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多長時間保養一次最好,私家車一般多久保養一次
有朋友跟喵哥說,他的車一周只開一次,只有到周末的時候才把開一開車,而且并不是因為要開車,只是因為擔心車子長期不開會壞掉。
因為網上有很多人都說,車子不是開壞的,而是放壞的,小編也深表認同,因為車子真的是放壞的。
那么為了防止車子被放壞,一周開一次,車子是不是就更不容易壞呢?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聊聊。
【太平洋汽車網】一般來說廠家規定的首保是購車后的5000公里或者是6個月,以先到者為準,之后的保養不同的廠家推薦的標準可能不同,有些是7500公里,有些是10000多公里,建議按照保養手冊上寫的時間和里程,先到為準。首保。
首先要知道一點,車子放著長期不開是壞哪些地方。
小保養30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大保養需要兩三個小時。車輛保養時長的影響因素包括是否有預約、是否需要洗車以及保養的具體項目等。提前預約保養保守預計能節省半個小時左右;小保養自然而然會比大保養省時;洗車的等待時間和洗車。
表面損傷
首先就是汽車上的橡膠件、塑料件,會氧化、老化,車漆也會老化生銹,但這些地方都是非常緩慢的。
電瓶損耗
一般情況下,汽車5000公里或半年保養一次,都是對汽車的小保養。小保養主要是對發動機機油進行更換處理,而發動機機油的主要作用是實現對發動機零部件的充分潤滑,防止發動機零部件出現磨損損傷,既然是潤滑,機油使用時間肯定不會。
能夠直接對用車造成影響的,最主要的一個地方就是電瓶。汽車蓄電瓶里面的電,不是無緣無故來的,是通過旁邊發電機發出來,然后再存到蓄電瓶里面。
但是車子長期停放不用,電瓶里面的電,一是會自然流失的。
二是停車之后,有些地方還是要少量用電,所以蓄電瓶里面的電,是會逐漸用掉的。
目前用的鉛的蓄電瓶,最怕的就是長期虧電,一旦虧電到極限,私家車一般多久保養一次,就會導致極板結晶,極板與化學電解質之間的反應,就會變差,也就是電瓶容量會下降。
虧電次數多了,極板上都是結晶之后,電瓶基本上就廢了。
因為電瓶一旦沒電,除了電瓶報廢之外,還會影響用車,導致車子打火打不著。
那么一周只開一次,對電瓶到底有多大影響?取決于一次開了多長時間。
比如車子的電瓶已經虧了30%,一周開一次,一次可能只開了三五公里,電瓶里面回充的電都還沒充滿。
車子8000到10000公里保養一次,有些汽車要求每隔5000公里保養一次。按照家用車平均每年行駛2萬公里來計算,每隔5到6個月就應該去保養一次,一年最少要保養兩次。日常汽車保養非常重要。
每一次都這么干,時間一長,電瓶的電就會越來越少,到了一定時間之后,電瓶就可能徹底報廢了。
所以每周開一次,如果開的里程確實特別少,那喵哥建議你,可以原地把車打著,打著之后怠速,給電瓶充電,因為汽車在怠速的時候,一樣的會給電瓶充電。
像每周開一次的車,30分鐘足夠把電瓶的電充滿了。這樣的話,就能夠保證電瓶的電,基本處于滿電狀態。
對車輪的影響
尤其輪胎氣壓不足,就容易出現折痕,導致輪胎提前報廢。
喵哥建議大家,如果開得少,可以把輪胎胎壓打高一點。比如建議胎壓值是2.1,那么可以打到2.5。
如果是2.3/2.4,甚至可以打到2.7/2.8,問題都不大。
防止輪胎由于氣比較少,導致長期壓著的地方褶皺比較大,影響輪胎的壽命。
機油更換
然后看一下車子有沒有漏油的跡象,如果沒有漏油、沒有機油乳化的現象,機油處在整個發動機殼體里面,是一個相對密封的狀態,完全不用擔心機油的問題,正常換機油就好了。
停車環境影響
還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停車問題。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停在地下停車位或者車庫里面。
冬天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一點,因為開的少,一定要防止小動物,尤其是老鼠什么的爬到發動機艙里去做窩。
總結
通常保養汽車的周期是每行駛5000-8000公里進行一次,而原廠設定的周期一般比8000公里還要多一些。
尤其是你停的地方環境比較好,開著開著,擋風玻璃上爬出條蛇,那是什么感覺?是不是會感覺很驚悚?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