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多久保養一次,半年跑不了5000也要去保養嗎
一般來說,普通家用車都是5000公里做一次保養,已經成為大家的常識了。不過也有人提出了質疑,做保養的時間都是4S店說多久做一次就多久做一次,可是國外同樣的車型,半年跑不了5000也要去保養嗎,為什么保養都是1萬公里起呢?這不是明顯的在坑消費者嗎?,
事實上做保養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一個對汽車來說利大于弊的事情,機油本身屬于一個消耗品,汽車行駛公里數長了,或者汽車使用時間長了,機油變質后潤滑效果變差需要更換,就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不過這些年5000公里做一次保養的常識可以稍微更新一下了,因為影響保養周期的幾個因素發生了改變。
汽車一般在半年或者當汽車跑到5000公里左右保養一次最好。汽車保養的注意事項:1、磨合期車速不要超過60邁。2、新車跑到2300公里時要保養,第一次免費。換機油,三芯,齒輪油,這很重要,第一次換下來的機油及齒輪油里有。
因素1、機油的選擇
汽車在行駛5000km或六個月保養一次較好。通常保養汽車的周期是每行駛5000-8000公里進行一次,通常保養周期在車輛出廠的時候就已經被設定完成。每隔一定的公里數“小扳手”就會出現,提醒駕駛人及時做保養,而原廠設定的周期一般。
以前比較常用的就是礦物質機油,3000~5000公里做一次保養;
半合成機油可以5000~8000公里做一次保養;
而全合成機油則可以8000~12000公里做一次保養。
隨著許多大牌機油在中國建廠生產,機油提煉技術已經比20世紀初期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有像美孚、殼牌等機油已經可以做到2~3萬公里的使用周期了。機油生產技術的進步是讓汽車保養周期變長的一種措施,同時使汽車保養周期變長的因素還有用車環境。
因素2、用車環境
汽車5000公里或者6個月保養一次就可以,哪個先到,就去保養,保養的目的就是檢查汽車的有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還要更換一下機油,檢查發動機是否有積碳等問題,而且保養周期要按時遵守,才能讓汽車更加安全,也能在增加汽車的。
擁堵的用車環境一般都是讓機油加速變質的一個重要問題,由于城市交通的擁堵,汽車經常處于低速及怠速運行的狀態。此時曲軸箱溫度低,加上發動機低速運轉時噴油量不低,部分混合氣未充分燃燒而形成積碳附著在缸體各表面處,而積碳也是使機油產生油泥的一大罪魁。積碳的積累,會使燃油燃燒更加不充分繼而產生更多油泥,使發動機陷入惡性循環狀態。
油泥的產生是一種正常現象,輕微的油泥對于用車的影響并不是特別大,無非是油耗稍有增加。但是油泥現象嚴重時對于用車影響就比較大了,如果堵塞油路,甚至要修發動機。所以,有朋友問保養周期后多跑了幾百公里或一千多公里有沒有影響,實際上是沒有很多關系的,但是時間過長、或者公里數過長就一定會有影響的,甚至比換個機油機濾成本要高得多。
車子8000到10000公里保養一次,有些汽車要求每隔5000公里保養一次。按照家用車平均每年行駛2萬公里來計算,每隔5到6個月就應該去保養一次,一年最少要保養兩次。日常汽車保養非常重要。
因素3、汽油的品質
汽油在現在已經不是一個能影響我們用車保養的因素了,但是在20世紀初期汽油確實也是讓積碳變多的一個原因。十幾年前的國內汽油提煉技術落后,汽油質量較差,甚至當時沒有98號汽油。
對與保養,你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嗎?留言區告訴玩車弟吧!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