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nbn15"></del><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var>
<menuitem id="nbn15"></menuitem>
<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strike id="nbn15"><listing id="nbn15"></listing></strike></var><var id="nbn15"></var>
<ins id="nbn15"><span id="nbn15"></span></ins>
<var id="nbn15"></var>
<menuitem id="nbn15"><span id="nbn15"><menuitem id="nbn15"></menuitem></span></menuitem>
<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span id="nbn15"></span></var><cite id="nbn15"><video id="nbn15"></video></cite>
<cite id="nbn15"></cite>
<menuitem id="nbn15"></menuitem>
<ins id="nbn15"><span id="nbn15"></span></ins>
<ins id="nbn15"><span id="nbn15"></span></ins>
<var id="nbn15"></var>
<i id="nbn15"><noframes id="nbn15">
<cite id="nbn15"><video id="nbn15"></video></cite><var id="nbn15"><video id="nbn15"><thead id="nbn15"></thead></video></var>
<var id="nbn15"></var>
<var id="nbn15"><video id="nbn15"><thead id="nbn15"></thead></video></var>
<var id="nbn15"></var>
  1. 首頁 > 汽車知識網 > 汽車問答

成都分時租賃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和共享汽車的區別

出品 | 虎嗅汽車組

8月28日,成都,陰雨天。

成都的共享汽車有:蜂鳥共享汽車,GoFun,Panda,ToGo等等,個人認為GoFun使用最方便。GoFun出行是首汽集團旗下分時共享平臺,整合用戶碎片化的用車需求,為用戶提供便捷、綠色、快速、經濟、時尚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解決方案。這里。

分時租賃和共享汽車的區別,落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后,外面下著斜風細雨。我瞬間意識到,各大網約車平臺將會出現“排隊”、“附近無車”、“臨時加價”等字眼。我靈機一動,打開一款名為“摩捷出行”的分時租賃App。打算租一臺共享汽車,開車前往市區的酒店。

但誰也未曾料到,這會是噩夢的開始。

一、正宗德系“油改電”

回憶起兩天前,我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摩捷出行”的廣告,才得知這個平臺上,投放了一些新款大眾ID.4 CROZZ純電車型,所以早早地就計劃好在成都車展期間,趁機去體驗一下大眾的純電動車。

下載“摩捷出行”這款軟件后,濃郁的“外包風”撲面而來,但App的開發商顯示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秉承著對德系大品牌的信賴,我毫不猶豫的上傳了用車資格認證,包括身份證、駕照等信息,審核過程很快就完成了。

到達成都的當天,我通過App的定位找到機場附近的幾臺車輛,這便是不幸的開始。機場的停車場里,只有四臺寶來·純電可以選擇,并沒有我想要的ID.4 CROZZ。再次秉承著對德系大品牌的信賴,選擇了“油改電”的寶來·純電。

成都分時租賃共享汽車

此時,需要交666元押金才能繼續預訂車輛。

從熟練的話術來看,這不是第一次出這樣的BUG。

找回訂單后,App顯示了如下的界面。有步行路線指引我前往車輛的位置,并且顯示了車牌號、電量、續航里程等信息。這輛車雖然NEDC續航有346公里,但在70%電量下表顯僅有156km續航。

憑借著良好的方向感和直覺,在一個非停車位找到了這輛寶來·純電。由于當天下著雨,來不及領略這輛車外觀的歷史滄桑感。事后再看這輛車的照片時,發現其駕駛員側有多處明顯剮蹭痕跡。

中央扶手臺位置全是煙灰,似乎上一位用戶將這里當成了煙灰缸。前后排的地墊就更臟了,織物座椅雖然是黑色,但能夠明顯感覺到黏糊糊的。

啟動車輛,需要通過App點擊“點火”按鈕,之后才能掛擋行駛。但這款車并沒有倒車影像,只有后方倒車雷達,初次上手需要格外注意。

成都,看看摩捷出行。一汽大眾的共享汽車,電動高爾夫,0.29/分鐘,0.49元/公里,個人開下來,大概1塊錢一公里。20公里的路大概20塊錢,30公里大概30塊,主要是自由取還,家樓下就可以還車,方便,車是真的多!摩捷出行。

寶來·純電可能屬于比較初級的油改電。把燃油車版上的發動機變速箱拿掉,直接裝上電池、電機。因為原版車型是按照前驅動設計的,底盤布局難以改變,所以寶來·純電也保留了前驅。

前置前驅的電動車在過彎時,遇到下雨的時候輪胎打滑情況會更嚴重。恰巧這天成都下雨,路面有積水,加上對成渝地區路況不太熟,所以在開這輛寶來·純電時,我盡量只走直線,盡量不急加速。

但,我還是低估它的“坑人實力”。

更要命的是,在30多度的成都開車,空調始終無法制冷,甚至還吹著些微熱風。雨刮器也因年久失修,只能勉強刮干凈駕駛員側的前擋風玻璃。但是雨刮器每一次的運轉,都會與前擋風玻璃摩擦發出刀剮似的尖叫,場面十分可怕。

令人欣慰的是,在長達55分鐘、20公里的車輛租用后,總付費金額為28.75元,在使用了新注冊用戶優惠券后,一分錢沒花。

是的,我免費開了一趟“僵尸車”。

二、德系純電該有的樣子

因為沒有體驗到ID.4 CROZZ,所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再次選擇使用“摩捷出行”。這次我沒有妥協,直接瞄準附近一臺ID.4 CROZZ而去。

但最后發現,這又是一場噩夢的開始。

由于市區的地下停車場居多,所以看到App定位的車輛是位于某大廈內。我下意識的認為,這輛車一定停在地下車庫。

進去地庫后才發現,這棟大廈的地庫分為B1-B5層呈螺旋式下降。

成都共享汽車有蘇打出行、盼達用車、EVCARD、Car2Share、Gofun出行,其中蘇打出行品牌,共享汽車最多。1、蘇打出行:2015年12月25日正式在成都上線運營,與全球最大的租賃公司安飛士合作。基于業務需求快速啟動運營并規模化車隊。

于是,我從B1開始走,對每個車位上的車輛車牌號都進行比對。在這個過程中,我嘗試使用App上的“鳴笛”、“閃燈”功能,但點擊后都顯示此功能暫時停用。

在第一次尋找失敗后,我嘗試撥打了客服電話。

客服先是向我確認,車輛停在大廈的地庫,并且告訴我仔細尋找。當我詢問為什么“鳴笛”、“閃燈”功能無法使用時,客服告訴我:因為曾有用戶惡意鳴笛遭到投訴,所以關閉了該功能。最后客服表示,可以與上一位租車用戶聯系,詢問車輛的具體位置。

掛斷電話后,我開啟了第二輪地庫找車行動。在這過程中,接到客服回電說,上一位租車用戶拒絕接聽電話,為了避免投訴,他們無法再繼續撥打。并且,客服告訴我可以取消該訂單。

但不死心的我,一邊開啟第三輪找車,一邊通過App查看附近其他可用車輛。雖然是靠近太古里的核心城區,但依舊很難找到ID.4 CROZZ的車。

當我再次撥打客服電話,準備發泄一下內心不滿之情時,這位客服告訴我可以通過后臺鳴笛,來幫助我找車。這一下燃起了我的斗志,但我始終未聽到任何鳴笛聲。

在第四輪找車的過程中,這位好心的客服還幫我去聯系到了上一位租車用戶。最后客服才告訴我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車,根本就沒有停在地庫,是定位出錯了。

回到地面,我才發現這輛的ID.4 CROZZ的停放位置有了更新。再次跟著新的定位走了數百米后,我終于才順利找到了車。

這次,我已經能夠熟練地解鎖車門。相比“油改電”的寶來·純電,這臺ID.4 COZZ基于MEB純電平臺打造,在外觀上沒有了大眾在燃油車時代的刻板設計。

ID.4 CROZZ的整體的內飾,一改以往大眾的老干部風格。小儀表盤+大中控屏的設計,較為符合當下電動車的潮流。驚艷到我的是的車機流暢度和清晰度,UI界面和交互邏輯,難免讓我覺得這就是汽車界的“塞班系統”。

坐上去,還沒開心夠10秒,停車管理大爺告訴我,這臺車停車收費40元。

這里需要補充:“摩捷出行”的模式,就是隨取隨還,在指定運營范圍內,不需要去指定的停車場取還車。在訂單結束后上傳停車費,即可報銷上一位用戶停車后產生的費用。但注意,報銷的停車費不能提現,只能在下次用車時抵扣。

交完停車費后,終于、終于、終于開走了我期待已久的ID.4 CROZZ。

可能是因為有寶來·純電的糟糕駕駛體驗在前,再加上舟車勞頓周。這臺ID.4 CROZZ讓我感受到一絲高級的駕駛感受和愜意的乘坐體驗。即便是后輪用的鼓剎,即便座椅用的織物面料。

短暫的53分鐘、17公里的體驗,我依舊想給一汽-大眾ID.4 CROZZ一個整體90分的成績。

因為,你能夠看到它明顯的缺點,但大眾對純電動出行的認真程度、努力程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提升。就態度而言,就值得其他德系品牌學習。暫時的失利,比暫時的勝利好得多。

【太平洋汽車網】成都共享汽車租車,要先在手機共享汽車的軟件進行車輛的預約,并且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車輛,使用后也要把車輛停在指定的位置,以上就是共享汽車租賃的做法。共享汽車租用手續更簡單,成本比普通的租車低,共享。

寫在最后

共享汽車,曾一度被共享經濟所拋棄。但如今,又成為車企消化C端銷量不佳的新能源汽車庫存的好去處,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解決車企的雙積分問題,完成左手倒右手。

共享汽車墳場

當然,他們可以冠冕堂皇的說,這是讓消費者接觸到新產品的方式之一。但糟糕的車輛環境,和BUG頻頻的App,只可能讓用戶對品牌認知度無限拉低。

你行你開共享汽車是可以跨城市使用的。可選擇異地還車,但絕大多數的還車點要收取異地還車費,有時候還車點離目的地是比較遠的,這樣在還車后返回目的地還是有一段路,對用戶來說造成了一定的麻煩。雖然部分車企實現異地。

那些“僵尸車”,希望它閑置在荒地里,亦或是被回收報廢,少一分道路交通隱患。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

工作日:9:30-18:30,節假日休息

都市激情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