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電動汽車,2022年9月suv銷量排行榜
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在2021年累計銷量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這還是在芯片、疫情等各種變局中,交出的一張答卷。從2020年的不到120萬輛,再到2021年的近300萬輛,一年內就翻著跟斗地增長,看得不少車企“耳熱心跳”。
這也是市場層出不窮的新的電氣化產品涌入的主因,但消費者們始終無法完全信任,原因就在于電動技術還有漏洞,至少目前看來,電動車的諸多痛點明顯有待解決。
燃油車會逐步淘汰,電動車又有各種問題,難道就沒有一臺有純電駕駛感受,2022年9月suv銷量排行榜,卻無焦慮的產品嗎?答案顯然不是的,在筆者看來,以“技術日產”聞名的東風日產,亮出的e-POWER技術新王牌,就能夠解決這些擔憂。
為啥說e-POWER是“新王牌”?
日產微型電動車Sakura在日本十分火爆,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這種全新一代的微型車定位是純電動新能源系列,價格不是特別昂貴,而且續航能夠達到180公里左右,也采用的是全新的外觀設計,還有貫穿式的大屏內飾風格,非常受到日本年輕。
合資車中“兩田”混動稍早引入國內,日產則晚一點。但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日產算是掐著2021年大火之年的點引入了e-POWER,可謂適逢其時。這也是國人對日產的這張“新王牌”——e-POWER沒啥概念的原因所在。但實際上,日產早在2007年前就著手研發e-POWER技術,通過融合日產近90年燃油技術和超70年電動技術的深厚積淀,經過5年的市場淬煉,e-POWER的技術也日臻完善。
在5年的市場淬煉中,e-POWER技術也是榮譽傍身,收獲了各種國際權威獎項。2018年,e-POWER被日本RJC評為“年度風云技術”;2019年,e-POWER榮獲“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大獎;2020年,e-POWER再一次被日本RJC評為“年度風云技術”。
企業回值得期待。性能優越:采用自主開發的猛士智能越野架構M TECH,在平臺、動力、越野三大領域,打造極具競爭力的硬核技術集群,包括:猛士滑板越野平臺MORA、猛士動力MEGA POWER、猛士越野全地形智能解決方案M ATS,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在各種路。
具體到銷量中,搭載e-POWER技術的車型NOTE e-POWER,在2017-2019年勇奪日本小型乘用車市場“三連冠”。而截止至2021年3月,搭載e-POWER的車型累計銷量已經突破50萬輛。
說e-POWER是東風日產的“新王牌”則是因為在接下來,e-POWER技術將是東風日產在新能源領域亮出的一把利劍。其實不難發現,這兩年里有不少的合資車企,甚至自主品牌都發布了混動系統并且在市場中大量地布局新產品。但是東風日產的e-POWER技術自成一派,來得更加兇猛。
非混動亦非增程,e-POWER亮點何在?
在目前的市場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兩田”的混動技術,還有比亞迪的超級混動以及理想汽車的增程式技術,但是從原理上來說,東風日產e-POWER走的路線完全不同。
我們可以理解為東風日產e-POWER是最接近純電的創新電驅技術,相比起其他混動技術來說,擁有 “快、順、靜、省”四大核心優勢。
何為順、何為靜?東風日產e-POWER比混動車型更電動。簡單來說就是東風日產的e-POWER技術是內燃機不驅動車輛行駛,僅帶動發電機發電,為電動機供電,為電池充電,實現100%全時電驅,從而帶來與純電動無異的平順的駕駛體驗以及更靜謐的乘坐氛圍。
有人會說,它與“兩田”到底有何差別呢?從技術角度來看,本田i-MMD與豐田雙擎技術都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內燃機與車輪之間依舊采用了傳統的機械連接,這就使得車輛在靜謐性以及平順性方面無法得到保證。但是e-POWER內燃機的啟動頻率比傳統的混動車型減少了50%,不僅降低了燃油消耗,車內也更加的安靜。
何為快?何為省? e-POWER搭載的是與日產LEAF聆風同源的高功率專業電動機,峰值扭矩達到了300N·m,能夠帶來強勁的動力響應,0-50km/h加速時間僅需3.8s,這是它的快。相比起卡羅拉雙擎雷凌雙擎163N·m的峰值扭矩,e-POWER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日產純電動車有日產聆風、日產軒逸、日產逍客。1、日產聆風:日產聆風為五門五座掀背轎車,由層疊式緊湊型鋰離子電池驅動,在完全充電情況下可實現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采用200伏家用交流電,大約需要8小時可以將電池充滿;而。
而在e-POWER技術中,內燃機不參與車輛驅動,僅在電池電量不足、急加速或者高速巡航的情況下啟動發電,始終處于最佳工況狀,其熱效率達到了43%,創造出市區工況3.9L/100km的超低油耗,比卡羅拉雙擎和凌派銳·混動更省油。按照e-POWER軒逸達到41L的油箱容積來算的話,加滿一箱油跑1000km也完全沒問題。同時,它又不像比亞迪的超級混動以及理想汽車的增程式電動需要去找充電樁充電,更沒有等待充電時間的煩惱,省時、省力、省心、省錢,這筆買賣怎么看都非常劃算。
不用充電的“電動車”到底怎么樣?
去年廣州車展上e-POWER首款車型e-POWER軒逸正式上市,引起了整個汽車行業的高度關注。目前,e-POWER軒逸共推出4款不同配置的車型,售價區間為13.89萬-17.49萬元。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日產將基于新一代風打造更多純電動汽車。目前,日產已經推出了凌峰、e-NV200等多款純電動汽車。最近日產在一些海外市場申請了Terra的名稱專利。要知道日產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名為Terra的純電動SUV概念車。
之所以引發關注,其實是大家比較容易把它與競爭對手拿來類比。從技術上來說,它繞開了“兩田”自成一脈不用說了。從量產車使用上大家喜歡把它與同樣是只燒油的增程式類比。以去年賣得還可以的理想ONE為例,我們也來看一下二者之間的差別:
日產的電動汽車油奇駿、逍客、樓蘭等,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于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以日產逍客為例,。
e-POWER軒逸是百分之百只能燒油,而理想ONE則是保留了燒油和充電兩種能源方式,省去找充電樁煩惱。另外,e-POWER軒逸電容容易只有1.5KWH,與豐田本田的HEV差不多,電池容量小,而理想ONE是40KWH,是它的30多倍,相比之下,e-POWER軒逸背負的電池重量更少,體積更小,車內的使用空間就更大,燃油經濟性也更強。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年底,首批 e-POWER軒逸就已經正式交付給車主。隨后市場中出來的試駕反饋都是“經濟適用,省油靠譜”、“開起來就像臺電動車,好開程度在同價位算得上相當出色”、“對于追求行駛質感和燃油經濟性的消費者來說的確是一個完美選擇”等一系列褒獎,可以看出大家對這臺車的認可度是極高的。
寫在最后
在眾多的新能源技術中,e-POWER確實算不上來得早的那個,但這并不代表人家不是一道好菜。至少目前看來,沒有里程焦慮,沒有充電煩惱,極致的省油模式,電動車般的駕駛感受等等優勢,都是完完全全能夠戳中當下消費者的痛點。
值得一提的是,e-POWER首款車只是日產進軍新能源市場的開端,到2025年,將有7款搭載e-POWER技術的車型在國內上市,助力其在新賽道中順利躋身主流之位。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