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汽車,博世汽車招聘信息
出品 |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
有博世在的場合,總避免不了談論芯片。
“現在仍然處于缺芯狀態,對明年的預測也不太樂觀。”
“很多芯片供應商反饋,明年還不能滿足博世下的訂單需求,甚至有些缺口比較大。”
“三四年前,主機廠和Tier 1 對車規級芯片需求預估不足,這是目前缺芯的最根本原因。”
“目前還沒找到能完全滿足我們需求的車規級、良率穩定、可大批量量產的本土芯片制造商,也許兩三年后情況會不一樣。”
博世公司是德國的工業企業之一,從事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工業技術、消費品和能源及建筑技術的產業。博世的總部設在德國南部斯圖加特市,公司員工人數超過23萬,遍布50多個國家。博世以其創新尖端的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聞名于世。
01、錯誤是三四年前犯下的
11月中旬,在博世舉辦的2022年度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創新體驗日上,博世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認為,博世汽車招聘信息,近兩年汽車行業缺芯的根本原因,是主機廠、Tier 1沒能預測到智能電動車發展這么快,所以在三四年前沒有把訂單給到芯片供應商。
關于缺芯,短期內除了等,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也是德國博世集團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第1個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目前,博世長春公司的產品包括雨刮系統總成、搖窗電機、輔助水泵及冷卻風扇模組等多種類型,主要服務于一汽大眾、一汽紅旗、一汽轎車等多個客戶,為紅旗、探岳。
“博世購買的芯片也在大幅漲價,這是困擾整個行業的問題。過去兩三年,我們給很多芯片制造商提供了大量資金援助。”徐大全告訴搜狐汽車,一家新建的晶圓廠,要經歷兩年的爬坡期才能達到規劃的產能,“從投資、建廠、引入設備到爬坡結束,周期相當長,所以說錯誤是整個行業在三四年前犯下的。”
雖然近兩年,車規級芯片熱度很高,但在整個芯片行業中,汽車需求占比僅有8%,更大的需求仍是消費電子類。
“單獨來做汽車芯片本身是一個很高風險的投資。只是現在突然供應緊張了,吸引人了。”畢竟,做芯片需要上百億的投資,芯片做出來還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車規級認證,“等做起來之后,市場沒需求了怎么辦?”徐大全認為,芯片行業還是需要國家隊出手,“政府必須補貼,這個行業才能做起來。”
02、“在智能座艙研發中,博世是Tier 2”
“除了特斯拉和比亞迪,新能源車企還有誰賺錢?我們是賣一輛(純電動車)虧一輛,虧錢的買賣是不可能持續的。”國內某頭部合資企業銷售公司總經理表示對電動車業務盈利能力的擔憂,也是因此,他還不能放棄賺錢的燃油車業務,“說到底,企業的根本是得盈利。”
而他所提及的特斯拉和比亞迪,在汽車產業鏈上都有很強的垂直整合能力。
比亞迪是做手機電池業務起家的,先后涉足消費電子代工、半導體業務和汽車電池,直到后來才進入整車制造領域。2022年,比亞迪砍掉燃油車業務,在整車領域只做混動車和純電動車。手握半導體和電池資源,這一年也成為比亞迪汽車最賺錢的一年。
特斯拉就更不用說了,自研芯片、自建電池工廠,把軟硬件領域的核心技術全都握在自己手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說,“特斯拉能夠制造每一個零件是很重要的,這降低了供應商的風險。假如 2% 的零部件供應商沒法交付,我們就沒法造車。”
為了把更多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選擇下場“造芯”。除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車企選擇自研芯片;廣汽、長城、吉利、上汽等老牌車企通過戰略投資的方式涉足芯片領域;大眾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與芯片制造商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
當垂直整合能降低成本時,它會成為一種趨勢嗎?
至于誰是Tier 1、誰是Tier 2,徐大全認為這并不重要。
03、未來五年,一半生意與“芯”有關
即便面臨著由芯片短缺帶來的成本上漲、交付困擾,但在未來,博世業務中的含“芯”量將越來越高。
“我們今年拿到的未來五年的生意中,跟‘芯’相關的占了47%。關于這個比例,我們去年定的目標是30%,最后完成了27%,今年定的目標已經遠遠超過了。”徐大全介紹,智能座艙、新型制動系統等是今年的增長點。
兩年前,中國已經是博世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其中,汽車業務占大頭,超過75%。
累。根據蘇州博世有限公司2022年招聘信息可知,上班是非常累的,上四休二,每天工作12小時,工作強度高。所以在蘇州博世汽車三廠工作是累的。
2022年,博世在華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截至十月銷售額較上一年增長7.7%。該業務下包括駕駛輔助系統、智能座艙、主被動安全系統等領域。
這與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環境息息相關。
“中國的消費者愿意嘗試新東西。智能座艙應用、高階的駕駛輔助系統、泊車系統在中國需求非常旺盛。”為了搶先一步抓住用戶需求,車企也在搶速度,壓力傳遞給供應商,“大家希望(新產品)盡快投產,比如在六個月內就能投產,因此博世在中國市場必須研發本土化。至少從速度上,我們在某些‘域’的研發領先于博世全球。”徐大全說。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裁張穎介紹,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博世也在研發更適用于未來汽車的智能底盤。她介紹了博世新一代面向未來的底盤解決方案——底盤控制系統的VDC 2.0系統(車輛動態控制2.0)。
“我們引入了前饋系統,使得車輛整個動態控制更精準、平順。在VDC 2.0定制版中,我們結合OEM的用戶畫像,打造以用戶體驗為主要場景量身訂作的方案。”張穎介紹,博世的全球新一代ESP?10系統,將首先應用于中國市場。該系統就將搭載VDC 2.0解決方案。
在研發投入上,博世中國表示主要聚焦兩個方向,一個是新能源領域,另一個是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