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堵汽車排氣管,車排氣管塞塑料袋后果
早在暴雨幾天前就在天氣預報上看到過即將來臨的大雨,河南尤其是北方地區,能下這么多大的雨?不以為然。
7月19日星期一,陰天。跟平常一樣,騎電動車上班,雖然有點遠。早上出門前媳婦還交代一句,下班的時候要是下雨就開車。平原城市,電動車多方便,找車位難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上午斷斷續續的下起下雨,天空陰沉沉的,沒有風。下午開始下起中雨,迫不得已我鐘愛騎電動車的同事外出辦事也開起了車,一下午雨沒有停。夏天的雨,一般多是陣雨,下到下班的時候還在下,這雨一時半會停不了,我們也選擇開車下班。
回到小區,竟然忘了去超市拿平臺上買的菜了,心里有點慌,說不出為啥。一夜大雨,電閃雷鳴的情況比較少,就是那么嘩嘩嘩地下著。
7月20日星期二,雨還在下,六點半的時候,小兒子就從主臥跑出來把我弄醒,緊接著也把他的哥哥給親醒。哥倆玩積木,下雨天送孩子去幼兒園太早的話,沒有室外活動,決定晚送一會,晚送就意味著大兒子要在家吃早飯。于是我洗漱完就準備早餐。
大兒子送到幼兒園之后,我著急地去看我停在小區里的轎車(上下班開的是面包車,轎車在小區),因為停放比較靠近小區的南邊,而每次大雨小區南邊總是先有積水。這時候我才發現,小區里停滿了。接到我弟弟的電話,問我的車的情況,說停放在北門外的車有些已經泡水了,要挪到小區里。此時我才意識到這雨不簡單,看天氣預報是一條直線的大雨。緊接著我開始在小區轉悠,找車位。在8號樓的前面,不顯眼的地方有個空閑車位,于是我直奔先前停車的地方。
好在車位沒有被占,有個女司機嘗試幾次都開不進去,去其他地方找車位了。雨比較大大,后視鏡滿是霧水,我看著倒車影像,憑感覺終于倒了進去。
上班的路很坎坷,嘗試了幾條路,綠博大道右拐高莊路,水太深掉頭,綠博大道直行通過京港澳高速的時候封路,地圖顯示鄭開大道下穿京港澳高速下面是綠色的道路,但坡度上是深紅色,一直到蘆醫廟大街,這里肯定也封路。作為司機的弟弟,有點打退堂鼓,再找不到合適的路,就不去上班了,反正今天公司肯定不會忙。在我建議下,找到了條不常走的小路,水深已沒過膝蓋,勉強通過但也已沒有返回的路了。
路上已看到不少拋錨的車,其中有輛黑色別克司機自己冒雨推行,想幫忙但是路生水深,不敢貿然下車。上午十一點才趕到公司,同事都在講述路上大雨和深水的情況。水已經到電動車的座位處,依然可以前行...大雨還是很平穩地下著,時而轉為暴雨。
下午三點,公司就下班了,暴雨依舊。三點二十的時候我剛關了電腦,就停電了,于是我馬上給媳婦發微信,手機電充滿,趕緊儲水,越多越好。
我覺得回家是沒問題,面包車車身高,一時半會淹不到進氣門。千算萬算不如水深,走到金明路的時候,高架橋已封,主要是水太深,拋錨的汽車多了起來。
我們決定走北三環一層,可剛走到經三路,弟弟說,不行,車動力太小,沖不到,發動機幾次都要熄火,再往前走,肯定要泡在這了。于是又掉頭回到出發的地方,北三環橋下已經停滿了車,觀望還是躲雨。手機信號很差,開車回家行不通,那就坐公交,但公交公司的電話直接盲音。不遠處就是BRT車站,去問的時候調度員已經下班了,躲雨的人說,公交車也停了。越是這樣,越是想回家,難道要遭水災,即使是受災,我也要跟家人在一起。
弟弟決定留宿公司,而我拿起雨傘要去地鐵站,轉地鐵,走回家。
如果是汽車運行時用塑料袋將排氣管 包起來,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因為排氣管的溫度非常高 ,很容易引燃塑料袋 從而引發火災。如果是駐車時 把排氣管包起來則完全沒有必要 ,汽車是拿來用的 不是拿來擺設的 。
走著走著就沒了底氣,這么大的雨,這么深的水,出了地鐵還有將近10公里的路,怎么走,安全的問題怎么考慮。這些疑慮都被大雨都澆散了,雨實在太大,雨傘已經無法遮雨,腳下的水比較深且水流較快。電話那邊我媳婦讓我今天別回家了,在公司暫住一晚,安全第一。信號太差,儲水的事還沒有再次交代。而家里五點多同時停電停水,水只儲存了一盆。
晚上在公司的窗戶邊,一邊努力地找信號,一邊看著新聞,留意著雨和通行的情況。公交暫停,部分地鐵站封閉,很多路段積水較深。幾個業主群里都炸開了鍋,不斷問著,從哪回小區好走,怎么回的小區。
至于中原西路的斷行,常莊水庫,地鐵5號線等,都是新聞,暫不表述,我講的只是我經歷的,且不帶個人觀點。
媳婦一開始還能回復下微信,后來就斷了聯系,我家在一樓,信號差,并且還要給兩個孩子洗漱,哄睡覺,不回信息是她的一貫作風,而我也不斷的在微信群里關注著小區的動態,淹到哪,地面積水情況,地下室有沒有進水。
辦公室樓下,停滿了車,積水已經越過人行道,物業開始疏散負二層的車輛和人員。
暴雨如注,一夜無眠。
7月21日,早上五點多,中雨,醒來看了看窗外,就出門了,迫不及待地要去查看下外邊的情況,為回家做打算。
出門看到水消退了,心里暗喜。然后就看到這兩個熱心的大哥,自行清理下水道里的垃圾和枯樹葉。悄悄的拍照悄悄的離開,上樓我就喊醒了弟弟,計劃了下回家的路,開車回家,走到哪是哪,停車走回家。然后準備早餐,吃飽才有勁。
七點多早飯后,中雨轉小雨。我怕家里斷水沒吃的,還背了四瓶礦泉水和公司僅有的一包火腿腸,太擔心他們娘仨,好在鄰居們不斷給通報情況。
北三環花園路下口,逆行上高架,正常行駛的車也理解,一般也都讓行。高架上停滿了車,有的是拋錨,有的是避水。隧道已封,我們下了高架沿著北三環一層,右拐進入九如路。我弟弟說,這場面有點像中東,到處是橫七豎八的車,和大水沖來的垃圾。
能的。1、排氣管被塞入塑料袋之后,是可以開走的,但是后續會影響排氣之后勢必會影響到吸氣環節。2、當吸氣環節受影響,將導致動力不足,為了維持動力,車輛會自動增加噴油量,而多噴出的燃油卻因為缺少空氣吸入而不能徹底燃。
雨依然在下,時而小雨時而中雨。手機沒有信號,電量剩余20%。我心里在猜測,家里的娘仨也該吃早飯了吧。
東風東路因為有較深積水,直行至農業東路,然后上金水路,走到心怡路的時候斷行,沿心怡路南行。左拐到商鼎路,因為我看地圖上商鼎路沒有顯示積水斷行,可尚未過東三環的時候就開始有較深的積水了,憑借面包車稍高的車身,勉強走到博學路,看到了封路的路障和黃線。商量后我們決定調頭走商都路,雖然商都路估計也是水深,但商都路人流量稍大,跟著大家一起蹚水,安全性要好于商鼎路。況且商都路上有公交車,方便災后來取回暫時停放的面包車。
果不其然,沿著商都路尚未到博學路的時候,就看到了滿街的水,如果不是公交車站牌,是難以分清主路和非機動車道的,我下車稍微打探了一下,已經陸續有幾個人準備蹚水,一問,都是到白街或者中牟縣的。于是我幫著弟弟停好車,拎著袋子就跟上了。順著別人蹚過的水印前行。
終于走在回家的路上,最關鍵的一步了,很興奮,也很擔心家里的妻子,我要陪伴他們度過災情,此時他們最需要我。
車排氣管塞塑料袋后果,此時路上不但有拋錨的轎車和SUV,還有貨車和外地來鄭的大巴車,大巴車里還有不少乘客,一起泡在水里,對于他們來說,這次鄭州之行應該無比狼狽。
對面有人走過來,我們都會問一句,前面最深到哪啊,最深到腰,要順著路的中間走,淺些,可別去路邊。
回家的路上心情歡快,腳步沉重。齊腰深的水,每一步的挪動都需要不少能量,原本早餐吃得很飽,現在覺得剛剛好。
三十多歲的人了,站在大街上,當著那么多男男女女的面尿尿。反正他們也看不見。
京港澳高速下口,排滿了要下站而不能下站的貨車和大巴車。速食包裝袋和瓶子在路邊已比較扎眼,想必在這至少等了一天以上了。
平常擁堵的商都路此時只有稀稀拉拉的SUV在呼嘯而過。心里那個激動啊,終于沒有積水了,不覺加快了腳步。為了方便蹚水,我特意穿的是橡膠底布鞋,鞋面低鞋身窄,阻力小,二來鞋底較硬,不易被銳物扎透。
走到東風渠的時候,簡直有點嚇壞了,咆哮的河水,感覺橋面都在顫抖。我們快速通過,生怕被大水連橋帶人給沖走。
剛過東風渠,又看到了積水,和排隊的車輛。此處泡水車較多,路兩邊平常停滿了車現在是泡滿了車。水深的情況完全超出預料,從路牙上下水,直接到大腿根,好在一路上行人不斷,還結識了個老家是鄉鎮相鄰的老鄉,三人結伴,邊走邊聊。
在快到大雍莊安置區邊上的干渠時,我弟弟大喊起來,不行,水流突然變的很急,像有人在推我,我們要趕緊過到路邊的那群人的位置去。我們都沒有過水的經驗,憑感覺,我們三人胳膊挽著胳膊,腳踩穩發上力,身體向后傾斜,順著水流的方向,一點一點的走斜線挪到了路邊。
干渠里的水比地面的水高出將近30厘米,嘩嘩的河水暴漲。這一幕太驚險,緩過勁才覺得很餓,餓得慌。
我想,回到家,我要先抱著小兒子和大兒子親一陣再說。我也在想,他們娘仨一定在家里很期盼我。
他們還不知道我回來,因為媳婦的手機一直打不通。
走過前程路的時候,水慢慢變淺了,路上查看水深情況的人多了起來。有人向我們打聽水深的情況,甚至車的情況,咋說呢,只能說路邊的車,無一幸免。
穿行我們小區對面的小區,雨小了,孩子在開心地玩水,而大人的們表情都稍微凝重,大雨什么時候停,路面的水什么時候消退,水電什么時候會有。后來才知道,這個小區車庫負二層水深達到1.6米。
接著蹚水,路面積水到大腿,我們小區里的水已經漫過小區三分之一的路面了,幸好我的車挪了,不然肯定這會也泡水了。碰到熟人,都一臉驚訝,問,咋回來的,路上積水深不深。
還有,汽車在路上跑時,汽油燃燒比較充分,一般會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排氣管被堵塞,汽油燃燒得不充分,便會排出一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和尾氣無法被風吹走,會積聚在汽車周圍,很容易灌入車廂內。時間一長,車內一氧化碳會。
回到期待已久的家,家里沒人,但是屋里沒有進水,鞋子擺放整齊,我想他們大概是在外邊玩水吧。隨便吃了點零食,來不及換上拖鞋,馬上去小區里找。
剛出門就碰到了鄰居,說是去孩子叔叔家了(我弟弟家,我們倆在一個小區),小區的北門也聚滿了人,整個小區的過道和綠化帶里停滿了車。
見到兒子,沒有預想那樣要抱要親,弟媳領著他們正在吃餃子。和媳婦對視一眼,無需多說,想表達的都在眼神里。停電了,冰箱里的餃子不能放了,都拿來下了吃,媳婦說,半夜的時候物業大喇叭吆喝,讓把車庫的車全部挪到地面,一樓的人員全部疏散,嚇的一夜沒睡好。
我安慰她說,放心吧,我回來了,沒事的,咱家肯定進不了水,水要是想進咱家,得把車庫灌滿,還有那么大的車庫頂著呢。
看到親人們無恙,家無恙,頓時餓意全無。
26個小時沒見,感覺像是分別一周。蹚水四個小時,就是為了陪伴和守護。
午休醒來已是三點半,顧不上喝口水,我馬上又出門查看情況了。手機沒有信號,電量不足,我連手機都沒帶。
如果檢查出來,因為塑料袋塞進去了以后會影響到排氣,只要修理廠一發現排氣出了障礙就一定會對排氣管進行檢查的。拓展:排氣管為了減振降噪、方便安裝和延長排氣消聲系統壽命的作用的裝置,它安裝在發動機排氣岐管和消聲器之間,。
來到小區里,才驚訝地發現,水上來的速度太快了。大家都在忙碌一件事,墊車,加高車身高度。我去停車的地方看了下,水快到底盤那了。于是馬上回家拿車鑰匙,我也得得把車墊起來。
千斤頂頂起,開始找磚,沒有磚,我看別人已經把綠化帶的人行步道給拆了,就順帶撿了些磚。先是在車身下墊了四塊磚,覺得還是不行,又加了一塊。我問旁邊也在墊車的大哥,墊幾塊,他說六塊,我說我就墊五塊,腰彎的受不了,蚊子也多。不想墊了,愛泡就泡吧,這水上的速度也太快了。
這時候媳婦抱著小兒子來找我,說,非得找爸爸,就跟他爸爸親。抱著兒子轉悠了一圈,來到我弟弟停車的位置,他在車上給手機充電。說到了墊車的事,我弟弟馬上說,再去加塊磚吧,泡水了真不值。
這時候開始下起了雨,我把小兒子交給媳婦,馬上又去找磚,我跟弟弟說墊完我的車,去墊你的,你這邊的車雖然眼下沒事,但是水漲的太快,就算我的車泡水了,也不希望你的車也泡水。
六塊磚墊完的時候,身上已濕透,不知道是汗水還是雨水。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同學的媳婦拿著車鑰匙來了,說快看看俺家的車,幫俺墊墊吧,孩子爸不在家。
這個時候停車附近的六號樓地下儲藏室已經開始進水,水的嘩嘩聲那么的刺耳。
沒墊磚的車果然已泡水,我弟弟說,車身不管了,先保發動機吧。于是兩個千斤頂又開始工作。水下也沒摸清是墊了幾塊磚,進水的車車身重,磚剛擺好,千斤頂滑了一下,還好車身落在了磚上,不然車身傾斜壓到人也是非常危險。
又是在水里泡了四個小時,天已黑透。我弟弟車找了幾塊石板,直接開上去了。增高了幾公分,暫時先這樣吧,太累了這一天。
晚上回到家,媳婦和弟媳要抱著小兒子,牽著大兒子去弟媳家,說,昨天晚上物業都讓疏散,今天水更深,還是去將就一晚再說吧。
晚飯是蒸餃和蒸南瓜,沒有儲水,有口熱飯就不錯了。我喊來弟弟也吃點,剛吃完媳婦又回來了,說兒子們跟姐姐哥哥們玩,她得回來收拾下,放在柜子低層儲物格的衣服被子都拿到了床上,落地的書架也搬到了飄窗上,已經做好了家里進水的準備了。
連我都有些無奈了,這水,我們要成災民了吧。
打算喝點啤酒去弟弟家,不敢喝水,水留給孩子們。這時候小區的大喇叭又響起來了,一聽才知道,是有人組織扛泥袋子去堵南門。太累了,不想動,但還是拖著沉重的步子出門了。
真的感到很欣慰,小區綠化帶里,女的在鏟土,大媽在扎口,男的在扛泥袋,就連十來歲的小孩也幫忙遞袋子遞繩子。袋子,繩子,鐵锨,光源都是業主們捐獻的。期間有人說想抽根煙,在家里沒帶,馬上就有人說,我這有,來喘口氣。現場除了調度的喇叭聲之外,沒有人大喊大叫,井然有序,像一支軍隊。
小區南半部積水較深,已經無法扛著袋子前行,業主們又把自己家的電動三輪,手推車,手拉車推來,拖著泥袋子破水前行。
法律分析:往汽車排氣管塞塑料袋的,犯法。行為人往別人的汽車排氣管里面塞塑料袋的,屬于故意損壞他人的財物,屬于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可以給予相應的處罰,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的罰款,車。
兩個小時的功夫,兩排泥袋做成的水壩已扎穩,已堵到水位以上。小區里的水已經不再上漲,我查看了下,如果照下午那個速度漲水,或許這會我們家已經淹了。
真的太累了,十點多回到家的時候,我跟弟弟又開了瓶啤酒,席地而坐,看著身上的泥水,心里很激動,至少勞動換來成果了。
一樓的家是肯定不敢住了,誰知道夜里會發生什么。簡單洗掉了身上的泥土,就去弟弟家了,小兒子已經睡著,大兒子還沒睡,媳婦說,他擔心爸爸,我親了下大兒子,心里很暖。
若是排氣管堵塞,汽車沒有辦法正常排氣,會導致發動機內的燃料燃燒不充分,導致汽車功率下降,汽車加速時也會呈現“無力”的狀態。在生活中排氣管堵塞,也是常見的一種行為,只不過塞塑料袋堵塞嚴重!而像這種嚴重堵塞的話,。
我跟媳婦說,咱家肯定淹不了,相信我,水已經不再上漲了。
媳婦拿著手電筒,我打著傘牽著手,大概或許有很多年夫妻之間沒有這么牽過手了,自從有了大兒子之后。夜里雨下的不小,原本被舀光的噴泉里的水,現在積水已有大概10厘米。
我們先看了水位,比昨天漲了兩米的距離,我說,這是雨水,別擔心,咱家肯定沒事。果然沒事。回到弟弟家,睡意全無,小兒子也醒了,抱著我不撒手。
7月22日星期四白天,多云,時而有小雨。早餐是煎餅,沒有水,只能這么吃。弟媳把冰箱里的香腸,雞胸肉都煎了。
吃完早上的,就得開始為中午的做準備。北門口見有人提著水桶回來,我也要拎著水桶去,媳婦讓我帶著現金,如果是買的,也順帶買點方便面之類的。慶幸的是北門往東50米的安置區的綠化用水可以接,就是過馬路水深,水流急,需要格外注意,于是我跟弟弟同行,一人接了兩桶水,蹚著到大腿根深的水,回到家已是氣喘吁吁。我把水倒到鍋里,盆里,熱水壺里,趁有水再去接兩桶。然后就去看車,手機10%的電量,才有了下面一些照片。
木板拆的是小區的座椅
這是我同學家的車,搶救及時,發動機應該是沒進水
大家都在墊車,寶馬老弟來看了一眼說,反正淹不住發動機,用塑料袋把兩個排氣管一塞就走了
姥姥帶著外孫出去買水,男人不在家,真是難
救援隊的幫助轉移被困人員
昨天晚上堆起來的水壩,看水差是有點效果的
曾經的快遞驛站
父親領著孩子在玩健身器材
座椅板沒了
座椅板在這呢
昨天晚上沒用完的泥袋子
下午又是斷斷續續的小雨,午休后就是閑逛,北門外蚊子少,就是水有些臭。帶著兒子在叉車上玩,頭頂有直升飛機飛過,我想外部一定知道這里被淹的情況,一定會有救援。孩子們看到盤旋的直升飛機,都很興奮。沒多久,有兩輛氣墊船開過來,船上是水和方便面,不知情的居民們目送船只開過,突然人群中有人喊,我們需要救助,被困兩三天了。氣墊船開始掉頭往我們這邊開。
是偃師某救援隊的,隊長站在路邊的卡車上,大聲說,不要拍照,排好隊,留出通道,領完后有序離開,每人都有。我也在排隊,每人都有這句話我不信,我們小區的人太多了,一千多戶人。我領得一瓶水,兩包泡面。老人和抱著孩子寶媽的則能領到兩瓶水和四包泡面,我覺得這也公平,壯年人,得到食物的機會更多,真缺吃的喝的,蹚個幾公里的水路,是可以買到的。
晚上回家,用上午接來的水,給孩子們洗了個澡。先給小兒子洗,大兒子再洗,洗過澡的水,我和媳婦用來洗頭,最后再用一點清水沖洗一下。一鍋水洗了四個人。
7月23日這一夜睡的很沉,早上醒來,胳膊,肩膀,大腿很酸很疼,腳上也有幾處破皮,走路拐的很厲害。
草草吃點早飯,我又要去打水,到北門才知道,先前讓接的綠化用水也沒了。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我就在樓下喊弟弟下樓,商量接下來的對策。一是缺水少吃,要么蹚水去買,要么想辦法把妻子和弟媳侄女侄子轉移走。我決定轉移走,說實話,就目前這個狀況,來水來電還需要幾天,很多人都轉移走了,況且大水退后會比較臟,天氣會熱起來。于是我趕緊回家取回來存電不多的手機,有個侄子在中牟,借他的車把孩子們送回老家去,馬上聯系。信號很差,侄子所在的小區沒有淹,但我們需要至少到萬三路才能用車,因為這一路都是水,那就蹚吧。
校車一路走走停停,小兒子趴在我懷里香甜的睡著了,我不斷的親吻著他的頭,這一別至少將是一周,讓爸爸好好親親。路上受災的景象,這一路的水,從哪來,到哪去,我不太關心。我能做的只是盡量讓我的家人過得更舒服。看著打鬧的大兒子和小兒子熟睡的側臉,忍不住眼睛有些濕潤。
下午兩點鐘到達商都路人文路,此時手機才有信號,微信收到上百條信息,被水圍困的這幾天,消失的這幾天,有不少親戚朋友還有客戶關心問平安。我簡單發個報平安的朋友圈,就開始查線路。在鄭民高速姚家站上站,高速口看到了救援物資的車,有些掛有標語,我只記住了一個魏晨的援助貨車。
路上孩子們都不愿意睡會,他們很興奮,他們期待老家。下了高速路過個燒餅攤點,買了二十塊錢的燒餅,真好吃。
村子附近下起了小雨,父母早已拿著雨傘在村口等待。家里的種的多肉,葡萄和各種菜,這綠意盎然,是一份安心。我還打算天黑前到達鄭州,話不多說,馬上去村口小賣部買了兩大兜饅頭,再帶上一大袋自家種的茄子番茄絲瓜和豆角,這些是給我侄子家的,饅頭嘛,打算給小區的鄰居帶些,帶不多,因為到了鄭州我不好背。
反鄭的途中,寧陵,民權,蘭考段,一路暴雨。我給侄子的車加滿油,到達中牟的時候天已黑透,侄子把我送到萬三路,這里已經有人在值班,禁止無關車輛進入災區。
然后要搭乘救援車進入災區核心地帶,在等車的時候,人很多,工作人員很忙碌,等緩過來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了什么,說,這還有水,誰渴了趕緊來拿,不多,一會就沒了。
救援車就是大鏟車,這輩子第一次坐,然后再轉一輛拖車繼續前行,路上橫七豎八的受災車輛,阻礙了通行,走的很慢。這時候應該是志愿者,往拖車上放了半提水,說,路上喝。扭頭就走。
拖車上同行的人有的是送人出去又返回來的,有來尋親戚的,其中有個大哥很沉重的說,他哥哥在華景,已經好幾天沒有聯系上了,家人十分著急。我安慰說到,這邊這幾天沒電沒信號,聯系不上很正常,一定會沒事的。
路邊等著坐救援車的人很多,路燈的照耀下人頭攢動,車上的有個小男孩說,叔叔,這些都是難民嗎。我笑著說,如果他們是,那我們也是,只不過是我們上了車,他們還在等。
晚上到家都已經是十點多了。弟弟給領的救助餐,下午在我送家人們回老家的時候,他也搭乘便車,把面包車開到了附近水淺的地方,而我們明天也要轉移到公司居住,至少公司目前沒電有水。
7月24日星期五陰轉晴,心情較為輕松的一天,早上五點半就起床了,窗外外堆成山的垃圾已經看不到垃圾桶,臭氣熏天。發幾張水退去后的照片。
要改造成景觀道路的中州大道正在抓緊施工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