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遼汽車,松遼汽車怎么沒了
東三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在中國汽車制造行業的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汽車制造業的萌芽與開端都發生在這里,從1919年中山先生立志開創民族汽車制造業到如今的一個世紀時間里東三省誕生了非常多的優秀車企。今天我們要說的松遼汽車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松遼汽車誕生于1949 年 4 月 24 日建立的華東軍區某軍工廠,原址坐落于南京;早期他的主要業務就是為部隊修理汽車。1952 年 3 月 8 日,該軍工廠奉命開赴到鴨綠江畔的丹東參加抗美援朝,日夜為前線搶修車輛 。抗美援朝結束后,工廠落戶沈陽改編成為了沈陽軍區后勤部汽車修理廠,1965年,按總參統一編號改稱為7416工廠。
松遼造車的歷史最早可以追述到1958年6月5日。那一天,松遼以蘇聯嘎斯69為仿制對象制造出了首批&34;指揮車,彭老總到沈陽視察工作時還特地前往松遼觀看并乘坐了松遼制造的這種新型指揮車。
蘇家屯松遼汽車廠廠區動遷。2013年底,松遼汽車(600715)與沈陽市蘇家屯區政府協商并達成共識,將盡快啟動閑置廠地開發利用。松遼汽車(600715)原廠區位于沈陽市蘇家屯區中心位置,占地面積230多畝,根據蘇家屯區政府的規劃,該片地。
時間來到了八十年代,一場&34;的改革大潮席卷而來,7416廠傲立潮頭率先推出了SLQ6501、SLQ5021兩種輕型客車以及多種專用車打開了為民用市場服務的大門。
部隊領導考慮到產品對外銷售需求,于是在1983年為7416工廠掛上了第二廠名&34;,松遼汽車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里。此后松遼汽車廠發展規模不斷壯大,松遼汽車怎么沒了,生產和銷售的四個基本車型以及在此基礎上研發的變型車共100多個品種。松遼的越野車、面包車在當年那可是是紅極一時的頂尖搶手貨。,
部隊領導考慮到產品對外銷售需求,于是在1983年為7416工廠掛上了第二廠名&34;,松遼汽車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里。此后松遼汽車廠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生產和銷售的四個基本車型以及在此基礎上研發的變型車共100多個品種。松遼的越野車、面包車在當年那可是是紅極一時的頂尖搶手貨。
松遼企業集團。防凍液是一種含有特殊添加劑的冷卻液,主要用于液冷式發動機冷卻系統,神王牌防凍液由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公司注冊地址: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白松路。
1993 年松遼銷售汽車 8000 多輛,創歷史新高。在這樣驕人的成績面前松遼并沒有驕傲自滿而是積極尋求新的發展,他們委托天津汽研中心自主開發了一款仿韓國現代H100的面包車 松遼6502 型。這款現代H100就是韓國現代根據得利卡改制而來的,當年江淮引進的現代H1以及瑞風都是它的換代車型,后來武漢萬通汽車也曾將他引進到國內銷售過,確實火了一段時間。
中順汽車,其前身為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多次改名,后于2003年企業改制重組為沈陽中順汽車有限公司,是中國政府批準的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專注于輕型客車、MPV、SUV等乘用車以及商用車的研發、制造。可你知道嗎?松遼汽車的前。
松遼打造的6502樣車
現代H100
企業回您好,猛士電動越野車不是燃油車,是電動車。目前已發布的MEGA POWER猛士動力,前后四電機驅動,在中國率先超過1000匹馬力,性能堪稱豪華。采用集成差速鎖的兩擋變速箱,輪邊扭矩超過16000牛米。零百加速僅為4.2秒,動力迅猛,直抵向往之境。可。
1996 年7月1日,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成為了&34;,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松遼的資金危機,上市之后有了錢的松遼又積極的通過深圳百富隆找上了美國福特,希望能通過合資來解決松遼產品線單一的問題。福特方面一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非常的重視,立即派出了100 多人的考察隊伍到松遼進行評估 、審議,;之后經過談判福特方面答應把一款面包車和一款越野車給松遼生產, 并草簽了有關技術支持協議。
1998年根據福特技術要求興建的廠房、生產線相繼落成,可與福特合資的相關手續卻一直沒有得到批復。
1999年國家正式規定軍隊不允許參與經營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松遼汽車就被沈陽軍區后勤部工廠管理局賣給了當時在松遼與福特中間牽線搭橋的深圳百富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韓志軍成了松遼的第一任董事長。
結果大家都知道,合資最終還是吹了。1999 年 6 月,松遼完全停產,職工長期放假,每月只拿 208元的生活費 。
自此,中國汽車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而松遼陷入了長時間的混亂之中。
2001年4月武漢炎黃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中城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陳純澤代替韓志軍成為了松遼的董事長,股權也隨之轉移。
2001 年 11 月 27 日松遼再次易主,董事長由陳純澤變為了上海國勤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中欽。
沈陽迎春路北段的松遼廠區逐漸變得雜草叢生一片荒涼,那幾年松遼汽車的整車生產業務就像是獐子島的扇貝,聽說過沒見過。
雖然松遼在汽車制造領域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可松遼在資本市場那是混的如魚得水。
可誰能想到2008年一場金融海嘯席卷了全球,松遼也成了這場海嘯中犧牲的一份子,萬般無奈之下周天寶將遼松汽車的 &34;資源出售給了北京亦莊開發區主導的融資平臺——亦莊國際。亦莊接手后的松遼開始向貿易公司與工業品經銷企業轉型,做起了批發鋼材、建材 的生意。但松遼的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底,除了2012年北京財政撥款6400萬元這一項財政收入以外,亦莊接手后的其余時間松遼幾乎都在虧損。
顯然轉型又一次失敗了,2013年松遼再度轉型光伏發電領域,結果由于政策變化胎死腹中,轉型又一次失敗。那一年松遼又損失了2734萬,員工總數也由1999年停工時的3000多人變成了35人。
隨著此次轉型的成功松遼汽車在這世上留給人們的最后一絲念想消散在了天地之間,回首望去我們不難發現,松遼的沒落其實從他上市開始。一個車企出現問題想到的第一個解決方案不是開源節流,也不是研發新車型奪回市場,而是上市集資。上市對于一個資金緊張的公司來說究竟是救命的仙丹還是穿腸的毒藥呢?也可能上市只是一個誘因,大部分的責任還是要歸咎于人,也許是某些人發現上市之后企業在資本市場賺錢比制造業賺錢容易,于是重心發生了變化。可能他們忘了一點,一個制造企業你在資本市場賺再多的錢那也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離開了制造業你一文不值!縱使賺了錢最后可能也并不屬于你。
▎免責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