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汽車從a地駛往b地前三分之一,一輛汽車從a地開往b地需要一小時
北平百姓雖然覺得進城部隊挺精神,可和戰士們打交道時,總覺得他們太嚴肅,用幽默樸實的北京話說,有點“傻乎乎”。當然,這怪不得戰士,入城之前的教育,讓他們不敢越雷池半步。不過,這種情況到了2月3日就有了全然改觀。為什么呢?部隊首長知情后,專門下發了“關于改變部隊嚴肅有余而活潑不足的規定”。正因如此,紀錄片里,才有了學生們爬上坦克車,和戰士們擁抱的場面。
馬句在給彭真當秘書之前,也是接管干部。2月1日一天,他就隨隊接管了兩個單位,一個是國民黨第八區的區公所,另一個是北平市舊警察局第八區分局。掛牌的時候,馬句特地準備了鞭炮,這樣一放,市民都圍上前來,趁機可以宣講毛澤東訂的《進京八項注意》。
同一天,馬句還收到了北平市委的指示:人民解放軍2月3日要舉行入城式。為什么31日進城時特別低調,在接管之后,要再辦一次盛大的入城式呢?北平警備司令員兼政委程子華在工作總結中寫道:“把軍隊在城內擺一下,展現我們的威力,目的是給人民群眾增強信心,同時給反革命分子一個鎮壓。”
A到B 的路程是多少?解:設 AB間的路程為S、汽車在普通公路上行駛的時間和速度分別為t1,v1、在高速路上的時間和速度分別為t2,v2.由題意可知:V1=60KM/h v2=100km/h t1*v1=1/3S;t2*v2=2/3S t1+t2=2。.
迎接解放軍入城,是馬句多年來的目標,可事到臨頭,他卻失眠了。你想想,剛接管了區政府,還誰都不認識,就要執行這么重大的安保任務,要是混入了國民黨特務,放了冷槍,那可怎么交代。
為了防止特務搞破壞,入城式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并沒有在北平城內廣泛宣傳。在所有經過的街道,安排在前三排的,也幾乎都是我們的地下工作者、青年學生。然而,令平津前線指揮部詫異的是,當天雖然有沙塵暴,但老百姓聞訊趕來,不惜在寒風中站立4個多小時,也要一睹解放軍的風采。最終,差不多有一半北平市民參加了入城式。
最具有象征意義的是,軍隊從東交民巷穿過,要知道使館區可是舊中國的“國中國”。當年北伐軍也曾接收過北京,可沒敢進東交民巷,解放軍走了這一圈,不僅給歐美使館提了醒,還象征著北京完完全全地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2月18日,市公安局在前門公安街原國民黨北平市警察局正式辦公,門衛也由舊警換成了公安大隊戰士。這半個多月來,市公安局共接管國民黨警察機關單位32個,特務機構37個,三青團機關單位19個,可謂初戰告捷。
值得一提的是,接管過程中,干部們雖然每天都要加班加點,但他們睡的是地鋪,吃的是窩頭、小米飯、鹵咸菜,身上穿的是粗布軍裝,腳上蹬的是解放區婦女做的“支前”軍鞋,過著當時北平最低水平的生活。
問題:汽車從A到B距離為1260km,前三分之一為普通公路,速度為60km/h,其余為高速公路,速度1000km/h,共行駛2.2h,求兩個階段各用的時間? 設前三分之一路程行駛了t1小時,后面的路程行駛了t2小時,由題意列方程。
肅清特務
新中國在北平定都,良好的社會秩序是基本條件。而在整肅秩序中,肅清特務又是重中之重。
彭真曾對譚政文說:“接管北平,公安局任務最重,公安局里邊偵訊處任務最重。我們現在肅清國民黨特務,不久的將來,還要進行打擊帝國主義間諜的斗爭。”市公安局制定的第一份全局性工作計劃,也定下方針:在工作初期,偵捕(肅清特務)與治安同時進行,但以偵捕為主。
為什么要以偵捕為主呢?可以說,那時北平特務的數量之多,系統之龐雜,居全國之首。
由于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屢失城池,從東北、華北、西北撤下來的特務,紛紛聚集在北平。據掌握的材料,除保密局、軍統、中統三大系統的特務外,還有華北“剿總”“清共先鋒隊”以及英美間諜等8000余名特務。再加上國民黨北平市黨部、河北省黨部、三青團、民社黨、青年黨等反動骨干分子,特務總數不下1.6萬人。
圍城期間,國民黨特務機關邊撤退邊“埋雷”,提出了“整退零進”的應變策略,布置了多層多線的潛伏網,專等著伺機破壞。
特務人數眾多,而北平市公安局進城的全體人員僅有公安干部539人,公安大隊728人。他們不但要接管警察局,要肅清特務,還要維護社會治安,可謂千頭萬緒,而其中負責偵訊的也就250人左右。
雖然人手上捉襟見肘,但偵訊處處長馮基平早有安排。進城后,他直搗中樞,先查封了國民黨保密局北平總發報臺、保密局北平站的北平支臺、國防部二廳通訊總所直屬第一組、華北“剿總”電監科。沒了電臺,特務們和組織失去聯系,也就成了散兵游勇。與此同時,各個緝捕小組按照已拉出的名單,僅2月2日、3日兩天就搜捕、審查、處理了特務108名。
要說真正吹響肅特號角的,還要算張蔭梧這一仗。
張蔭梧,軍人出身,曾任北平市長、北平警備司令。圍城期間,他成立華北民眾自救會,召集人馬,企圖與共產黨繼續周旋。偵訊處曾多次利用內線,敦促張蔭梧交出全部武器,但張一直置若罔聞。更令人不安的是,張蔭梧的藏身之所是“四存中學”,就在中南海邊上。
這個人非抓不可,但他的真面目一般人還不了解,連傅作義對張的情況也不甚清楚。考慮到公開逮捕張蔭梧對穩定大局不利,偵訊處決定智擒。
馮基平派常真以葉劍英代表的身份求見張蔭梧。
常真客氣地說:“我軍剛剛入城,對各方面的情況不太熟悉,今邀請張先生去談談教育界的情況,不知張先生今晚能不能同我一起去見見葉主任,有車子在外面等候。”張還以為這是共產黨請他“出山了”,就滿口應允。
等張覺察到汽車并未駛向市軍管會所在地——東交民巷,知道自己的預判有誤,又見常真對自己怒目而視不說話,自知大勢已去,便無可奈何地低下了頭。
消息披露后,居住在府右街附近的居民說:“解放軍真是天兵天將,沒有聽到動靜就把張蔭梧一伙逮捕了。”此次共繳獲輕機槍3挺、卡賓槍2支、長槍229支、彈筒1個、手榴彈2箱和電臺1部。
張蔭梧被捕后,特務人人自危,市公安局順勢放他們一條生路,讓他們秘密自首。首先被策動的,是幾個有一定影響和地位的“大特務”,包括華北“剿總”商慶升,警察局的聶士慶,警備司令部的英繩厚、李大章,平津鐵路局警務處的陳冠儒等。他們秘密自首后,又出面說服底下的人,僅聶士慶策動的軍統特務就有102名。
對于那些小特務,市公安局采取張貼公告,自行登記的辦法。截至6月底,共有3533名特務進行了登記。之后,在全市進行查對戶口工作中又發現1800余名特務,在反動黨團登記中又有1000多名特務進行了登記。從搜捕、秘密自首、公開登記、查對戶口到反動黨團登記,共查出了近萬名特務。
即便如此,放冷槍搞破壞的事仍時有發生,葉劍英在一次民主人士座談會上談到,為了防止國民黨特務殺洋人并嫁禍我黨,軍管會派了一個連,專門守在東交民巷,那個連的連長,半夜起來,幾乎被特務暗殺。
越是剩下的漏網之魚,也就越是狡猾。新中國成立前后,市公安局破獲多起大案,個個驚心動魄。
民生為先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有個情節:蔣介石準備把國庫金都運到臺灣,毛澤東指示了一句話:讓他們把黃金帶走,把民心留下。這句話在史料中無從考證,但共產黨在北平的確用真金白銀換取了民心。
剛剛解放的北平,200多萬居民缺衣少食,很多人已經斷炊。彭真說,安定民生的工作主要有兩件事:一是金融,二是糧煤供應和物價。其實這兩件事,都是為了百姓有飯吃,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關于糧、油、煤、鹽的準備工作,在良鄉時就積極著手做了。當時部隊的供給,按中央指示,由東北供應3/5,華北供應2/5。在解放區人民負擔已經不輕的情況下,再增加供應城市的任務,是相當吃力的。因此,市政府只能先籌集4000萬斤糧,160萬斤食油,7萬噸煤,加上進城后可能接管的一部分,預計能夠一個月的需要,然后再陸續從農村調糧油進城,保證供應。
物資有了,可市民用什么錢來買呢?
2月2日,軍管會發布的1號命令就宣布廢止偽金圓券,以人民幣為本位幣。鑒于郊區解放后,各個解放區發行的貨幣都來這里使用,共有8種之多,影響市場物價穩定。為了統一貨幣,命令還規定:除冀南幣、東北幣可作為輔幣流通外,其它解放區貨幣一律不得進北平。
對于金圓券,政府的收兌比價為1:10,但是勞動人民可以按1:3的優待比價兌換,每人限額500元。用彭真的話說:國民黨發的金圓券應由國民黨負責,我們不能負責;我們兌換金圓券是向人民群眾負責,因為人民群眾手中有金圓券,為了不使他們吃虧才決定兌換的,而且對勞動人民還要給予優待。
北平市人民銀行在市內設立了247處兌換點,組織了5000多人做收兌工作,結果僅用18天即順利完成了,共收兌金圓券8億多元。有99.2萬人得到1.1524億元(人民幣)的優待好處,平均每人多得人民幣116元。按當時糧價,可買小米11.6斤。
在兌換期內,大批糧食、食油、煤炭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北平,使廣大人民可以用兌換到的人民幣購買生活必需品,一下子就樹立了人民幣的信譽。
也許有人問,解放軍進城時繳獲了不少金圓券,又收兌了8億多元,這些錢最終怎么處理了呢?這在當時可是機密。原來,為了加快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崩潰,葉劍英親自指揮,把一部分金圓券運到江南,交給地下黨去花掉了。這也讓國民政府濫發貨幣最終受到懲罰,國統區的物價暴漲,民怨沸騰,國民政府財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潰。
共產黨打金融戰,國民黨自然也不罷休。1948年6月,經毛人鳳特批,保密局設立了一個“特種組”,專門仿制人民幣,擾亂金融秩序。從成立到北平解放的8個月中,他們共印制推銷假幣10億多元。市公安局從華北“剿總”特務張振海家,就查獲印制假鈔的鋼板2塊、石板5塊。
還有一些敵特,利用金銀黑市擾亂市場。王府井、前門、朝陽門等通衢要道都形成了半公開的銀元買賣市場,嚴重影響了人民幣的穩固地位。3月4日,北平市軍管會查緝銀元黑市,在3天內就拘捕銀元販子380人。
說起來輕描淡寫,當年卻是刀尖見血。戎子和時任華北人民政府財政部長,他曾接到金銀販子匿名恐嚇信,內附一粒子彈,并在信后畫一把刀刺進一個心臟,以紅墨水顯示流血。
以往的貨幣更替,都是政府賺差價,可共產黨卻主動補貼老百姓,這讓見多識廣的北平人一下子就服氣了:共產黨是給人民辦事的。
天下歸心,是北京定都最重要的基礎。
故宮新風
北平是座古老的、文化的、國際的城市。同政府和物資的接管不一樣,文化和外交的接管,不能用霹靂手段,而要春風化雨,慢慢來。這“兩急兩緩”,也是在進城前就定好的方針。
在各文化單位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于1925年在明清兩代皇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可以說,接管故宮的成功與否,事關整個文物接管工作的成敗。
于是,在明清兩朝皇帝的寶座前,尹達宣布了接管故宮的具體政策:職工原職原薪,院長還是由馬衡擔任,各處各部的負責人也都不變。最為迫切的問題之一是,當時所有故宮工作人員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發薪水了,政府承諾馬上想辦法,并且很快就照數補發給了大家。這讓故宮員工有了個共同印象:共產黨人也是普通人,做事很通情達理。
為了做到與原故宮人員“打成一片”,于堅等三位干部還特意組織了好幾次文娛活動,包括扭秧歌、跳舞和唱京戲等。記得最深刻的,是有幾次在故宮神武門上舉行的京劇晚會。“姜有鑫是我黨過去在故宮里唯一的地下黨,他唱花臉。而另外一位老故宮紀中銳唱老生的諸葛亮,他們都唱得很有水平。”
戰爭期間,故宮禁止參觀,一派蕭索。2月11日至3月5日,故宮特地招待野戰軍參觀。恢復對外開放后,于堅也與故宮結下不解之緣,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除了故宮,其他古跡也得到了精心保護。負責守衛北海、故宮、景山、太廟的部隊,團首長幾乎每天都在執勤點檢查,多了一個釘子眼都要查清是誰釘的。守衛在中南海的戰士想撿些松枝生火取暖,也被部隊首長制止。
保護和發展文化,可說是接管和建設北平的一大亮點。當時的文化接管委員會,下設教育、文藝、文物、新聞出版四大部。在這個委員會,有很多在文化界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如錢俊瑞、沙可夫、艾青、范長江、田漢、胡愈之、吳晗、翦伯贊、周建人等。
由于對知識分子采取了禮賢下士的態度,對清華、北大、戲劇學校、電影制片廠、北平圖書館、新聞出版等30多個文化部門的接管,均比想象中順利。這些單位原有的數萬名知識分子被保留下來,繼續工作。
共產黨搶救《趙城金藏》的故事,也在當時傳為佳話。
這部珍貴的大藏經經書一直被太行行署藏在一座天主教堂中,4月30日,《趙城金藏》4330卷分9大包運至北平,正式移交北平圖書館,“共產黨不要文化”的謬論就不攻自破了。
清潔古城
怎么能讓普通人也體會到新社會的新氣象?怎么給百姓展現共產黨的制度優越性?清潔古城起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速公路的長度=行駛時間(2.2-X)*行駛速度100km/h 普通公路的長度(占全長三分之一)*2=高速公路的長度(占全長三分之二)則有:(X*60)*2=(2.2-X)*100 解得:120X=220-100X X=1小時 故:普通公。
即使是天安門廣場,也是坑坑洼洼,雜草叢生,有些地方的草長得比人還高。正陽門內的順城街一帶,垃圾堆得和城墻一樣高。
2月12日,北平各界在天安門集會,歡慶解放。這一天恰逢農歷正月十五,應該是“到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但實話說,此時的天安門城樓,氣味的確很濃,但絕不是什么好聞的氣息。北平市領導班子的腳下,就是積存了幾十年無人打掃的鴿子糞。
在城樓之上,葉劍英慷慨激昂,誓言將“消滅一切混亂現象”。隨著葉劍英的吶喊,北平向垃圾宣戰了,這成了市政府進城后在市政建設上干的第一件事。
1949年3月24日,就在中共中央進駐北平的前一天,轟轟烈烈的垃圾清運行動正式開始。葉劍英在“清運委員會”召開的動員大會上講話:“假如清潔運動能夠獲得成績,那么經過這一運動之后,人民群眾會認識到人民政府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權,而且也能發現各街各閭中的進步的積極分子,從而聯系到以后區街政權的建立更容易鞏固。”
這次清運歷時91天,發動群眾7萬多人,共運走垃圾201638噸,此后又經1949年11月和1951年3月的兩次清潔大掃除,多年陳積在北京城內的60多萬噸垃圾終于被清運一空;1949年8月,市政府又頒布了《城市存曬糞便處理辦法》,用5個月的時間把城區糞場、糞坑內積存的61萬噸糞便搬出了城。
雖然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開國大典將在北平舉行,定都北京的決議也沒有公布,但被垃圾折磨了好幾代的北平市民,都自發加入清運隊伍。當時,舉凡汽車、人力手車、獸力車、排子車等等,無論公私,要出城,都會協助捎走垃圾。
清出城的垃圾又到哪去了?原來,圍城時,雙方都挖了不少戰壕,壕溝里能跑汽車坦克,面積極大,四通八達。如今北平解放了,用這些壕溝來消納垃圾,不正是變廢為寶嘛!
當年就是用這些垃圾,不僅填平了城里城外的坑坑洼洼,戰壕溝道,還墊出了一條從北平通順義的公路來。
當開國大典最終確定在天安門舉行時,留給北平的準備時間只有一個月了,但天安門地區卻還連個干凈的廣場都沒有。因此,在北平大清掃之后,天安門仍然一片忙碌。
直到這個時候,用煥然一新來形容解放后的北平市容,恐怕才不會為過。
人民政府
則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間為2.2-X 普通公路的長度=行駛時間×行駛速度=60X 高速公路的長度=行駛時間×行駛速度=100(2.2-X)高速公路的長度(占全長三分之二)=普通公路的長度(占全長三分之一)×2=60X×2=120X 則。
9月27日,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出席會議代表623人,一致舉手通過定都北平,并自當天起正式改北平為北京。
兩個月后,北京市的第一屆人民政府誕生了。
從某種角度說,這本不是第一屆市政府。1949年元旦,北平市軍管會和政府正式宣告成立,那才是中共領導下的北平的第一屆政府。
但這也的確是北京市的第一屆政府,從北平到北京,一字之差,千差萬別。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召開,意味著人民政府代替了軍政府。彭真說:“從此,北京市的各界人民就直接管理自己的政權了。”
誰來建設新北京,新一屆市政府領導班子備受關注:聶榮臻當選為市長,張友漁和吳晗為副市長。
早在當選市長前,聶榮臻就為北平的順利接管做了很多工作。入城式后,聶榮臻兼任平津衛戍司令。1949年7月,葉劍英率大軍南下,聶榮臻接替他出任北平市長。此后,聶榮臻還挑起了開國大典閱兵總指揮的重任。
當選為副市長的張友漁,是葉劍英推薦的,他長期從事地下工作,非常熟悉北平情況。另一位副市長吳晗,則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黨外人士。當時,他本人并未到會,正在赴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勝利32周年紀念活動的途中。
《吳晗畫傳》記錄了這一段心路變化:
這屆新政府不負眾望,上任頭一天,就干脆利落地干了件大事。
11月21日下午5時,在市領導班子誕生的人代會上,市婦聯籌委會主任張曉梅宣讀了封閉妓院的議案:“……茲特根據全市人民之意志,決定立即封閉一切妓院……”
張曉梅還沒念完,會場上就響起長時間的掌聲。當大會一致通過封閉妓院的決議時,又是掌聲雷動。新任市長聶榮臻當場鄭重宣布:立刻執行這項決議!
下午5時30分,市公安局就接到了此項命令。封閉妓院的總指揮是公安部部長兼北京市公安總局局長羅瑞卿,他立即組織了2400余名干部和民警,分成27個行動小組,定于晚上8點統一行動。
在6點的時候,警方還策略性地把妓院的老板、老鴇們都叫到了公安局開會。開會這種事情過去也常有,所以妓院老板和老鴇們照例去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就是最后一次了。
與此同時, 37輛大卡車載著2000多名干部民警,直奔分布有妓院的5個城區及東郊、西郊。衛生部的一個消毒組帶了消毒藥水和藥品,也同時出動。各行動組在妓院房上及附近的胡同口都布置了便衣和武裝民警,開始了戒嚴。每個妓院門口都有民警把守,胡同里有民警巡邏,以防止有人破壞和搗亂。
8點一到,干部按分工沖入指定的妓院,首先集中嫖客、妓女,然后把伙計、茶房、跟媽也集中起來。少數一等妓院的妓女習慣了金絲雀般的生活,哭哭啼啼,撒潑打滾;多數妓女平時多受老板、老鴇的恫嚇,怕被“配給煤黑子”“配給傷兵”或“去種地開荒”,這會兒聽到政府把她們當人看,考慮了她們的今后生路,情緒很快就穩定下來了,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
深夜12點,各行動小組按計劃把集中起來的妓女,統一送到了設在外二區韓家潭胡同的婦女生產教養院,將她們分別安置到8個教養所;對嫖客逐一進行了檢查、登記,經過教育后予以釋放;茶房、伙計、跟媽等也由干部進行教育,令其登記,次日取保釋放。
到第二天凌晨5點多,一夜之間,全市224家妓院全部完成封閉。整個過程中,行動指揮部先后共下達了6次命令,對統一行動的時間、分工、政策等都做了詳細而明確的指示。
頭一天下午剛通過的決議,第二天早上就已經在匯報執行結果了——11月22日上午,總指揮羅瑞卿向代表們報告:集中拘留了424名老板和領家,收容了1268名妓女,“集中工作很順利,秩序良好”。
1950年1月3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聶榮臻撰寫的《紀念北京解放一周年》。他在文章中寫道:一年來,我們建立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恢復了生產及教育文化事業;收容散兵游勇,消滅了妓院,解救妓女1200多人,逮捕搶劫犯370多人,捕獲與改造小偷2100多人,維護了社會治安;廢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在郊區土改中,4.6萬農民分得了土地。但是,在現代化建設方面困難還很多,有待努力。
這個總結,簡明,中肯。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