了更好的密封性和可升降側窗,代價就是被人津津樂道的風擋折疊取消了,窗戶下沿沒了粗糙的合頁,光禿禿的就像新能源愛好者王銅根那睿智的腦瓜,還真有些不適應。挪到車門上的側視鏡沒任何現代功能,但視野大增,讓我一點不懷念純屬湊數的經典款。
我在風擋一角看到了張寫著“內飾合格”的貼紙,廠家貼它可能只是因為覺得好看,沒什么別的意思。
雖然對民用車幾無價值,但二蛋不會忘記防空燈——畢竟情懷是核心競爭力。昏黃的燈光很有味道,這就夠了,罩內遮光片能翻下來完成究極進化,不過看車主掰它時糾結的表情我放棄了,本來做工就糊弄,別玩兒壞了…
加裝的紅角燈是屬于無數人的集體記憶,不過據說非常晃眼,這也終于解答了我們幾十年來“為什么那紅燈要包塊布”的疑惑,本來方向和剎車就不大靈,再刺個眼,胡同口的狗騎兔子碰瓷大爺這就算交代了。
車尾供電接口能不能用沒人關心,畢竟這車倆剎車燈也并不全亮。備胎架上沒看到明顯的砂眼和銹跡,對于二蛋已屬優質品。
(后置備胎是許多人眼中越野車的象征,不過早期BJ212并沒這設計)
據說后來由于鎖止機構失靈,這架子顛變形了,以至于越野時車主不得不用繩子把它和后杠捆一起,這解決方案很二蛋。
車尾寫著完整名稱:BJ2023CHB3,不過沒人在乎這字碼。什么3啊S啊B啊的,212就是它,它就是212。
嘎嘣一聲拉開狹小的車門(把手沒掉!),映入眼簾的是和8012年格格不入的畫面,一時甚至不知該先看哪里。方塊套方塊的中控臺已經完成使命——把儀表、音響、空調面板和出風口塞進去,設計感0,做工和材質用廉價二字都過于奢華,基本處于“能懟上咱就過,懟不上去就大力出奇跡”的狀態。
什么?按鍵手感?流暢阻尼?不存在的我的老伙計,沒掉下來就行。
這二蛋連空調都有,還要啥自行車?再奢求,我發誓要踢你的屁股了!
不過車主竟然給這輛手搖窗的212改了電動窗,僅限副駕門——據說是被逼無奈,夏天不把車窗降下來,車內就像籠屜。
我大概能領會車主說的“空調不夠涼”不夠到什么程度了……
幾個儲物格直戳在那兒,容積一般還有毛刺,不過沒什么可抱怨的,當年二蛋只有幾根桿拔地而起,聊勝于無。副駕駛的手套箱板令人驚訝地帶阻尼,可停留在任意位置上,十分極致奢華,不過經觀察這八成是由于組裝質量太差卡住了。
儀表臺下和副駕手套箱下充斥著大量的插頭、電線、捆扎帶,混亂程度讓人想起鄰村偷電的楊二狗。這些東西有的來自改裝,有的是原廠饋贈,至于如何分辨,按朋友的話:“看上去質量比較好、比較整的就是改裝的”。
車門內飾板無論材質還是裝配工藝都令人哭笑不得,讓你感覺工程師和裝配工人至少有一位宿醉了。
從這些鬼斧神工來看,昨晚估計是56度二杯子整瓶吹。
BAW還能提供更原始更狂野的“鐵內飾”(后者便宜幾百塊錢),更接近老款212,鐵片兒般的手套箱蓋旁還有帶防空功能的閱讀燈。我倒更偏愛那個,不僅因為它經典到自帶包漿,還因為“新內飾”的塑料件做工太糊弄,相比之下原始的“鐵內飾”反而歪打正著地顯得更精細些,雖然這“精細”只是比較級,和“比斯柯達Kamiq加速快”、“比VV7開著順手”、“比蔚來ES8高速續航里程遠”原理差不多。
時至今日,嘎斯69車門為何那么窄依然是謎,不僅擁有斯拉夫人典型身材的大皮猴斯基們怎么都和它太不搭,就連我國人民這亞洲身材進出也顯不出絲毫寬敞。
至于半個多世紀前的212為什么幾乎照搬……在“有沒有”是頭等大事的當年,用現成設計的確能加快進程,而“人性化”估計要排在末尾…或者根本沒考慮過。
如今這鬼畜的車門本身也成了情懷的一部分——哪怕是這臺相對新款,車門有一定變動的“新派二蛋”大體上也依然延續著這一設計【與其說執著,“不思進取”四個字更精確】。
這也直接導致我和當年前排的搖把子狂人一樣,尷尬地出現在了后窗中——車門尺寸縮水,然而吃7層漢堡的婦科卻沒法縮水,不想坐B柱后面,那只能馬上截腿。
相較于車門,防滾架(硬頂款上為選裝)更蹩腳到哭笑不得——它被設計成“隱藏”在B柱內側,但別忘這BJ212前排人是坐在B柱后面的!
于是前排外側胳膊只能勉強擠在上面,設計師可能覺得車太顛,大家都跟恒河猴似的一胳膊掛架子上最好,巴適得狠。安在防滾架前部的安全帶位置可能是扔骰子決定的,偏前且偏低,用起來很難受,碰撞時能提供多少固定作用也十分令人生疑。
車主面臨著兩難選擇:要防滾架,坐著實在太別扭;而不要防滾架,一旦翻車,二蛋上半身那點兒結構實在難以保障乘客安全。這屬于“吃屎味巧克力,還是吃巧克力味屎”類型的困境,正反都是輸,只是受虐姿勢不同。哦對,前座和防滾架至少有一方安裝歪了,兩個座椅與架子的距離明顯不同——想想BAW之前曝光的快手風社會系生產線,一切好像都挺順理成章的,在新車生銹的角落里,也許還能撿到遺落的金鏈子。
此時你不妨到后排坐一坐,瞬間就會豁然開朗——前排這都不算事兒!又矮又陡的靠背、極短的坐墊、凄慘的腿部空間(作為縱置引擎、車頭較長、第一排空間尚可的4米長越野車來說,這不奇怪),一切都秉承著“有就過了”的湊合主義精神,看來當年后排的領導是真-艱苦奮斗。
6.UAZ汽車 uaz--前蘇聯烏里楊諾夫斯克汽車制造廠的縮寫。烏里揚諾夫斯克市距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南875公里,地處伏爾加河中游,是一座擁有357年歷史的城市。UAZ-452于1966年由烏里楊諾夫斯克汽車制造廠開始生產,開始用于民用目的,。
至于眼前直接是防滾架橫梁這種小事……您都卡在二蛋后排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中央扶手、4/6分體折疊、魔術座椅、后排靠背角度調節,放心吧統統都沒有。其實這是好事兒,畢竟以BAW玩兒鬧般的造車態度,任何稍復雜的機構都意味著更多故障。幾年前的某屆北京車展,我就曾不小心把BAW展車的空調旋鈕擰掉了。
感謝切諾基,這古董的轉向柱居然能調節,雖然怎么調角度都怪怪的。有些繁瑣的鑰匙彈出機構也來自老怯懦雞,不過如今還多了BAW匠心工藝(官方名稱“軍工品質”),使這個過程不僅繁瑣,還需要些巧勁、蠻力,以及運氣。
在這里見微知著一下,這三個詞,也是開好二蛋的核心三要素……
擰動鑰匙時,兒時窗外6點半開始點火,8點還上不了班的BJ212茍延殘喘的調調仿佛還在耳邊徘徊。還好,一次點火成功!
與如今的乘用車截然不同,發動機轟隆隆的吼聲和顫抖肆意充斥著每個角落。相當一部分BJ212車主蠻喜歡這“歷史感”,引擎要真順滑如絲,膽敢入手212的硬核大佬怕是反而不樂意。
不過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二蛋早不是當年二蛋了,發動機更全然不是那臺蘇聯血統貨。
這臺硬把二蛋帶入國5二階段的2.0升引擎來自新光華晨,最先進的技術僅限電噴,功率扭矩都不出色,但和幾萬塊的212也相得益彰。別信車托之家胡謅的“DOHC”,這發動機是臺推桿引擎,和元祖那臺羅剎2445cc汽油機有幾分相像的隆隆聲,也和這有些關系。
雖然情節曲折點兒,但1998cc的排量、均為86.0mm的缸徑和行程、OHV以及諸多細節早就留下了線索:如今這二蛋用了豐田發動機——更準確些說,是魔改的豐田3Y汽油機。
3Y屬于“有狗那年就有了”的古董商用引擎,30多歲了,早被豐田淘汰多年。不過和年過半百的212相比3Y絕對是新新人類。更難得的是其特殊身材很容易塞進212過時(且時不時就冒出銹跡)的狹窄引擎艙。
還好,推1檔時又長又彎的檔把沒像我擔心的那樣,直接懟到中控臺上……趁它現在不喘不瘸不咳嗽,趕緊走著!
烏阿斯-469,是蘇聯UAZ(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廠) 生產的一種全地形車輛。蘇軍和其他華沙條約組織力量,以及其他東方集團國家的準軍事化部隊都使用了它。
按慣性思維,我以為這古董作坊貨開起來八成渾渾噩噩的,起步時腳下就多用了點兒力,結果綠蛋蛋立刻給了我下馬威——整臺車立刻突兀地竄了出去!油門和離合都挺輕,而且引擎的響應積極到有點兒神經質的地步,哪怕是腳趾稍微加力,也立刻會兌現到轉速上。
駕駛BJ212是種神奇的體驗,這是臺粗制濫造的復雜機械,一臺勉強雜糅了21世紀技術和60年代思路的交通工具,堪稱薛定諤的二蛋,你既喜悅又恐懼,既開心又憤怒,說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太熱愛生活,還是太安逸皮癢癢,甚至此刻該哭還是該笑,心里都有點兒沒著沒落。
始祖212搭載3MT,在60年代并不丟人——60年代末的保時捷911 Sportomatic搭載的也不過是配自動離合器的3速手動,3速的911,那才是真遜斃了。
筆者在滿洲里口岸評測的這臺UAZ-452型越野指揮車,為瓦茲中國(UAZ-469、UAZ-452及獵人系列車型中國代理商)向烏里楊諾夫斯克 汽車 制造廠特別定制的中國版。有別于蘇俄民用市場銷售的UAZ-452各款改型車不同的是,中國版車。
而且也的確沒多少客戶買那玩意兒。
如今的二蛋早換上了5MT,更重要的是有同步器,“踩摘轟踩掛”不再是剛需。換檔手感毫無精致可言(畢竟花的也不是精致的錢),好在檔比較清晰,換檔鏗鏘但不大費力。奇怪的是這車3檔直接推進不去,必須要往右偏一點,作為幾千公里的準新車,我實在不好判斷供應商、作坊級主機廠、生產線上的7分褲社會哥、有蜜汁信仰的車主究竟是誰太淘氣,導致了這個毛病。
變速箱和引擎的組合讓人覺得這業務可能外包給了把北京輔路修得坑坑洼洼的施工隊,草臺班子程度挺像。變速器速比明顯不匹配,與其說是5檔,叫3+2檔更準確,前三檔說得過去,準備掛4檔時就會陷入兩難:如果按照前三檔的節奏升,過大的齒比落差會讓引擎憋住,拖檔光哆嗦不提速;硬著頭皮3檔沖到60kph再升檔,發動機不哆嗦,但狂躁的轟鳴和震動真夠車上各位喝一壺的,堪稱龜速Mad Max。
5檔更像4.5檔,齒比和4檔接近,考慮到不寬裕的動力,這設定沒毛病:中速動力會有改善,尤其是載重狀態下。缺點也很明顯:中高速噪音、震動表現會更差,部分工況下油耗也會增加。但這對212不是事兒,一是速度慢時,噪音和震動也很糟糕;二是這車開到80kph就有駕駛公私合營時期大衣柜的感覺,你已經分不清是車抖還是自己抖,大部分人也不敢開太快。
二戰味道的循環球轉向曠量巨大,仿佛方向盤和前橋是用十根震動棒連起來的,滯后明顯,方向盤一直在顫抖,精確度、跟隨性、路感無從談起——和茹毛飲血的原始人沒法交流煎炒烹炸技巧;在限速120kph的暢通高速上開著大功率乘用車90kph龜爬的,你也沒法和他聊行車道德和媒體底線,道理差不多。
遲鈍、松垮且飄忽不定的轉向使二蛋難以輕易保持直線行駛,任何修正路線的努力都會以玄學的方式兌現在前輪上,一切隨緣。這里有個小技巧:開直線時,不停小幅左右晃方向盤(請腦補抗日雷劇中,全程尷尬的男一號開道具車時,手上那種浮夸的騷操作),車反而會走得比較直。
反正開的是哪種車大家腦補一下就好了。
事后與母親溝通(她老人家當年開BJ121拿的駕照),才知道3檔BJ121也直線基本靠晃,看來這是社會主義古早味的一部分,失敬失敬。這么看來我們可能誤會了那些抗日雷劇的尬戲男一二三號,他們開車時腦血栓般晃來晃去的手并非浮夸,只是為了不把道具車懟人身上去。
好消息還是有的:這魔幻轉向如今有助力!你只需勞神就行,不會太費力。
舒適性?你可太幽默了我的顛死勒半條命斯基老兄!目前的二蛋前后橋依然使用鋼板彈簧,鋼板片數還不算少!彈性理論上有,但你的屁股和腦仁基本感覺不到,哪怕是遍布全車的噪音和抖動也無法阻止屁股蛋兒感受到地上一石頭子兒,方向盤倒未必反饋什么——曠量已經幫你“屏蔽”了。
元祖二蛋搭載當時并不扎心的四輪鼓式制動,剎車不咋地還老跑偏,但剎車時的刺耳尖叫卻歪打正著成了經典,據說比喇叭都好使。如今的Der neue二蛋終于升級為前盤后鼓制動,而車主更改裝了后盤剎,以目前一些腸媒“看著差不多就一樣”的神論,這剎車也許大概備不住也是一線水平了。
電子穩定程序、越野輔助制動當然欠奉,畢竟這車連ABS都沒有(2018新款有ABS+EBD,但也貴了不少)。當年強奸耳膜的尖叫沒了,但制動力還是不靈光,踏板跺到底,車停下的腳步依然不急不慢,甚至比當年我開的那臺剎車逐漸枯竭的6速哈弗H9(1萬多公里)還要糟糕一些。
車主表示改裝后制動力沒什么大變化,手剎還不大靈了。我和友人趴下后發現這后盤剎的走線十分銷魂,幾千公里下來沒被磕漏算運氣……改裝是嚴肅學科,怎奈何在我國,野路子、蒙著眼睛胡來仍然大行其道,太多車改完還不如原廠車表現好。
駕駛了不到半個小時,我和小伙伴就趕緊找了個漢堡王躲了進去——新鮮勁兒過后,開這么一臺難以描述的作坊古董令我們很快身心俱疲,其0星安全結構和無處不在的粗制濫造實在讓人緊張。
夏天時試駕過這車的好友表示那時更要命,幾無隔熱能力的鴨子船同款車頂+只是“存在”而已的羸弱空調根本無力對抗烈日,那感覺就像你拿著鳥銃沖進戰場,發現對手開初號機。
我看了眼手機上的天氣,這初號機還是覺醒的。再撐個把小時,我估計得為自己找點兒鹽和黑胡椒。
相比之下,饞七層肉餅皇堡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原因,這可不是婦科的日常。
BJ212的質量從來都無需擔心——就像你不用擔心莆田系醫院、綠帽藥酒的節操一樣。當年它就是出了名的修不好,如今的黃驊作坊版干脆新車還沒賣就開始生銹了。
那這款車值不值得購買呢?
硬著頭皮聊這擁有“工業垃圾”愛稱的車值不值得買……我覺得自己都要謝頂了。
一. 如果你只想要日常代步的好幫手,BJ212推薦度0(除非你已經回龍觀、安定、六院通關,病入膏肓了)。2018款二蛋起價7萬多塊,這價格你能買到一些很正經的合資A0小車,如果對空間要求很高,還可以選擇配置比較高的五菱、寶駿之類,除了越野能力,這些車基本各方面表現都碾壓二蛋。
二.如果是212情懷鐵粉,小時候看著老爸吭哧吭哧搖半個小時點火最后還得蹭隔壁王叔叔H50海獅上班上學,周末坐在老爸旁邊一起被板簧顛得東倒西歪,長大后依然還沒被虐夠想要尋找兒時的感動,就盡管買買買吧!
理性購車觀在情懷面前不起作用,我再多說什么也沒用,花錢買開心,挺好。滿足情懷后,要覺得和自己這么過不去不值當,再賣掉就成,花差價玩兒一把穿越,來一場好夢一日游,值了。
至于咱爸,讓他老人家淺嘗輒止過過癮就行了,這貨對身子骨沒好處……
三.如果你喜歡越野,或者日常工作生活就有越野/穿越需求,想購買越野車可預算又極其有限,212的推薦度我認為可以達到10。
百分制的。
這10分主要因為BJ212便宜/結構簡單易于改裝/在結構方面的確是真正的四驅越野車,尤其是最后一點,要知道路虎和JEEP這倆以“越野世家”自居N年的品牌,如今加起來也就一款牧馬人還能算越野車。
當然別忘我還扣了90分……
即便在【預算很低】的前提下,我依然不推薦入手212,這車的駕駛感、舒適性、安全結構、做工水平、總體可靠性都過于落后。開這么一款車去翻山越嶺,是對自己和同伴體力、智力、運氣的多重考驗,畢竟這位社會大哥隨時都可能把刀掉了。
BAW全稱是“Beijing Automobile Works”,不過很遺憾的是,這車實在很難works。
實在囊中羞澀,可以考慮(那些更現代化的)二手越野車。不過我國二手車行業水很深,騙子不少,所以請高度小心。
順便提一句,越野本身也是一項需要花些錢的愛好,如果預算緊迫到考慮二蛋,我真誠地建議你再攢攢錢,生命可貴,最好不要浪費在眾泰電驢或者BJ212這種東西上。
說來神奇,這“你也要顛半個世紀”的二蛋,竟和如今一部分被政策強行推廣的“新能源車”有不少相似之處,頗有點兒鎮關西和掉刀老鐵成好基友的感覺。
比如它們一到冬天都虐車主,前者四處跑風,逼著司機穿棉襖,后者冬天本來續行里程就嚴重縮水,一開暖風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duangduang往下掉的電量嚇得司機不敢開暖風,默默暖寶寶+棉襖。
比如它們的車主都要有苦中作樂的獨特情趣。
比如它們的車況衰退都明顯比正常汽車快。
不過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比如二蛋花幾分鐘懟點兒油就能滿血復活(如果沒壞),而后者想都別想,只能“順便休息一下”,哦不,休息那么一百多下。
又比如在北京,前者有朝一日賣了二蛋,分分鐘能買臺很正經,甚至很優秀的汽車,實際上車主現在正在考慮賣了二蛋換奧德賽。
而后者,目前絕無可能。
前不久幾輛車結伴出去越野,越野路程較短,難度也不大,二蛋毫無壓力。
返程時,一大哥開著這212在山路上一頓操作猛如虎,超了不知多少轎車,甚至有臺AMG版的奔馳GLE愣是跟了5公里沒敢超車。后面同行的霸道、陸巡雖然跟車無壓力,但看到瞎了一尾燈的二蛋吼著三四千轉的調子,降檔補油搖晃著甩入彎時,還是頗震撼的。
“喲,這綠蛋別看平時跑直線都費勁,這山路耍起來可以啊!”
“你如果不要命,開二蛋也能這么快……”
我想了想正在冰箱里苦苦等我歸家的肥宅快樂水、開水家的牛肋條、真豬家的三文魚北極貝,放棄了嘗試一下的機會。
又過了幾天,我和一哥們兒去花鄉看二手車玩兒,那里依然比較蕭條。一臺亮閃閃的普通紅色跑車上赫然寫著比當年新車還貴的價錢,以及一小段胡扯的故事,真當買家是傻子。
“別TM逗了!這車左屁股撞過墻,撞的還不輕,半軸都換了!”
“啊?你為啥看一眼就知道啊?”
“廢話,這車就我修的……”
這水,果然信就輸了。
配備1.5升i-MMD混合動力系統的本田全新Insight測試譯文將于近期上線,敬請不要期待,因為病房事就是很多嘛……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