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測速
踩油門加速效果會變差
100km/h一般來說擋位不是最高擋也是次高擋了。
就像變速自行車,騎了快是為了省力了,擋位不是掛上去嘛?但這個時候你發現:「啊」怎么用力在那邊踩,速度好像沒怎么提上來?
車子也是一樣的,你就算猛踩,從100到120也是需要不少的時間的。
華南理工大學解國強有篇碩士論文,《變速器換檔規律研究與換檔提醒系統開發》,里面這么說,有數據的。
車子掛5擋,車速100km/h,全力踩下油門,加速度不超過1m/s2。
作為對比:市區掛個3擋,50km/h的速度下,「啪」全力這么踩下去,加速度是接近2m/s2的。
對于新手朋友來說,這個時候判斷能不能順利超車,就產生偏差或者說是難度了。
所以,車速比較快的情況下,如果需要加速超車,最好是預留出足夠的超車空間來適應這個加速過程,來確保安全。
視線會變窄
第2個是車子跑到100km/h,人的視線會變窄的。
坐高鐵的時候你感受一下。
長安大學張馳有篇博士論文的,《考慮空間視野的高速公路運行速度預測模型與應用研究》,里面這么說。
當汽車行駛速度增加的時候,駕駛員的注視點會往前移動,視野的水平角會減小,讓范圍變窄。
車速為0的時候,駕駛員的水平視野范圍大概在170°的樣子;車速達到100km/h的時候,視野范圍只有40°了,從170變成40了。
而且由于注視點的前移,再加上道路環境比較單一,會有一種一直在隧道里面、在管道里面跑的那種感覺。
我們接著來,還有。
東南大學蘭勇烽碩士論文《高速催眠道路致因研究》上面也說。
駕駛員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行車速度越快,就越容易把注視點集中在一處,從而加劇單一道路環境的催眠誘導作用。
都不用記的,簡單講就:我們開高速的時候,看起來又窄,眼睛又一直盯著,盯著盯著人就傻,就疲勞了。
所以說,比較推薦開1到2個小時之后,進個服務區休息一下。
剎車距離、反應時間都會變長
第3個,就是車速到了100km/h之后,剎車距離會變長。
你去個百米沖刺試試,學校運動會試試?沖出去要等好久才能停得下來,不然的話就直接臉撲在地上,是不是?
以前我們視頻做過的,也拿一臺帕薩特來測試不同車速的剎車距離。
50km/h的時候,剎車距離14.2m;到了80km/h,剎車距離已經增加到44m了。真跑到100km/h,剎車距離肯定就更長了。
而且,不僅剎車距離變長,我們自己的反應時間也會變長的。
吉林大學于增亮有篇碩士論文,《基于仿真環境駕駛員臨界反應能力的研究》。
里面這么說:車速越快,我們普通駕駛員對各種信息的感知和反應會越遲鈍。
所以說,在車子速度比較快的時候,注意力要盡量集中,不要接打電話、發發信息……都是分散注意力的。
一旦發現前方有意外情況,踩剎車踏板的時候不要猶豫,踩的力度也盡量大一點,過大你可以收一收、放一放的,對不對?
車子轉向其實沒那么靈敏
這個其實稍微有點過了,車子的轉向靈敏度,確實是會隨著車速而變化,但是到了100km/h的時候,方向盤反而是不會有那么靈敏的。
高尚、姜廷龍等人發表在期刊《2021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3)》上面有個論文的,《線控轉向系統可變傳動比控制策略研究》,上面這么說。
不同車速下的轉向靈敏度明顯不同,它的大小先是隨車速增加而快速增加。
而車速大概在65km/h的時候,達到了最大值之后,是會隨著車速的增加而不斷減小的,趨于平緩的。
聽不懂沒關系,也不用記。簡單講:開高速的時候,轉向確實比原地是更靈敏一點的,但也沒到方向盤你吹一下,車子就要翻了,沒到這種程度的。
而且方向盤本來就是有一定的轉向虛位的。
有國標的,GB 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里面,第6條就這么說。
最大設計車速大于等于100km/h的機動車,方向盤的最大自由轉動量應小于等于15°。
什么意思?就是方向盤向左向右兩邊轉向你如果不超過15°,車輪其實是方向不會動的,虛的、空的。
跑高速的時候,確實是要穩住方向盤的,但如果一直很緊張的握在那邊,完全是不敢松開的話,感覺和它打架了,也沒必要,放松點好,不然的話你手自己在抖了。
開車到100km/h,感覺確實有變化
所以,總得來講,跑到100km/h,開起來感覺的確有各種變化,油門和剎車尤其要注意,這反應和城市里好不一樣了,另一方面,視線也會發生變化。
這些變化都是安全因素,如果各位朋友開車還沒太久的話,不妨多多留心注意一下。
定速巡航跑高速輕松,為啥有人不用
當然也有很多朋友為了更輕松,上了高速,開個定速巡航,有的朋友就覺得這個東西不牢靠的、信不過的,萬一撞上去了怎么辦?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